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培养数学家,也不是为培养少数数学精英,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的发展。

为改变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忽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理念: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强调数学的作用。

3、重视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4、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强调过程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这六个基本理念突出体现了:
一、数学课程的功能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修改稿)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修改稿)提倡每一个
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那么,什么叫良好的数学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就是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导致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

新体系下的数学课程将在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
数学是一种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处理,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它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数学是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

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学学习
《标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学习:
1、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些内容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2、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3、学习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解释中提出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接受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修改稿)》更加明确了: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唯一的,真正有效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组合。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如: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计量单位,平行线定义(同一平面)等。

这些内容更适合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四、数学教学活动
《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向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师生的角色定位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课程标准(修改稿)》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活动应向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境和机会,更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五、数学教学评价
《标准》在评价目的上强调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标准》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知识、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法、情感与态度)。

《标准》在评价体系上要求目标多元、方法和主体多样。

与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方式相比,它在以下方面反映出改革:(1)变单一的静态评价方式为静、动结合的评价方式。

即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
结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2)评价指标的全面性。

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评价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素质;(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除考试、测验、作业批改方式可求新求变外,还可以有活动报告、小组讨论分析、论文撰写、数学实验报告、数学日记、问卷调查、过程诊断等方式。

六、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