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7世纪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①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②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政体③都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④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4一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A.科学革命B.文艺复兴C.新航路的开辟D.启蒙运动3.“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正值国家最艰苦之时。
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材料中的“一个人”指的是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克伦威尔4.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独立宣言》的签署B.波斯顿倾茶事件C.新议会的召开D.莱克星顿枪声5.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羲之D.朱熹6.下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A.李时珍《本草纲目》B.吴承恩《西游记》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D.宋应星《天工开物》7.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尊王攘夷政策B.休生养息政策C.君主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8.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邀游知识海洋。
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①造成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人们思想④有利于科技进步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下面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10.“中国之近代史始于南京,终于南京。
”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以下关于“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A.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B.见证了辛亥革命的首次胜利C.见证了日军制造大屠杀的凶恶残暴D.见证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1.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
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他。
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实行的新政()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12.1933年,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发表《独立宣言》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实行罗斯福新政D.实施马歇尔计划13.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
下列不是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A.涉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C.股票销售量大D.破坏性大14.美国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 )A.加紧在国际上的争夺B.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C.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对国家经济实行全面干预15.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
”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A.自由放任经济时代B.国家干预经济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自然经济时代16.美国《政治周刊》曾评论,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所题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17.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
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废除宰相制B.大兴文字狱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18.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19.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①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
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倭寇入侵B.闭关锁国C.八股取士D.文字狱21.士农工商,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商人的地位提升。
下列对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发生变化B.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商业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C.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更多人想成为商人D.士人重视商人,“重农抑商”完全改变2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西汉和唐朝C.秦朝和明朝D.西汉和明朝23.九年级三班钟国平时对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成就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B.魏源译述的《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C.邓稼先领导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他被誉为“两弹元勋”D.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4.中国近代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反抗史、探索史。
请按时间顺序为下列事件排序()①鸦片战争②《马关条约》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南京条约》⑤洋务运动⑥义和团运动⑦戊戌变法⑧太平天国运动⑨八国联军侵华⑩《辛丑条约》A.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B.①②⑦⑧③④⑤⑥⑨⑩C.①⑦⑧⑤⑥②③④⑨⑩D.①②⑧⑨⑩⑤⑥⑦③④25.分析、比较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属于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B.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C.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6.下列人物中为了实现民族解放而进行了长期斗争的是()①华盛顿②拿破仑③章西女王④玻利瓦尔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7.有学者认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到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200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的,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28.罗伯特·李将军的塑像曾遍布美国。
但在一次战争后,有人主张拆除这些塑像,认为它们是奴求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
这次战争最有可能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北美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29.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30.“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散地由地中海逐渐转移到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世纪工业品集中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
——《大国的兴衰》”。
在这两次转移中得益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美国B.英国、意大利C.意大利、西班牙D.美国、意大利31.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对历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A.伯利克里——自称共和国“元首”——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B.伏尔泰——提出“三权分立”——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C.克伦威尔——制定《权利法案》——建立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D.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独立32.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相同点有A.都实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统一B.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C.都善于向外国的先进文化学习D.都通过“政教合一”实现了社会的稳定33.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34.“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夏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徐骧守护台湾35.“春节”“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
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
你知道这些节日与那一宗教有关吗()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36.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是()A.种姓制度B.阿拉伯数字C.《神曲》D.汉谟拉比法典37.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但丁------《神曲》B.牛顿------《最后的晚餐》C.达·芬奇------《蒙娜丽莎》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38.某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该认识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A.加剧了“三角贸易B.使用了蒸汽轮船缩短了距离C.传播了启蒙思想D.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39.文艺复兴的性质是()A.人文主义的兴起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新思潮C.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0.“在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大西洋当时发挥如此巨大作用是因为()A.文艺复兴兴起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推动D.美国的独立41.“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材料中的“新大国”是指( )A.意大利B.英国C.法国D.美国4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新航路开辟B.张骞出使西域C.鉴真东渡日本D.玄奘西行43.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