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业务流程
(2018年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管
薪酬管理业务流程
1薪酬管理
1.1薪酬的概念描述
1.1.1薪酬主要是企业为了给员工发放工资和缴社保的
1.1.2薪酬分为两部分:个人部分、单位部分
现以某个人工资为例,工资表组成如下
李某某基本工资(3500) 绩效工资(1500) 补贴(100) 养老保险(200) 失业
保险(10) 住房公积金(90) 病事假扣款(300) 个人所得税(30) 实发工资(4470) 公司缴住房公积金(90)
个人部分分为:应发合计、应扣合计、实发合计
应发合计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等
应扣合计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
病事假扣款、电脑保证金等
实发合计即应发合计-应扣合计
企业部分主要是单位给个人的五险一金和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职工会费
等
1.1.3薪酬需要先计提后缴纳或支付
个人计提和支付:
个人计提时只计提应发合计部分,不计提应扣合计部分,
借:业务管理费-基本工资 3500
借:业务管理费-绩效工资 1500
借:业务管理费-其他(补贴)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3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其他(补贴) 100
个人发放时,要扣除应扣部分,个人到手的钱是应发工资(4470)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3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绩效工资 1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补贴)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个人养老保险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个人失业保险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个人住房公积金 90
贷:应付职工薪酬-其他(病事假扣款) 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 30
贷:财务系统往来 4470
单位计提和缴纳:
单位计提时只单位那部分:
借:业务管理费-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 90
贷: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 90
单位缴纳:个人养老保险、个人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都是单位缴纳给相应的部门,如西安养老中心、西安住房公积金中心、西安税务局等,所以不同的工资项目单位缴纳时需要分开缴纳。
下面举例时假如都缴纳给一个部门借:应付职工薪酬-个人养老保险 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个人失业保险 10
借:应付职工薪酬-个人住房公积金 90
借:应付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 30
借:应付职工薪酬-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 90
贷:财务系统往来 420
个人发放的工资(4470)+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420)+300(扣款)=5190
备注:5190就是单位给李某某最后花了多少钱,这些钱要计入单位的费用(业务管理费)中去,最终的目的就是借:业务管理费 5190 贷:财务系统往来 5190 1.2薪酬的功能设置
工资表项目设置:主要设置工资表项目的费用类科目、应付类科目及相关设置例如:应发类基本工资费用类科目:业务管理费-基本工资应付类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应扣类个人住房公积金应付类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个人住房公积
金,因为应扣类无计提所以不需要费用类科目
工资表项目公式
工资表项目中可能会有计算项,需要系统根据某规则进行计算,一方面就避免了需要客户手工计算,一方面有的项目必须要计算只能定义某种规则例如:个人所得税=(应发合计-应扣合计)*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公积金=公积金基数*5%
注意:工资表里只能放具体的工资表项目,不涉及任何计算,假如某一项需要计算,需要定义项目公式,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金额,也就是工资表中的每个项目的金额要么手工录入,要么配置公式让系统自动计算
社保参数导入
一般情况下,单位给个人缴纳的公积金等都不会变化,这样每次导入工资表的时候都要填写就比较麻烦,社保参数维护了以后,工资表导入时只要选择关联社保,工资表里就不用填社保的相关项目,系统会自动关联并计算出金额
工资表导入
功能1:把李某某为例的工资表导入系统中,后续的计提和发放都以该工资表为准
功能2:实际工作中,单位缴纳的那部分每月基本不变或者说一个月发两次工资,但是单位实际缴纳的那部分基本不变,这样单位缴纳的时候导入单位缴纳的表即可,然后进行单位缴纳表来缴纳
工资计提
根据工资表,只计提工资表的应发部分,从费用类科目到应付类科目
工资发放
根据工资表,把实发工资发给职工
单位计提
根据工资表,计提单位给个人要缴纳的那部分和职工其他福利等
单位缴纳
功能1:根据工资表把单位和个人要缴纳的缴纳给对应的机构(公积金中心等)
功能2:根据单位缴纳表把单位和个人要缴纳的缴纳给对应的机构(公积金中心等)
如果按照工资表来的话,薪酬的计提和发放已经满足薪酬管理的要求,但是实际过程中有的单位不按工资表来,只知道某科目的总金额,不关心每个员工的具体工资项目组成,这样的弊端在于不能看每个职工具体的工资。
配置薪酬科目参数
配置某个项目的费用类科目和应付类科目,相当于配置计提和缴纳的记账分录
按科目计提
根据配置的薪酬科目参数,计提单位和个人
按科目支付
根据配置的薪酬科目参数,支付个人工资、单位缴纳给对应机构(公积金中心)
这三个交易就可以把个人计提和发放、单位计提和发放的功能都实现了
对于工资来说,一般由总行统一计提个人和单位的,把费用计在总行上,然而实际发放和单位缴纳的时候有可能由下面支行来进行发放和单位缴纳,这时就需要总行的需要发放的工资划转到支行,然后支行根据工资表进行发放和单位缴纳
工资划转支行
1.3薪酬的实际操作
A.按工资表发
✓工资表项目设置、工资表项目公式系统已经设置好,一般无需设置
✓工资表导入时如果需要关联社保的话,需要导入社保参数
✓工资表导入,缴纳时需要按缴纳表缴的导入单位缴纳表信息
✓工资表计提
✓工资表发放
✓单位计提
✓单位缴纳,如果按单位缴纳表缴时一定要在工资表导入时导入单位缴纳表信息
B.按科目发
✓配置科目参数设置
✓按科目计提
✓按科目发放
如果需要把工资划转支行的需要做工资划转支行
1.4薪酬的注意事项
如果每月发两次以上工资,如果工资表中未录入的话,系统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会按一定的规则计算,例如:第一次发工资,李某某应发4000 应扣400 个人所得税 3实发4397此时无个人所得税;第二次发工资时,李某某应发4000 应扣400 个人所得税262 实发3338;如果工资表中录入了个人所得税则按录入的进行计提和发放
薪酬总之分为二步,第一步从费用类科目,计入应付类科目,第二步从应付类科目到客户帐,体现了一个计提的过程和发放的过程
计提工资切记关注费用从那个机构出,支付和缴纳时看计提时应付类科目计入那个机构,就需要那个机构进行支付或缴纳
对于工资中的扣款一方面可以先放入应付款中,再对外支付或者计入营业外收入等;另一方面可以冲应收款,例如李某某之前借了单位200,在发放工资时可以冲应收款,冲掉之前的200;李某某工资中有上岗保证金100,先挂入应付款中,假如下一个月正常上岗,就可以通过应付款把钱支付给李某某,假如下个月未正常上岗,就可以把应收款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给李某某了。
薪酬项目的费用类科目可以有在建工程、应收款。
例如李某某给单位正在施工在建的房屋干活,这是指工资外额外的劳动,这时可以通过薪酬把干活费直接发给李某某,在建工程相当于付了一次款。
李某某为单位租了一个办公
房屋,房屋押金为1000,这是就可以通过薪酬,把押金直接发给李某某,此时多了一笔应收款,等到房屋押金退回时,做应收款收回,押金就收回了。
作者:李涛涛 20150701 请勿转载,仅供个人参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