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狼籍蹂躏.( lìng) 弄巧成拙.(zhuō) 脍灸人口B.矜持嗫嚅.( rǘ) 棱.角分明(léng)眼花瞭乱C.威摄熟稔.(rěn)呱呱.坠地(guā) 不可思义D.斑斓褴.褛( lán) 拈.轻怕重(niān) 相提并论2.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思想会发酵..,心理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
(发酵:比喻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化。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厚障壁:很厚的墙壁。
)c.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悬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B.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夸夸其谈....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
D.旅游局的干部说,建成后的蔡锷广场将会令游客留连忘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式过马路”,无疑不是对中国人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的一种讽刺。
B.网络时代,我们即使亲近了键盘,而疏远了亲情。
c.在雅安地震中,人民子弟兵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动人的抗震救灾之歌。
D.一个人找准了人生的起点,就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漫步田野。
①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②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③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④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A.④②①③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②①④③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表,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7.口语交际。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
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下列回复最得体的一项是A.放心,我死不了,别总是杞人忧天。
B.怎么这么啰嗦啊?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C.你们放心,我会时刻注意安全的。
D.死有什么可怕的?那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 14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C.胜事空.自知(空:没有) D.偶然值.林叟(值:遇到)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C.颓/然乎/其间者 D.晚/家南山/陲1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
B.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
C.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
I).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有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
12.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D.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3.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4.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
(2分)15.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8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4)美丽中国,美在山高峻。
杜甫在《望岳》中用“,阴阳割昏晓”赞美了泰山的巍峨和秀丽。
美丽中国,美在水浩渺。
范仲淹观“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美丽中国,美在花草秀。
白居易的“,浅草才能没马蹄”真实再现了西湖的早春盛景。
美丽中国,美在万物和。
马致远的“”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适的回面。
16.观看右图,请你指出它出自《》,试说明其主人公的命运结局:。
(2分)17.综合性学习。
(6分)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田字格里用行楷字体补全下联。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下联:华夏伟业(3)请根据示例,阐述你的“中国梦”。
示例: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学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一)奇遇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回高密东北乡探亲。
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
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
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
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
路面上杂草丛生,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
除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
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
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
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
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嗄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tā)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自然是一路无事。
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
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
他穿得齐齐整整,在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
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
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我说:“赵家三大爷呀!”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选自《莫言文集》,有删改18.小说标题“奇遇”,“奇”在哪里?(2分)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请仿照示例,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作批注。
(2分)20.小说中赵三大爷具有的性格特点;作品旨在突出的主题。
(2分)21.赵家大爷已死这一结局前文中已有暗示,请任找两处。
(2分)(二)揭开迷“雾”中的重要秘密①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严重超标,一些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细颗粒物指标。
②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漫天?③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首先,高空的霾“造雾”能量更强。
从科学意义上来说,所谓雾是指亩分之百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