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1-1-1《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课教案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处理方法:启发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授课时数: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关于本课程: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的一门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使学习者能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课程宗旨: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帮助整合各种理论与经验,掌握在真实教学情景中做出明智教育决策的能力,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课程必要性:幼儿的学习与教学虽然与中小学生有共同性,但还有其特殊性,不仅在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和水平方面与中小学生有所不同,而且在教师教学方法与策略上也存在着差异。
这些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独有的重点探讨的问题。
案例:四位实习老师日记;张老师的困惑:略作为幼儿教师,或许和案例中的张老师有着相似的困惑。
要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和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
教学要求:1.上课手机调至无声。
2. 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
3. 请假需做出特别说明。
4. 保留点名权利(随堂作业)。
三次无故缺席者不得参加考试。
考核:1.基本要求:认真的态度,广泛阅读、积极参与、深度思考。
2.过程重于结果3.形式:中期作业参与课堂讨论30%考试70%)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实质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构成怎样?为了更科学、准确地界定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应对教育及幼儿教育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一、什么是幼儿?想一想:你所理解的幼儿是指哪一年龄段?(0-3、3-6?)有些什么特点?提示: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
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正是学校之前的时期,所以叫做学前期。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发展特点:略。
二、什么是教育?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你所理解的“教育”现象?:略启示:1.实施教育的个体、目的、方式是多样的;教育的施受者之间具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一)“教育”的词源学考察1、甲骨文含义。
在“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经典的内容;“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
也表示“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
2、西方的词源含义。
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有关,教仆是陪护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称。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起源于拉丁文有“引出”,意思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启示:◆中西词源学上“教育”的涵义均可包括引出、觉醒、内在的成长之意◆将“教育”理解为一种文化或外塑(“化性起伪”)活动,也可在词源学上找到一定的依据,教育始终不能排斥来自外部的影响◆即便是外塑,也可与觉醒、内发等意共存3、古今中外对“教育”的解读:孟子、孔子、鲁迅、陶行知、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76)中的定义等。
(二)教育的含义: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狭义:则主要是指学校情境中的教育。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③家长教孩子背儿歌、理发师带徒弟、教师教幼儿这三种活动属于那种教育?为什么?(三)教育的实质:1、教育以满足社会存在与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得需要为根本职能2、教育是经验传递系统3、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系统教育的本质:“3个人”(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育”)人教育人“3个人”成人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教师学生体现做人的人家长子女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案例:这样的"问题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的一个故事。
思考:结合案例说明教育实质是什么?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案例:诺贝尔奖得主与幼儿园教育P3-4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如家庭教育、各种传播媒介的教育等)。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略幼儿园教育是在幼儿园情境中传递各种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典型形式。
它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由专职幼教工作者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各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幼儿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案例:略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本意雕琢玉石。
物质本身的次序、层次、纹路。
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等)心理学: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心里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1>心理过程(共性):心理过程是指人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包括:①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如有的人观察细致入微,有的人想象力奇特,有的人擅长语言表达,有的人音乐上显露才华;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缓慢,有的人暴躁,有的人温柔;有的人朴实肯干,有的人懒散拖拉,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斤斤计较等等。
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心理活动的具体结构图示: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一)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二)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C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想一想: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及幼儿教育有哪些了解或者困惑?期望从本书中获得哪些知识?案例:小小资料角;百宝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有意识地创设了帮助幼儿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这正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一)涵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侧重三个方面:1、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是幼儿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属于心理学的分支,但不同于幼儿心理学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系统中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这种发展肯定无法摆脱教育的影响。
3、从实践角度说,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直接指导幼儿教育工作者改善教育行为(二)研究对象:1、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Eg:幼儿通过哪几个阶段来形成符合要求的规范行为?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幼儿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动机有什么特点?揭示幼儿心理形成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如何应用规律Eg:依据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幼儿教育中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怎样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总之,研究幼儿在教育情境下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依据幼儿在教育情境下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心理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三)研究任务幼儿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它的产生源于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各自发展、整合的需要。
幼儿教育心理学应以这种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即以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为根本任务。
具体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有: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本学科不仅要揭示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Eg: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教育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不同心理现象所包含的各种特殊、具体的规律,如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等。
这些不同经验的获得过程及其条件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研究。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Eg:鉴于形象记忆在整个幼儿阶段占据主要地位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利用实物、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识记词汇语句;Eg:针对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比较多的特点,幼儿教师往往会通过榜样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强化等方式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虽然教育学科始终关注幼儿教育的优化问题,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揭示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所需的心理学原则,解决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依据其研究对象而确定的,就其学科内容体系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导论主要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论述幼儿教师应扮演的多种角色及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分析幼儿教师如何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因素,有关学习的各种基本理论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及其培养与激发,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以及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