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药膳)知识大全

中药材(药膳)知识大全

中药材(药膳)知识大全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小块根,主产四川、浙江等地。

功效:养心润肺、清心除烦、养胃生精。

适应症: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虚劳烦热等症。

天冬: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块根,主产四川、浙江、广西等地。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明冬。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精。

适应症:用于阴虚发热、咳嗽、消渴、咽喉痛等症。

黄精:百合科植物互卷黄精、卷叶黄精等植物的干燥根。

功效:补脾润肺、益气养阴。

百合: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细叶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鳞茎。

主产湖南、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适应症: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等症。

玉竹: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主产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等地。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咳。

适应症:治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等。

金钗:别名石斛(hu)。

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植物的茎,主产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功效:益胃生津、养阴清热、益精明目。

适应症: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症。

川贝母:别名尖贝、川贝。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鳞茎,主产四川、青海等地。

功效:化痰止咳、润肺散结。

适应症:用于阴虚燥咳、痰中带血。

山楂:蔷薇科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主产东北、山东、华北、河北、江苏等地。

功效: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血脂症等症。

菌灵芝:多孔菌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芝或赤芝子实体。

含糖类、蛋白脂、有机酸、甘露醇等,有保肝、降血糖、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胆固醇、升高白血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人们又称为仙草。

功效:补肺益肾、健脾安神。

适应症: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症。

茯苓:多孔菌科多年生植物茯苓的菌科,含蛋白脂、组氨酸、茯苓酸、茯苓多酸、钾盐等,有强心、健胃、滋补、利尿、抗菌、降血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茯苓多糖还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功效: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适应症:水肿、心悸、健忘等症。

薏苡仁: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的种仁,主产福建、河北、辽宁、四川等地。

含薏苡红油、糖类、脂肪、维生素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对心脏血管有兴奋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健脾。

金钱草:别名过路黄、四川大金钱草。

包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四川大金钱草的全草,我国江南各地均产,主产四川、浙江等省。

含氨基酸、挥发油、胆碱、钾盐等,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功效:除湿退黄、利水通淋、清热消肿,可排石、利胆。

远志: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的根或根皮,主产陕西、山西、吉林、河南等省,含远志醇、远志皂等,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同时可降压、溶血。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痛肿。

适应症: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白芍:别名芍药。

毛莨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甘肃等地。

以安徽毫县(毫芍)产量大、质量好。

功效: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适应症:肝阴不足、肝胆上亢所致的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及胁痛、脘腹疼痛等症。

天麻:别名明天麻、赤箭。

兰科多年寄生草本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产于四川宜宾、雅安、凉山及云南、湖北、贵州等省。

功效:息风、平肝。

适应症:肝风内动,惊悸抽风等症。

用于肝耻上亢所致的眩晕失眠健忘。

龙眼肉:常绿乔木龙眼树的成熟果肉,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应症: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怔肿及眩晕等症。

沙参:别名苏条参、广条参、莱阳沙参。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适应症:对于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有一定疗效。

枸杞子: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主产宁夏、河北、甘肃、青海等地。

以宁夏枸杞为上品。

含胡萝卜素、VB1、B2、C、烟酸、钙、磷、铁。

功效:养阴补血、滋阴肝肾、益精明目。

对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等症有良好作用,并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促进肝胆细胞新生的作用。

首乌:别名何首乌。

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出产,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

制首乌功效:补肝肾、益精血、解毒、通便。

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重听、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症。

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草本植物地黄的根,经加工炮制而成。

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

含梓醇地黄素、糖类、氨基酸、VA类物质。

功效:滋阴、补血。

为补血要药,用于血虚诸症,如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怔、失眠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地黄有一定强心、利尿的作用。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主产甘肃省的岷县、四川、云南、陕西等省。

含挥发油、亚叶酸、烟酸、蔗糖、维生素等。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为常用补血药。

适应症:血虚所致的头昏、目眩、心悸、疲倦及腹痛等症。

有一定的镇静、消炎的作用。

人参:别名棒槌。

五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

多系栽培称园参,少为野生称山参,主产我国东北各省,含糖类、多种氨基酸、胆碱、霉、维生素等。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常用于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脾虚食少、口渴汗多等,又可用于心气不足、失眠健忘等症,并可提升机体抗病能力,能抗疲劳、降血糖。

黄芪:别名绵芪、箭芪、白芪。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主产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含糖类、胆碱、叶酸、数种氨基酸。

功效:补气升阳、益胃固表、托毒生津、利水退肿。

适应症:倦怠乏力、短气多汗、气虚脾弱、水肿等症,并有强心降压的作用。

党参:野生习称野台党,栽培称潞党参。

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主产于山西上党及甘肃、四川等地。

含蛋白质、维生素、蔗糖、菊糖、生物碱,可兴奋神经系统。

功效:补中益气。

适应症:脾肺气虚所致的病症,并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降血压。

五味子: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东北、内蒙、河北、山西等地。

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挥发油等。

功效:益气生津、补肾养心。

适应症:肺虚久咳、失眠健忘等症,并能改善血液循环、强心降压。

山药:多年生蔓生草本薯的块根。

以产于河南怀庆为佳,称怀山药,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也有也产。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适应症:脾胃虚弱、肺虚久咳、肾气不足等症有治疗作用。

甘草:豆科多年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

主产内蒙、东北、山西、甘肃等地。

功效:益气补中、消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大枣: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

主产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省。

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并含微量钙、磷、铁。

功效:补脾益胃、养血安神。

巴戟天:别名广巴戟。

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巴戟天的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含维生素、糖类、树脂等,有皮质激素作用及降压作用。

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产于西南及长江以南各省。

功效:补肾阳、温脾阳、强筋骨、祛寒湿。

适应症:脾胃阳虚所到处的脘腹冷痛、少食腹泻等症,或用于肾阳不足、筋骨有健所致的腰膝冷痛、四肢无力等症。

淫羊藿:别名仙灵脾。

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或心叶淫羊藿的全草。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功效: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止咳平喘。

适应症:神经衰弱、阴阳两虚及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等症。

海马:别名对海马、水马。

鱼类海龙科克氏海马或斑马的全体,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

功效:补肾壮阳、活血化瘀。

山茱萸:别名枣皮。

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平补阴阳的要药。

适应症: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

杜仲: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含树脂、杜仲胶、有机酸等。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

为治肾虚腰痛、下肢痿软的要药。

故四川有:“腰膝痛,吃杜仲”之说。

冬虫夏草:别名虫草、冬虫草。

被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与蝙蝠蛾的幼虫感染后形成的复合体。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地。

含虫草酸、冬虫夏草素、蛋白质、脂肪等。

功效:平补肾肺、止咳平喘。

适应症:肺肾两虚、喘咳短气及病后虚弱、神疲少食等症,并有补肾壮阳的作用。

肉苁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功效:补肾益精、润肠通便。

为一味性质温和的补肾阳、益精血液,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痿弱、腰膝冷痛等症。

女贞子:木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子的成熟果实。

含甘露醇、葡萄糖、脂肪油等。

功效:补养肝肾、明目。

适应症: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视物不清及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龟板:龟壳动物龟板:龟壳动物乌龟的腹甲,产于浙江、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杀死,剔去筋肉,取其腹甲,称为“血版”,如煮死后取出的腹甲,称为“烫版”。

功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要用于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症。

乌梅: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

主产于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

益智仁: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

功效:补肾益精、湿脾止泻,有湿补肾阳和收敛精气有作用。

银杏:别名白果。

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树的成熟果实。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银杏树为成都市的市树。

功效:滋阴敛肺、止咳平喘。

禁忌:不可生食,过量食白果可导致中毒。

芡实: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成熟种仁,主产于湖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

功效:健脾止泻、固肾涩精。

莲子: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仁,主产于南方各地池沼湖塘中。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适应症:食欲不振、心悸、虚烦不眠等症。

白芷(Zhi):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或库页白芷和抗白芷的根,产于浙江及四川等地。

功效:祛风解表、消肿止痛。

适应症: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

生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我国各地均产。

功效:发汗解表、湿肺止咳、湿中止呕,并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葱白: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适应症:感冒风寒轻症。

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太仓、江西吉安产为著名,产量居世界第一。

功效:疏散风热、清理头目、透疹。

适应症: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而有发热、微恶感、无汗头身痛等症,并对目赤、咽痛及夏季伤暑的头昏、发热、口渴等症有疗效。

桑叶: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的叶,产于我国南北各省。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适应症: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及肝火上亢所致的目赤涩痛等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