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苏冷战的原因分析

美苏冷战的原因分析

美苏冷战的原因分析纵观历史,在正常情况下,人类通过任何活动想达到的目的无非两个字:“利益”。

这种利益涵盖的面非常广,包括个人利益、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等。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各取所需,你得到你的,我得到我的,就算有些利益冲突也可以经过协商、谈判等手段得以调停。

冲突的结局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实力稍弱一方的妥协并割让一定的利益作为结束。

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保全更多自己的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是没有想到割让只能解一时之急!当两个利益集团实力相当或没有一方愿意主动放弃的话,那么一定会有一方通过某种手段使对手被动放弃。

这种手段就个人利益冲突来讲,轻者对搏公堂,重者大大出手;对于阶级利益冲突,轻者罢工游行,重者革了你的命;而对于国家利益来讲,解决的办法往往是通过战争。

抛开古代战争不说,就说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推动了美国对全球扩张的重要步骤,可谓有这重大的利益。

所以宏观来看,美苏冷战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两大利益集团之间那不可调庭的利益冲突所引起的。

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各方的利益冲突。

在分析利益冲突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强调以下什么是美苏冷战,以及为什么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当然也是从利益的角度。

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不久,美国在科技创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方面都迅速赶超欧洲,引领着全球的资本垄断化。

特别是在一战后,欧洲整体实力下降,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纽约一跃超过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而此时苏联在经历卫国战争和早期的外交努力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国外环境相对缓和,开始放手国内的经济建设,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五年计划”使得国内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

从上可知,在二战前,美苏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两位,并且综合国力也位居前茅,两者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和争夺霸权的实力。

二战使得西欧列强损失惨重,实力大损,在世界范围的势力迅速萎缩,并且,英法等国忙于对付战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自顾不暇,无法与美苏的任何一方对抗。

与此相反,美国大发战争财,在战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同时在盟军中其了主导作用,并建立了一支规模约一千一百万的强大的军队,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且是当时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些都为美国称霸奠定了基础。

而苏联方面,除对外援助外,与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

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对于二战盟国的胜利作出极大的牺牲和贡献,并帮助解放了东欧国家,其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再者,苏联在二战中也建立一支同美国规模相当的军队,在东欧各国及亚洲地区保有驻军,并且获得了最大份额的战争赔偿,战后经济恢复较快,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从此以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

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

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

简而言之:美苏在二战后都实力大增,两国皆想争夺世界霸权获得更多利益。

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

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

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

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称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之所以采用冷战的方式来打这场战争,恰恰是美苏之间达到了一种利益共识,因为如果进行热战,真刀真枪的打起来势必会给全世界带来新的灾难,届时不仅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还会给本国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失,不但没有得到利益反而两败俱伤,还有可能让其它国家趁虚而入,渔翁得利。

而通过冷战的方式不仅可以在两国之间决出个雌雄,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因为战争带来的利益损失,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两国不用热战而用冷战的原因。

说完了利益共识,下面就该说说利益冲突了:1 各方的利益冲突之战后利益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时产生的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第二战场开辟问题、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

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使得矛盾不断累积和激化。

我简单的举一些双方的例子:波斯坦会议上,斯大林承诺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搞选举,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进行公平的选举。

这一点引起了美苏在东欧及巴尔干问题上产生一些列冲突。

但是斯大林在1944年和丘吉尔曾经搞过一个百分比协定,他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该协议。

战后苏联违背了1943年的协议,没有从伊朗及时撤军,反而试图强迫伊朗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引发英美的不满。

而苏联对希腊游击队的影响使丘吉尔感觉大英帝国无力维持巴尔干利益,希望将美国引入---于是他去杜鲁门的家乡做演讲---铁幕演说----导致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巨额援助(4亿美元)来预防极权主义威胁(没有明确指出是苏联)其实这些小动作都是在想扩大一些自己在战后的利益,对于利益分配当然是自己怎么合适怎么来,但是毕竟蛋糕就这么大,苏联分得多了,美国就自然会少,那美国肯定就不干了阿!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2 各方的利益冲突之政治利益美国在战后实力大大提升,国家利益的扩大化、全球化使得美国调整了其国家战略,彻底抛弃孤立主义,实行其全球战略,建立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以确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而这番“世界蓝图”恰恰面临着苏联的挑战。

苏联在战后更加强调其国家利益在于国家安全,并力图在世界范围内输出革命。

总结了历史上俄罗斯民族多从西面被入侵的经验,苏联在战后着力加强西线的安全的建设,在东欧国家驻军并帮助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使东欧国家变为苏联的“卫星国”,以期建立安全缓冲地带,使东欧国家成为苏联抵挡资本主义进攻的屏障,以达到空间换时间来保卫本土安全的目的。

再者,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而民族解放运动天然倾向于社会主义。

苏联在战后更加狂热于世界革命,然而对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和援助与否也是取决于其是否有利于苏联的国家安全。

世界革命只是实现苏联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即利用世界革命在全球推行社会主义,以扩大苏联的势力,增加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还可以借此削弱资本主义国家。

不论是借助直接的军事方式还是间接地输出革命,苏联的目的都是旨在扩大自身势力,保卫自身安全。

这些就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极大的冲突,突出表现在两国在争夺欧洲势力范围上的较量以及对于真空地带、中间地带的抢占,必然导致双方国家战略和政策上的根本对立。

从实力对比上看,战后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得以建立。

两大阵营实力相当也增加了苏联同美国争霸的资本。

从国家性质上看,美国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带头羊,同时苏联被中国学者认为在战后逐渐演变为“社会主义帝国主义”,西方则将其称作“红色帝国主义”。

而在列宁的理论中,对外扩张是帝国主义的本性,因此帝国主义之间没有和平,有的只是战争和暂时的妥协。

因此,双方在对战后世界瓜分只是暂时的妥协,随着双方利益的膨胀和重叠,必然发生冲突,并且出自于帝国主义的本性,双方必然会走上相互对立、相互争夺、相互对抗的道路。

3 各方的利益冲突之经济利益美国在二战中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战争机器的全面开动,使得美国的工业因为战争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

然而战后美国过剩的生产力却面临着萎缩的世界市场。

战争中美国最大的市场欧洲由于饱受战火,经济陷入极度困难。

因此,美国战后的经济利益在于为过剩的生产力寻找和开辟市场。

出于此,美国凭借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绝对优势,重建国际经济秩序,具体表现为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为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服务,并且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以控制其经济进而控制政治。

然而,苏联对东欧的影响使得美国被排挤在东欧市场之外,并且原有的经济利益由于东欧民主国家的改革而受到损害。

此外,美国与苏联在经济上的矛盾还源于苏联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提出。

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是斯大林个人基于对战后世界形势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斯大林认为,二战的经济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加剧资本主义的总危机,而苏联在二战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的直接原因,改变了两种力量的对比,使得二战后出现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局面,社会主义在多国建立,出现两个平行市场,这两个平行市场可以同时生存并互不干扰、相互对立。

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显然是违背资本主义市场全球化的客观现实,人为地制造两个市场,实际上是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是为了将新兴的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苏联自身的经济轨道,通过“社会主义分工”,成为苏联经济的原料市场、商品市场,成为苏联独占并为苏联经济服务的市场。

并且苏联还企图利用社会主义国家间联合的经济力量,搞小集团封闭经济,使社会主义市场摆脱资本主义的干扰,达到在集团对抗中战胜资本主义集团的目的。

这必然同美国试图向全球扩张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使得自由主义经济被排斥在红色土地之外。

冷战的结束,二虎相争,必有一亡。

1945-1990经过45年的明争暗斗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苏联终于败下阵来,于1991年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

美苏争霸的局面结束,随之出现的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世界格局,是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较之美苏争霸的格局,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这符合了全球范围内多数人的利益,但是面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