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及答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及答案

.

.. .

.. ..范文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

1、 开放空间(open space)

指“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庭园或者休憩活动场所、建筑物覆盖率不超过1/20的土地,和没有建筑物的未利用土地”。 (1906 《开放空间法》)

开放空间的特性:

 使用目的为娱乐休息的空地

 使用者为公众,即具有公众性

 由自治体或国家进行管理,对开放空间的设施维护也由自治体或者国家保证其财政来源。

2、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作品

背景 :

 环境和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 知识分子团体宣扬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

 公园墓地运动提升了人们对公园的兴趣;

 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必须通过城市公园的建设来推动纽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

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美国历史上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 1851 第一部《公园法》通过(美国)

代表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

 弗雷德里奇﹒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与沃克斯(Vaux)

 第33号方案——“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 特点:

1、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

2、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

3、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布鲁克林市的希望公园(1876)

波士顿富兰克林公园(1886)

3、 公园系统及代表作品

美国的公园系统(Park System)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

公园路的思想源于奥姆斯特德等先驱设计的林荫道或有公园状人行道的车道,作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

公园路(Parkway)的特征:

 有两个地方车道绕山分成了不同的高度,这一做法后来成了技术标准。

 尽量加大公园路的宽度,以防止两侧出现广告牌。

 公园路延伸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在道路两侧采用大量乡土植物材料间或夹杂着成片的野生花卉,整体效果就是要尽量减少任何公园路与周围地形的可见边界,从视觉上让人感到公园路就是乡村景观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成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点。

 拥有不同宽度的中央分隔带,采用纵向上的视觉阻挡来有效地防眩。

 由多家工程公司通力合作。

代表作品:

芝加哥公园系统

意义: .

.. .

.. ..范文 . .  芝加哥公园系统由于被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公园区分别进行建设,管理主体分散而且协调不够,没有能够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系统。

 然而,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隔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以系统性的开放空间布局达到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的规划手法与思想,极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促进了日本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规划——关东震复兴规划的产生。

波士顿公园系统——“翡翠项链”

特色:

 公园的选址和建设与水系保护相联系,形成了一个以自然水体保护为核心,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公园路多种功能的绿地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 开创了城市生态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先河;

 各类公园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立地特性,采用功能分离的规划思想与手法;

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4、 城市美化运动及实施的措施

 1893 芝加哥博览会 城市美化运动的起点

 最具影响人物:

记者兼作家罗宾逊(Charles Mulford Robinson)

建筑师丹尼尔•勃南(Daniel Hudson Burnham)

 手段

1) “城市艺术”(Civic art):对城市建筑、灯光、壁画、街道等进行装饰;

2) “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户外公共空间及商业和社会功能;

3) “城市改革”(Civic Reform):解决城市居民就业以及住房条件;

4) “城市修葺”(Civic Improvement):强调利用清洁、粉饰、修补重新铺设来创造城市之美

5、 大都市公园系统

查理斯•埃略特(Charles Eliot)

大波士顿区域公园系统

考虑到预防灾害、水系保护、景观、地价等因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开放空间应包括5种地区类型:

(1)海滨地

(2)岛屿和入江口

(3)河岸绿地

(4)城市建成区外围的森林

(5)人口密集区的广场、游乐场和公园

波士顿大都市公园系统“蓝宝石项链”,是美国最早最完整的一个大都市公园系统,它以查尔斯河的绿带为纽带,连接了城市的心脏地区及新的郊区和周边的农田,并将公园和公园路与交通线、排水系统结合在一起。它作为绿地系统影响美国城市生长和城市规划运动,并使相邻地区土地升值,使城市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奥姆斯特德(波士顿大公园系统系由奥姆斯特德及他的合作者们设计的)希望通过综合绘画的方法恢复查尔斯河的自然状态,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洪水.

.. .

.. ..范文 . . 泛滥和改善河流水质的目的。

大公园系统的观念最早是由查理斯•埃略特(Charles Eliot,1859-1897)提出的。

有关大都市公园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公园系统总体特征,埃利奥特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想法。他建议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5种地区类型:海洋前沿空间,湾的海滨和岛屿,较大的潮汐入,城市外部边缘2~3个面积较大的野外森林,人口密集区的广场、游乐场和公园。

(以上为书本p351-353的摘抄)

6、 英国环城绿带的功能

(1)防止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和城市连片发展

(2)保护乡村地区不受侵蚀

(3)保护乡村景观

7、 城市绿色廊道的类型及设置的原则

 包括:绿带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绿色河流廊道

(1) 绿带廊道:

 组成:主要由较为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组成

 本底:可能是自然区域或人工设计建造而成

 位置:城市边缘或城市各城区之间

 功能:隔离(直接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抵御灾害能力;丰富景观;创造游憩场所

 宽度:较宽

(2) 绿色道路廊道:

 形式:两种

①与机动车分离的林荫休闲道路;

②道路两旁的绿化

(3) 绿色河流廊道:包括河道、河漫滩、河岸和高地区域

 功能:

①生态方面:改善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保护水域;消除噪声;控制污染

②社会经济价值方面:提供自然环境及游憩休闲场所

③生物多样性的“基地”

绿色廊道设置的原则

 生态性原则

 文化历史性原则

 环境保护性原则

 游憩观赏性原则

 整体性原则

8、 城市绿地 .

.. .

.. ..范文 . . 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包含两个层次的容:

(1)城市建设用地围用于绿化的土地;

(2)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9、 城市绿地的功能有哪些?怎样分别理解其各项功能?

生态功能、防灾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安全防护功能、监测环境污染功能(环境指示功能)、经济功能、城市形态限制功能

1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中的有机要素,是连接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纽带,在保持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低估和替代的

 城市绿地对城市环境能起到修复的作用

1.1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2 改善城市小气候

1.3 降低噪声

1.4 保持水土

2、城市形态限制功能

 城市发展形态的限制或者引导,不同种类土地利用的分隔、缓冲等

3 城市绿地的游憩功能

(1)绿地可为人类的情感沟通与感受自然提供空间

(2)教育及冶情操

(3)娱乐健身

A. 提供娱乐健身场地

B. 提供健康的环境

4 景观功能

 概括地讲城市景观是城市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感受

 柔化建筑边界

 统一街景

 成为场所对景

 作为城市背景和天际线

 丰富城市色彩

 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

 体现时间、季节变换

5 安全防护功能(防灾功能)

 地震发生后,居民首先向室外安全空间转移。公园成为地震后直接的避难场所

 公园成为地震后的救援物资配给、保管场所。

 地震后,公园成为重建工作的据点。

 公园绿地等开放空间发挥了隔离火灾蔓延的功能

6 监测环境污染功能

监测植物:对污染敏感而能发出“信号”的植物,也称为“环境污染指示植物”

7 经济功能 .

.. .

.. ..范文 . . 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10、 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由一定量与质的各类型城市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城市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用途,科学合理地布局,使园林绿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

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

(2) 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成果有哪些?

(1)规划文本(具法律效应)

(2)规划说明书

(3)规划图册(具法律效应)

(4)规划基础资料

13、熟悉《城市绿地分类表》及代码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而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的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三大类,而其他各类绿地均不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也不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

城市绿地分类表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容与围 备 注 大类 中类 小类

G1

G1-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

G11 G11-综合性公园 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应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 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居民活动,活动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12 区域性公园 为市区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2 G12-社区公园 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G121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一个居民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

0.5~1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