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阅结果:论文评阅人:广州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高血压姓名:年级专业班:学号:论文提交时间:2012 年 9 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第一章研究背景 (1)1.1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2)1.2 老年高血压的现状 (2)第二章研究对象及方法 (3)2.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4)2.2 其他特点 (5)第三章研究结果 (6)3.1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 (7)3.2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 (8)第四章讨论 (20)第五章结论 (21)附录 (22)参考文献 (22)【摘要】:白内障是引起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致盲,通过手术摘除病变晶状体是主要方法。
加强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护理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制定个体性护理计划,加强健康和安全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晶体植入;护理管理【关键词】摘除、植入、术后研究背景:白内障是引起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致盲,通过手术摘除病变晶状体是主要方法。
白内障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
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白内障的形成及分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4月我院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250例(251只眼),其中男140例(141只眼),女110例(110只眼),年龄36岁~90岁;术前视力光感,术后住院观察<3 d有204例,>7 d的有7例,住院>7 d的主要原因是:有2位老年人分别因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忘记医嘱离院饮酒、擅自跑出医院逛街致术眼大量出血;有一人因双眼白内障术后入厕时碰撞到墙上导致术眼大量出血;有1人因睡梦中自己用力拳击术眼致晶体脱出二次手术;有1人因智力障碍脏手揉搓致术眼严重感染;有1人因老年痴呆术中极度躁动当天无法完成手术。
1.2术前检查1.2.1 全身检查术前常规进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血糖、出凝血时间及肝功能检查。
长期高血压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不宜降得太低。
空腹血糖<7.1 mmol /L,对有长期糖尿病,难以控制者,可控制在8.3mmol/L左右。
1.2.2 眼部检查检查视力包括光感、光定位及色觉。
用裂隙灯常规检查晶状体混浊情况,角膜内状况,有无虹膜炎症等。
准确测量眼压、角膜曲率与A超检查,以人工晶状体度数。
1.3 结果本组病人顺利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大部分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视力>1.0者138只眼,0.6~1.0者82只眼,0.1~0.5者29只眼,0.1者3只眼(为糖尿病病人)。
研究对象及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是后天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老人。
晶状体本身逐渐混浊,而全身和局部未查出明显病因者。
常为双侧发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从发病到成熟可历时数月至数年。
根据混浊发生的部位,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二类:核性及皮质性。
皮质性分为周边皮质型及后囊性皮质型两种。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健康教育由于病人年龄差别很大,因此护士应根据不同年龄而有区别地对病人通过书面、口头、情景教育(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说明术前应戒烟酒,做好头部清洁,女性病人不化妆等,进入手术室前要摘除发夹、假发等头饰和首饰。
2.1.2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是术前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1]。
病人对手术疗效的忧虑心理较为普遍,对手术寄予厚望,易产生浮躁、焦虑的心情。
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及家属建立对本次手术的信心。
而心理护理的难点和重点在于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因其在白内障病人中所占比例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之、视力不断下降,甚至失明,使其容易产生孤独感觉。
2.1.3 术前准备:2.1.3.1 术前眼部用药术前眼部用药的目的除了保持眼部清洁外,还与其他眼病的控制及保证术后的安全有关。
在术前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以保持结膜下清洁。
若患眼有合并症者可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眼膏。
2.1.3.2 术前散瞳术前散瞳使用作用强而作用时间短的一类药物,如术前30 min滴复方托比卡胺眼药水3次,每次1-2滴,2次间隔时间为5 min。
外伤性白内障、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散瞳效果差,应多滴几次致瞳孔散大。
2.1.3.3 术前的一般准备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术前剪睫毛,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泪道,术前在手术室用生理盐水40 ml+庆大霉素8万U冲洗结膜囊。
必要时术前口服地西泮1mg;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常规肌内注射立止血注射液1KU。
2.2 术中护理:用表面麻醉剂奥布卡因眼液滴入术眼2滴,间隔时间为15 min后再滴入2滴即可。
在配合医生手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2.3术后护理:2.3.1 一般护理术后当天由于眼部包扎,病人自理能力降低,应给予适当的生活护理。
嘱尽量卧床休息,建议健侧卧位或仰卧位,保持安静,避免低头、咳嗽动作。
饮食方面可吃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不能吸烟、饮酒及用力咀嚼硬固食品。
便秘时,吃含大量纤维素的食物,或用润肠药。
切记不可用力排便,以免因腹压升高造成眼压上升,使伤口裂开等严重后果。
手术后1周内可用湿毛巾擦洗面部。
切忌将水流进眼内。
1周后可开始洗头、洗澡。
洗头可采取仰卧位,用干毛巾遮住双眼,防止污水溅入眼内。
2.3.2 病情观察观察术眼有无敷料渗液、渗血,有无感染征兆[2]。
术后眼部疼痛、异物感等是内眼手术后比较普遍的症状。
若病人自诉有上述症状时应注意有无术后眼压升高,人工晶状体接触内皮,眼内感染等情况。
本组38例病人术后眼部有异物感,经裂隙灯检查无异常情况,给予贝复舒眼药水滴眼,每天4次,以修复角膜上皮,角膜刺激症状很快就消失;30例病人术后当天诉眼部有轻微不适感,1~2 h后未经特殊处理症状消失;8例病人术后当天诉眼部疼痛,通过心理护理,指导自我放松后症状未能缓解,经给予吲哚美辛片25mg口服后症状消失,术后第1天起未诉任何不适;20例眼压高的患者经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后症状消失;5例出现恶心、呕吐经给盐酸胃复安注射液10mg 肌注后症状消失。
2.3.3 术后专科护理术后当天必须用无菌敷料包扎术眼,术后第2天起在院内可不必包眼,但必须保持眼部清洁,术后坚持定时滴眼药水,常用眼药水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等。
滴眼药水和涂眼药膏前要认真洗手,注意药瓶不得碰触和压迫眼球,如果对光线刺激感到不适、在阳光或者是强光下需戴墨镜、禁止用手及不洁织物揉擦术眼,术后短期内用眼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眼睛疲劳。
研究结果: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日趋完善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内障患者不仅要求术后有良好的视力,而且要有良好的视觉功能、良好的融合和立体视功能。
本文旨在通过对单眼和双眼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进行检查,观察其调节、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的恢复情况。
3 安全管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3.1 不安全因素3.1.1 专科疾病因素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使患者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危险性增高。
本组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厕所碰伤和睡梦中自伤的事例。
3.1.2 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患者接受检查的主要场所,室内光线暗,贵重光学仪器多,容易引起碰撞,不仅容易损坏光学仪器,还威胁着患者的人身安全。
3.1.3 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迟钝,及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并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脑卒中后遗症等慢性疾病,病情复杂,因此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3.2 安全管理:3.2.1 认真全面评估新入院患者患者入院时即应评估是否有以下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极低视力;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精神异常、痴呆等;高龄:70岁以上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后遗症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氏病/综合征等。
一旦确认为高危人群,就应明确标识,如在床头贴黄色标识纸,让家人陪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认真执行床头交接班。
3.2.2 重视安全健康向患者及其家属重点强调住院安全须知:如请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及现金;有事外出时向医生护士说明;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否则发生意外后果自负;为了安全,禁止使用电器;讲究卫生,保持安静,禁止向地面泼水;有困难和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手术当天及术后应有专人陪护,上厕所有人陪护;医院应尽量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不听从医护人员劝阻擅自外出的患者,应在护理记录上记录其离开医院的时间、经过,一旦发生纠纷,可提供依据。
3.2.3 护士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暗室问题,做到室内各仪器摆放位置合理,强调所有患者应在医护人员扶持下进、出暗室;护士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术前准备时需由2人准确核对术眼后才能送入手术室;发口服药时应坚持“看服到口”的原则,以避免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以及误吸等意外;术后观察室设专人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发现存在问题的及时提供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讨论:到了老年白内障就是一种很可恶的疾病,到底白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引起白内障的因素一般有:(1)晶状体营养代谢障碍,如老年性白内障。
(2)内分泌紊乱,常见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是造成白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3)紫外线照射及外伤性损害,南方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远远高于平原地区及北方地区;(4)遗传因素,如先天性白内障,多见于胎儿发育过程中,部分老年性白内障也与遗传有关。
(5)药物及中毒也可引发白内障。
白内障的早期信号白内障的早期信号!一般认为白内障仅是老年性眼疾,其实它却常发病于中年时期,即45岁以后·国外1993年有研究资料介绍,老年人过早过多地牙齿脱落也与白内障的开始发生有关.虽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弄明白,但至少牙齿脱落过早是白内障将要发生的黄牌警告.在夏季,有些人受到阳光照射后,皮肤上就会起红斑起小水疱,这些人的皮肤一般较白,对紫外线敏感,因此易被晒伤.眼科医生发现,在这些易被晒伤的人中有的身体受到阳光照射后会产生氧自由基,这种物质可致皮肤损伤.如果患者接触过多的阳光.局部也会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眼晶体代谢障碍,晶体透明度逐渐下降,出现晶体混浊,即形成白内障.这类对阳光照射易敏感的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可以高出30%一40%,发病年龄也可提前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