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二、美丽地球。
(一)地球概貌1、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而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象一个明亮的圆盘,将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
那么,你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了解多少呢?(学生联系资料和生活交流:地球之最、地球的有关知识、地球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要求:一组选一个方面,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
(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
假如小朋友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须4000万人呢!(2)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
因而地球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
(课件出示:海洋陆地)3、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二)洲洋天地1、过渡: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所以我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
下面我们借助地球仪走进洲洋天地。
(出示地球仪)2、陆地和海洋交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
下面我们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在地球仪上,最先找到四大洋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看一看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3、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七大洲,比一比哪一组最先找到他们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4、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逐个点击七大洲、四大洋,能说说你看到的它们的位置都在哪吗?(学生边说边点击)5、合作探究、交流资料关于七大洲、四大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就请拿出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
(学生交流七大洲、四大洋资料,如:名字的由来,各大洲的国家等,相机出示图片,加深了解。
)7、课件出示《大洋大洲歌》,一起诵读。
大洋大洲歌地球地球是球体,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真美丽。
8、图片展示各大洲大洋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
(1)地球妈妈看到我们这么聪明好学,特意准备了一架豪华客机,邀请大家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呢,想去吗?那就赶紧出发吧!(课件出示各大洲大洋风光图片。
)(2)(图片播放结束):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3)小结:是呀,从天空眺望地球妈妈,我们看到了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
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
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的地球妈妈美吗?三、我们爱地球,我们是朋友1、地球妈妈呀不仅美丽,更是生命的源泉,不管在哪个洲哪个大洋,都有鲜活的生命的存在。
今天老师从世界各地请来了一些代表。
(出示课件:各个洲的儿童图片)2、今天他们来到我们这儿做客,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3、同学们的想法多好呀,我看到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热情、善良的心。
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七大洲四大洋上的生灵都是我们的朋友。
只要我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和平友好地相处,相信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变得更加可爱、美丽!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地球妈妈的明天更美好!好吗?教学思路:《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教材的编排意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基于让学生对地球先有个知识层面上的认识,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一、三、部分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课伊始,导出“地球”后直奔主题,请学生联系生活及查阅的资料,交流对地球的了解。
在仔细观察卫星图片,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
我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小结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接着,顺势进入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知识板块的教学。
我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自己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然后在东西半球图上认识了“七大洲、四大洋”,然后我安排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资料,让学生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最后齐诵《大洋大洲歌》。
在初步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之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洋大洲的美、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各大洲大洋的喜爱、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让学生观看“世界之最”风光图。
最后出示各大洲儿童图,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二单元第二课《重负的大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重难点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教具准备文字资料学生课前调查的人口资料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会唱《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放声歌唱吧!是谁带给我们美丽的田野?是谁带给我们清澈的小河?是谁带给我们无边的稻田?让我们共同感受地球母亲无私奉献给我们的这一切吧!学习新课感悟地球的奉献播放反映地球美丽富饶的录像,引领学生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以水、森林、矿产资源国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我们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我们的住房离不开什么资源?我们的交通离不开什么资源?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在哪些?师生共同总结: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球的无私奉献,我们居住的美丽环境是地球无私的为我们奉献,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师生同唱《我们的田野》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
(二)地球变挤了1、观察教材中的漫画,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2 、漫画的主题是什么?3、漫画中表现的是什么问题?你能为漫画取一个名字吗?4、你能为漫画中的“地球”和“人类”各配上一句台词吗?5、调查小组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看看我国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口,了解人们对我国人口数量的看法。
6、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贴有漫画的白纸,在漫画周围写下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住房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交通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粮食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呢?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往日的地球美丽、富绕,非常可爱,可是如今的地球变成什么样了呢?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课下的调查和搜集的资料。
二、教学活动活动五:专科门诊——资源科1、展示教材P31的图片和师生收集到的有关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图片或漫画。
2、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的三幅漫画或照片(分别体现人类破坏资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先在组内讨论。
(1)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或漫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2)结合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让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破坏一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活动六——专科门诊——环境科1、准备几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蔚蓝的天空——漫天黄沙;清澈见底的湖泊或河流——又臭又黑且浮着垃圾的河流;绿茵茵的草地和森林——被垃圾覆盖的大地;……2、让各学习小组负责一组图片,围绕图片展开讨论。
小组内部的成员再一分为二,让一部分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另一部分人生活在坏的环境中,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自的生活环境,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
(1)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分别描述他们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2)让学生交换图片(交换生活环境),再说说此时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3、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当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组织调查环境的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当前环境爱污染的状况、原因及其后果。
4、老师朗诵《寂静的春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的后果。
三、活动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2、师总结:地球“变挤”、“变穷”“变脏”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和地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第三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二、重难点:1、通过播放课件与自己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每一个人关系都很密切。
2、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教具:课件、一些参考资料四、学具:1、学生调查填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
2、学生搜集关于保护母亲河的资料。
五、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师播放几处景致优美的风景名胜,问:“同学们,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有何感受呢?”随后再播放几处被污水、垃圾、工厂的黑气等污染的环境录象,让学生再谈感受,师:“同学们,优美的环境对我们人类来说多重要啊!现在,环境的好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
那么,我们能为地球——我们自己的家做些什么呢?(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进行一次小调查,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并填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你们准备好了吗?2、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我们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3、以纸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哪些废弃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4、师:同学们,从前,有一个叫离去镇的地方,大家想听听那里的故事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听离去镇人的述说吧!(一生扮演离去镇的一位老汉,为大家讲故事)5、小记者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