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强化卷)试题(含解析)1.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单体由五碳糖 、磷酸基和含氮碱基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 蛋白质中含C 、H 、O 、N 等元素C. 五碳糖( C 5H 10O 5)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D. NaClO 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 能使病毒蛋白变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聚而成的,而所有的聚合物都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故A 正确;B.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有的还有P 、S 等,故B 正确;C. 五碳糖( C 5H 10O 5)与葡萄糖( C 6H 12O 6)组成相差1个CH 2O ,不符合同系物的定义,故C 错误;D. NaClO 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 能使病毒蛋白变性,故D 正确;故选:C 。
2.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50g34%H O 溶液中含H O —键的数目为A NB. 180g 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分子数为A NC. 1231L0.1mol L K SiO -⋅溶液中含2-3SiO 的数目为A 0.1ND. 反应2225NaClO 4HCl 4ClO 5NaCl 2H O +↑++,每生成21molClO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A N【答案】D【解析】 【详解】A.在22H O 中22()2()250g 34%H O H O mol 1mol 34n n -===××,数目为A N ,但溶液中存在大量水分子,水分子中也存在H O —,故H O —数目大于A N ,A 错误;B.()61052C H O n nH O +6126nC H O ,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180/162mol 〉1mol ,数目大于A N ,B 错误;C.23H SiO 为弱酸,2-3SiO 会发生水解,数目小于A 0.1N ,C 错误;D.反应中氯的化合价既升高到+4又降低到-1,生成2ClO 化合价由+3升高到+4,转移电子数目为1,则生成21molClO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A N ,D 正确。
答案选D 。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NO 通入NaOH 浓溶液中:22322NO 2OH NO =NO H O ---+++B. ()32CH COO Pb 溶液中滴入稀硫酸:2+2-44=Pb SO PbSO +↓C. 2NaAlO 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322=AlO 4H Al 2H O -++++D. 43NH HSO 溶液中加入少量2Ba(OH)溶液:2332HSO Ba OH BaSO H =O -+-++↓+【答案】A【解析】【详解】A .NO 2通入NaOH 浓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NO 2、NaNO 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2NO 2OH NO =NO H O ---+++,A 正确;B .(CH 3COO)2Pb 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 2++2CH 3COO -+2H ++24SO -=PbSO 4↓+2CH 3COOH ,B 不正确;C .2NaAlO 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Al(OH)3等,离子方程式为:2AlO -+H ++H 2O=Al(OH)3↓ ,C 不正确;D .43NH HSO 溶液中加入少量2Ba(OH)溶液:22-33232HSO Ba 2OH BaSO 2H O+S =O -+-++↓+,D 不正确;故选A 。
4.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硝基苯与氢气制备苯胺(沸点为184℃)的反应原理如下:+3H 2140C ︒−−−→ +2H 2O某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仅用上述装置图中仪器就可以完成该实验B. 用硝酸代替盐酸,反应速率更快,实验效果较好C. 点燃酒精灯前,打开K ,先通一段时间的H 2D. 三颈烧瓶内的反应结束后,关闭K ,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浓硫酸后蒸馏【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苯胺为无色液体,与酸反应生成盐,锌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中有氯化氢,通入三颈烧瓶之前应该除去,所以缺少一个除杂装置,故A 错误;B.锌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和水,不能生成氢气,达不到实验目的,故B 错误;C.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所以制备苯胺前用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同时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酒精灯之前,先打开K ,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C 正确;D.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而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苯胺能与浓硫酸反应,则不能选用浓硫酸,三颈烧瓶内的反应结束后,关闭K,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故D错误;故选:C。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可在考古时用来推算一些文物的年代;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三倍;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仅由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B. 与Z同主族且处于第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5C.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WD. W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一定低于水的沸点【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可在考古时用来推算一些文物的年代,则W为C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三倍,Y为O元素,则X为N元素;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Z为Na元素。
【详解】A.仅由C、N、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A不正确;B.与Z同主族且处于第六周期的元素,电子排布为2、8、18、18、8、1,原子序数为55,B 正确;C.非金属性C<N<O,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N<O,C不正确;D.C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烃类,常温下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状态的各种烃,其沸点可能高于水的沸点,D不正确;故选B。
6.一种钾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KC6–e- =K ++6CB.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K0.5-x MnO2+xK++ xe-=K0.5MnO2C. 放电时,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石墨电极移动D. 若仅把钾离子换成锂离子,当负极减少的质量相同时,钾离子电池转移的电子数比锂离子电池的多【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放电时总反应为K0.5-x MnO2+x KC6=K0.5MnO2+6x C,该过程中K→K+被氧化,为负极,即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则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K0.5MnO2放电时为正极,充电时为阳极。
【详解】A.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附着在石墨上的K失电子被氧化成K+,结合总反应可知电极方程式为KC6–e- =K++6C,故A正确;B.充电时为电解池,K0.5MnO2为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K0.5MnO2-xe-= K0.5-x MnO2+xK+,故B错误;C.放电时原电池,原电池电解质中阳离子流向正极,K0.5MnO2为正极,所以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K0.5MnO2电极移动,故C错误;D.钾离子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KC6–e- =K++6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C6–e- =Li++6C,相同质量的锂和钾,锂的物质的量更大,转移的电子更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A。
7.已知H3BO3是一元酸,室温时,用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5.00mL H3BO3溶液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酚酞作滴定指示剂B. 起始时H3BO3的浓度为0.8mol·L-1C. H3BO3的电离常数数量级为10-5D. 滴定至pH=12时,溶液中:c(OH-)<c(H3BO3)+c(H+)【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当NaOH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发生突变,此时的反应按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从而可算出H3BO3的浓度,根据起点进一步判断出该酸的强弱和计算出其电离平衡常数。
pH=12时,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详解】A. 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由图可知NaOH滴定H3BO3时pH在11.40左右才发生突变,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在pH 的突变范围内,故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A错误;B. 由分析可知当NaOH加入的体积为20mL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且H3BO3为一元酸,故n(NaOH)=n(H3BO3),20mL×1mol/L=25mL×c(H3BO3),解得c(H3BO3)=0.8mol/L,B正确;C. 根据曲线的起点可知H3BO3电离出的H+浓度为10-4.17mol/L,则电离出的B(OH)4-的浓度也为10-4.17mol/L,平衡时H3BO3的浓度为0.8mol/L-10-4.17mol/L≈0.8mol/L,所以K=(10-4.17)2÷0.8=5.7×10-9,数量级为10-9,C错误;D. 当pH=12时,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大于H3BO3的物质的量,故有c(Na+)>c[B(OH)4-]+c(H3BO3),再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 c[B(OH)4-]+c(OH-),联立上述两个式子可得c(OH-)>c(H3BO3)+c(H+),D错误;答案选B。
8.Zn3(PO4)2·2H2O(溶于酸,难溶于水)是一种无毒害作用的防锈颜料,利用锌浮渣(主要含Zn、ZnO、ZnCl2,还含少量的铁、锰、铜、铅及砷的化合物等)制取Zn3(PO4)2·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时,下列措施能提高锌的浸取率的是__(填字母)。
A.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B.适当升高浸取液的温度C.将“浸渣”再次浸取D.缩短“浸出”时间(2)“除锰”时,Mn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S2O2-8被还原为SO2-4)。
(3)流程中除铁、砷时,当生成8.9gFeOOH和7.8gFeAsO4时,消耗H2O2__mol。
(4)“净化”时加锌粉的目的是__。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6)“沉锌”至得到“产品”还需要经过的操作是__、洗涤、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