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财政投资支出

第5章财政投资支出

(二)基础设施的分类
狭义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 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 infrastructure) 广义基础设施除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外,还包括教育、科技、 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等社会性基础设施 (social infrastructure)。 基础产业是指对其他部门提供条件和机会的产业,或者说是 那些由于它们的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国民经济增长机会损失 的产业。像能源、交通、运输、建筑业、农业等产业。
693.55 658.48 1167.77 2271.95 4938.88 9579.88
13.13 8.80 9.08 9.32 22.58 37.43
345.87 437.19 836.08 1665.93 3141.21 6641.71
238.03 158.57 247.70 472.49 1533.49 2486.96
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的问题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policy bank system)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一)财政投融资概念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 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 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 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 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年份 1981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预算内 28.1 16.0 8.7 3.0 6.4 4.6 3.93 3.88 4.35 5.07 4.55 4.29
国内贷款 12.7 20.1 19.6 20.5 20.3 18.2 16.47 15.28 14.46 15.71 15.40 13.39
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及社会筹资, 财政拨款,必要时可通过
投资规模有限
发债方式筹资,相对宽松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 与作用
1、 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取 决于以下因素: (1)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阶段
2、作用
表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investment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
表5-3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年份
合计
占总财 政支出 的比重 (%)
支援农村生 产支出和农 林水利气象 等部门事业费 (亿元)
农业基本 建设支出 (亿元)
农业科技 三项费用 (亿元)
农村救 济费 (亿元)
其他 (亿元)
“五五”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三)基础设施的特点 1、先行性和基础性 2、不可贸易性 3、整体不可分性 4、准公共产品属性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四)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1、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度系数较高。 2、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具 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 动。
出 56.3 28.2 27.7 17.8 11.6 13.2 13.3 14.1 13.9 12.1 11.9 (%)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 财政投资的特点
项目
私人投资
投资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股 东利益最大化
财政投资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投资领域 市场化程度高、投资期 更多关注存在市场失灵的 短、见效快的项目。 领域,经常投资于大型项 目和长期项目。
27.30%
农村税费转移支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
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支出
农业、林业、水利和气 象支出 扶贫支出
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
其他
图5-2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
表5-4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亿元)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the nature of infrastructures )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methods of infrastructures provision )
世界银行标志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基础设施的涵义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 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 共服务系统。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图5-3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 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
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 品。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 诱导机制。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
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concept、significance and features of FILP )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government policy bank in China )
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
式)。
第三节 财政农业投资支出
一、政府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基础产
业 3、农业自身积累能力较弱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
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4日上午4时16分 20.10.1420.10.14
产出模型图
一般 产业 投资
KG3 KG2 KG1
O
C
Q1 KL1
D Q3
Q2
B
A
KL2
KL3
欧美发达国家: Q1→C→ Q2→D→ Q3
日本、韩国 : Q1→A→ Q2→B→ Q3
产出线
I3 I2 I1
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事业,缩小城乡差距。
二、政府农业投资的重点与方式
(一)政府农业投资的重点 1、农业固定资产 2、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推广
(二)政府投资农业的方式 1、政策扶持 2、科技扶持 3、直接投资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三、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表5-1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增 长率 50.2 22.0 22.1 20.5 23.4 -1.0 19.9 23.9 9.1 0.2 16.5 占财 政支
5.60 8.25 12.96 14.93 38.47 68.1
42.82 49.51 71.03 118.60 225.75 383.11
61.23 4.96
/ / / /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构 成
3.90% 14.50%
4.40%
22.30%
17.90% 6.40% 3.30%
措施。 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
征。 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420.10.14Wednes day, October 14,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4:16:0604:16:0604:1610/14/2020 4:16:06 AM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 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 段。
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四、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财政加大投入力 度
(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