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特的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特的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特的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

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

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省法分析意识的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所以极为狭隘。

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反对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认为省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他不把省看作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者的省,而把它看作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迅速而确定无误地抓住实际印象的一种能力。

主心理学可以采用实验法,他还主把比较法作为省法和实验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

而关于身心关系的终极问题,他认为乃是哲学的问题,不应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研究对象。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杜威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个反向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2)明确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

3)还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把人脱离社会进行研究。

4)在心物关系上,反对构造主义所主的心物平行论,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3、安吉尔1)认为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2)主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类。

3)主的省法不限于用来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元素,还来观察心理现象对于主体适应环境所执行的机能。

还主用物理科学的客观观察法来补充省法所得不到的材料。

4)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它们的生理基本以及外部行为,也包括儿童的、动物的、变态的心理。

4、卡尔卡尔的机能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反向弧概念,并对这个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二个是适应性行为,包括一种激发刺激,或一种感觉刺激和一种改变该情境使之能满足各种发动条件的反应。

认为心理学应同时采用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他还主采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以补充系统的科学观察之不足。

以上可以说是狭义的机能心理学,通常称为芝加哥机能主义。

美国机能主义总倾向,所以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心理测验成了它的主要方法。

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是没有多大功用的。

于是,观念的联合便被刺激与反应的联合所代替。

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省法的束缚,重视客观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以及统计法等。

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机体活动的“为什么”。

观点: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

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评论: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单纯主观方面扩大到心理的客观方面(外部行为),因此,这个学派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部机制。

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围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背景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

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认为心理学应该探索行为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这些主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省法。

评论: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

30年代以后,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

6、格式塔心理学派:它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

代表人物有特曼、考夫卡和苛勒。

这是在特的本国因反对特的理论观点而产生的一大学派。

“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译音。

“格式塔”的涵义:格式塔(gestalt)意为形式或图形,广义的说,意为形态或要义,它是与特的容心理学相对立的。

中文译为“完形”。

格式塔不是指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

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

1912年,M。

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特曼的似动实验。

苛勒的直接经验,用“经验”为意识的同义词。

苛勒用心理学和物理学相比较,认为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现象,研究心理现象,都离不开直接经验。

研究行为要以客观经验和主观经验互相印证。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认为心理学的对象除行为外,还有所谓的心理物理场。

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各有它自己的结构。

考夫卡又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

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影响。

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

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

哲学背景,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到马赫的中立要素观点,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L。

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

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评论: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

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局限: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7、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

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背景社会背景,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叶,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整个社会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以致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

精神分析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思想背景,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其提出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医学背景,神经病者和精神病者在古代被认为是妖魔附体,随着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神经病的机体病因观取代了神经病的迷信观,认为精神病学必须从生理的临床的基础出发,并主精神病理学必须归结为脑子病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