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摘要]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包容尊重学生,搭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树立自信心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动性
情感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1]。
当今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课程的参与度上,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关爱的程度上。
学生情感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
因此学生情感培养的重担就落在教师身上。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才能使学生“信其师,亲其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包容尊重,是“信其师,亲其道”的前提
(一)充分运用体态语进行冷处理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这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必经阶段。
老师要持有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错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向学生指出并要求其予以改正。
往往老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会冲动地立即进行说教或是严厉批评,希望犯错误的学生牢牢记住教训并加以改正。
然而这种教育效果却与老师的期望背道而驰,学生会为自己在同学面前当众受到批评,而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与老师发生正面的抵触情绪。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又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老师善用身势语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手在课桌下面玩弄东西,虽然学生的这些小动作尽收在老师的眼底,但是教师要抑制自己在讲台上直接戳穿学生的“罪行”。
那样的话,犯错误的学生就会感到没有面子,其他同学也会由于好奇张望过来,教师虽然表面上制止了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讲的行为,但是就全班而言,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
因此,教师可以边讲课文边如无其事地走到该学生的身边,静静地停留几秒钟,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让学生立即回归课堂。
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笑,都会化解课堂上的“不和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侧面进行批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往往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而
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而言,以点代面。
每个班级总有调皮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时教师要冷静的分析和观察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学生也许在体育成绩上他们很突出,或是在音乐方面上很优秀。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对他们的赞许之心。
放下我们的身份,跟孩子说“你小提琴拉的真好,能告诉老师得过什么奖吗?你能教老师拉小提琴吗?你的小提琴拉得这么好
与平时的刻苦锻炼是分不开的,要是你在英语上也能如此下功夫,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批评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在批评中即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又使孩子不受伤害,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并改正错误。
二、搭建平台,是师生进行情感交融的条件
(一)巧用“课间十分钟”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然而在上课时间教师主要专注知识的讲授和课程的进度,偶尔会穿插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课上时间的急迫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在课间的时候可以放一些学生喜欢的电脑游戏或是让他们欣赏英
文小故事,唱歌曲,童谣等。
通过课间活动在一起亲密的接触,教师就会发现“原来班里的‘后进生’‘调皮大王’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由此可见,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更多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拉
近与学生的距离。
就学生而言,他们便会喜欢该教师,进而喜欢上她的课,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一个教师水平再高如果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承认也是失败。
除此之外,巧用课间十分钟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了课间秩序的同时,寓教于乐双丰收。
(二)活用评价反馈
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一味的“good”或是“好”,在学生看来不会有太大的感触,这时教师要善于变换评价的方式。
比如在学生的听写本上注明“这次听对了5个,和上次比有进步,下次继续努力,老师期待你的进步!”或是让学生在作业的最后面写上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等,这种方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对他的肯定与关注,老师会为他每一次的进步而欢喜,并期待他会有更大的飞跃,师生之间由此流露出来的信任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有力保证。
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一)争当“一日之师”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实现。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听写单词是每节英语课必要的环节,通常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当“一日之师”,每天选择一个同学给大家听写,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
习的动力,每次上课之前负责听写的同学都会主动找我询问单词的确切发音,生怕在课堂上出现错误。
而其他同学在听写的同时,认真检查今天的小老师哪个单词读的不准确。
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反被动为主动,不再讨厌听写单词,相反,总是积极提醒老师下一次的单词听写交由谁来负责。
(二)“作业超市”
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留作业,学生写作业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这好像是不变的真理,但是如果我们尝试打破常规,让学生做主导者,定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临近期末考试,学生作业繁重,有人提出今天不留英语作业,但是有人不同意,经过集体讨论,提议开一个“作业超市”,里面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和拓展题,让同学们自主选择。
这种方法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在自主选择的同时体验成功和快乐。
除此之外,英语单词的背诵也可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要背诵的单词表中画出自己已经会的,然后选择不会的单词进行背诵,这样不仅减少学生的负担,而且学生在找出自己学会的单词的同时又巩固一遍,利用同样的时间背诵不会的单词,由此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关注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将情感教育贯彻到教学中,是当今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小的心灵,每个小小的心灵里面都有一个大大的世界,要想真正的走进这个世界,教
师就要用心去体会和感悟,这才是合格乃至优秀教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ca13824.htm
[2]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2004,(6):49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