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第16卷第19期论著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李迎春,李乐才,刘军,李云(th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兖州272100)【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MR典型表现。
探讨其静脉解剖基础。
方法:回顾分析了14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总结其典型MR表现,记录DVAs的部位、引流方向,并分析其静脉解剖。
结果:14例共发现15个DVAs及16个引流静脉。
5例位于皮层下,9例位于脑室旁或深部。
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小脑半球7例。
其中4个DVAs为深部引流,1个DVAs同时有深部及表浅引流,其余9个为表浅引流。
结论:DVAs的头部和引流静脉有其典型的发生部位及MR表现,最常见于脑室旁和皮层下区域,可由T2WI像发现病变,初步做出诊断,并由增强T,WI像得到证实。
『关键词1颅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磁共振;静脉解剖【中图分类号1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0(a卜005—03MRdiagnosisof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LIYingchun,LILecai,LIUJun,LIYun(Im画ngDepartmentofthePeople"sHospitalofYanzhouinShandong,Yanzhou272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presentcharacteristicMRfindingsofdevelopmentalanomalies(DVAs),andinvestigatethevenousanatomy.Methods:Wereviewedtheroutineandcontrast-enhancedMRexaminationsof14pa-tientswithDVA.ThecharacteristicMRfindingsandsiteoftheDVAanddirectionofdrainingveinswererecorded.Re-suits:FifteenDVAs诵tll16drainingveinswerelocated.5Ctll捌gSweresubcortical.9wereperiventricularordeep.Threewasfrontal,4wereparietaland7wereinthecerebellarhemisphere.Thedrainingveinsweredeepin4DVAandSU·perficialin9.and1DVAshadbothdeepandsuperficialdrainingveins.Conclusion:ThecaputsanddrainingveinsofDVAsoccurredintypicallocations,withtheperiventricularandsubcorticalregionsbeingthemostcommonlocations.枷ightedMRimagescouldfindtheDVAsfirst,butdiagnosiscouldbemadefromcontrast--enh帅cedTl—weightedMRimages.【Keywords]Brain;DVAs;MR;Venousanatomy脑发育性静脉异常(cerebral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
DVAs)。
也称为脑静脉性血管瘤或脑静脉畸形(cere-bralmalformation,CVM),现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中最常见的颅内血管疾病『l-2t.因为DVAs中并没有血管瘤或血管畸形。
Lasjaunias等人[31建议其名字应从静脉性血管瘤改为发育性静脉异常。
大部分有DVAs的患者是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131。
而且少见出血闭,因此不必进行手术治疗。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性的检查手段,但对于一些简单的DVAs。
不再认为一定要选择这种有创伤性的检查fll。
对比增强CT检查也可清楚显示DVAs。
这在以前的报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一些DVAs患者因CT平扫无发现而漏诊。
而MR成像就有着较大的优势,平扫MR检查可发现DVAs,增强MR检查因特征性的征象可进行确诊.其诊断DVAs的准确性是经过验证的141。
本文对我院近期发现的DVAs进行总结,并探讨其静脉解剖。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4例DVAs中,女8例,男6例,年龄42-59岁,平均5l岁。
1.2监测方法应用GESignaEXCITE1.5T磁共振成像仪。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对比增强检查,增强扫描应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以0.2ml/kg,体重的剂量经静脉注射,每一病例均进行多期扫描。
以横断位成像为基础,根据情况辅以冠状位或矢状位成像,其中8例作了3DMRA成像,3例之前进行了CT平扫。
所有DVAs的诊断均由两位以上资深MR诊断医师作出,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于去除可疑的DVAs和一些不能达到DVAs诊断标准的变异。
DVAs被定义为由许多扩大的血管汇聚于一个(或多个)扩大的实质IIiL管而形成的血管性病变嗍,我们将其形成的水母头样征象作为诊断依据(图1)。
没有脑部血管造影要确定扩大的血管是动脉或静脉是困难的,然而,血管的位置以及它们接近并连接于已知的静脉结构提示它们实际上是静脉结构,或者是髓质血管[4t。
不一定每一个DVAs都图1右侧小脑深部DVAs,奠质静脉分布呈放射状.引流静脉至小脑蚓部CHINAMODERN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5 万方数据表现为典型的“水母头”样结构,有些血管显示为直线样、曲线样或点状结构.这取决于成像平面与血管走向的相互关系。
Valavanis等人啾据位置将DVAs分为近皮层(或表层)、皮层下和深部(或脑室周围)。
近皮层是在灰质或在灰白质交界处.皮层下是在近皮层区域的下方但不接近脑室壁,深部是邻近脑室或诸如桥脑等结构的中心。
以引流血管末端的部位来分为,有深部和表浅引流血管。
表浅引流血管是引流入皮层静脉或者静脉窦的血管。
深部血管是流入脑室室管膜下静脉和Galen静脉末端的血管[41。
2结果14例患者中,11例有突发头痛、眩晕、呕吐和(或)一侧肢体不适等症状。
2例外伤。
l例因患疱疹并发头痛来查。
8例为女性,6例为男性。
年龄为42-59岁,平均5l岁。
14例患者共有15个DVAs和16条引流静脉。
其中.13例患者各有一个DVAs,1例患者有两个DVAs。
l例DVAs有两个引流静脉,分别流向深部及表浅方向(图2)。
7个DVAs(6例)位于幕上。
8个是幕下的。
6个DVAs是在右侧。
9个在左侧。
共有5例在皮层下,9例是在脑室旁或深部的DVAs。
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小脑半球7例。
在5个皮层下的DVAs中。
有2个连于表面的静脉,5个连于深部的静脉;9个脑室旁和(或)深部DVAs,均为表浅引流静脉。
共有11个表浅引流静脉和5个深部引流静脉。
图2左额部皮层下DVAs.同时有较粗的表浅引流静脉及较细的深部引流静脉在幕上部分。
3个DVAs的末端静脉连于表浅静脉,在幕上部分引流入深部静脉的4个DVAs.结合的佗置均在侧脑室室管膜下(图3)。
在幕下部分,8个表浅引流静脉分别有6/r-位于乙状窦或横窦,2个位于小脑蚓部。
b图3左侧皮层下DVAs(a:TlWI像引流血管譬低信号。
b:增强T。
WI像可显示位于皮层下的髓质静脉、头部及引流至室管膜下的静脉)6中国当代医药CHINAMODERNMEDICINE3讨论多数学者认为DVAs病因系胚胎发育时官内意外导致静脉阻塞。
由侧支代偿增生所致。
其形成时间在脑动脉形成之后,故仅含静脉成分髑。
1951年RusseU和Rubinsteints将脑血管畸形分类为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etasias)、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静脉血管瘤(venousangiomas)和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s)。
Courvillef7】在1963年指出。
小血管畸形是由单独的典型的静脉结构组成。
是位于大脑或小脑的皮层下或深部白质区域的一个扩大的静脉或许多的静脉丛。
他将这些静脉丛描述呈树形,引流静脉显示为树干(图4),这些中心静脉流入深部脑室壁的室管膜下静脉.或穿过皮层流向脑表面。
Welding最早把这种征象称为“水母头”征(Caputmedusa),亦有作者描述为“伞状”、“星簇状”或“车轮状,,罔。
图4DVAs引流静脉(a:T2WI横断位像示左侧小脑HJ她位于深部的DVAs,引流至小脑表面。
b:增强T.WI矢状位像示引流静脉进入左侧乙状窦。
c:CT平扫横断位像示引流静脉仪显示为略低密度影)Huang等人啾定DVAs为没有异常毛细血管或动脉性结构的静脉结构畸形。
DVAs的特征是呈“水母头”样或“伞样”。
多个静脉集中到一个(或偶尔为多个)扩大的实质或髓质静脉,像树的树干或伞的骨架。
DVAs中。
扩张的静脉之间是正常的脑组织。
然而,在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间的窦状隙中没有正常的脑组织。
Huang等人191建议去掉血管瘤这个词语。
用髓静脉畸形来取代。
后来Lasjaunias等人【3J将这些畸形重新命名为发育性静脉畸形(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
DVAs曾经被认为是最罕见的血管畸形1101。
然而,随着CT的出现以及近来MR的普及。
DVAs现在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
1993年在Ostertun等人…I的报道中,连续记录了4069例颅脑尸体解剖结果。
共发现了105例DVAs.发生率为2.5%.而同时仅有24例动静脉畸形和16例海绵状血管瘤被发现。
可以看出.DVAs是动静脉畸形的4倍,占这组病例中所有血管畸形的63%。
1991年Garner等人11碓对8200例颅脊髓的MR成像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DVAs占所有血管畸形的50%。
DVAs患者多无症状.少数有症状者与病变部位有关。
幕上DVAs可产生头痛、偏瘫和感觉、运动障碍;幕下者可有共济失调嗍。
由于DVAs的壁具有弹力纤维,其间又有正常脑组织相隔,因此不容易破裂。
出血不常见,并发出血者町能与合并海绵状皿管瘤有关[Sl。
对正常髓质静脉解剖的回顾分析可以阐明DVAs及其引流静脉的典型位置。
幕上正常髓质静脉被分为两组:表面 万方数据的髓质静脉是短静脉通道。
位于皮层下1—2cm的白质,引流至皮层的表面;深部的髓质静脉是长的静脉通道,位于表浅组下部的白质。
引流向侧脑室。
也可有第3组。
其整个穿过皮层至脑室静脉.称为脑穿通静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