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华尔兹的要领(上)跳华尔兹有如作图绘画,人是笔,舞池有如一张大画布,人就直接在舞池里,穿梭飞驰,我们用的题材就是各种舞式(Type),舞程线是画里的架构,再以各式各样的舞姿(Style)构图,填写在舞池里,舞者尽情的挥洒,而观众欣赏着舞者的舞技,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美丽的图案,这也是舞者真善美展现出来的成果。
华尔兹为一小节有三拍的舞曲,华尔兹的音乐优美,节奏很慢,一分钟约30小节左右,在约0.67秒的一拍里,要踩一步,而身体有许多的动作要完成,所以动作要非常熟练,技巧要成熟,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
三拍原则上只有两步的移动间距,但若有追步,跳四步有三步的移动间距,每一步都要上重心,交待清楚;即前后脚轮动交替前进或后退,周而复始。
要跳好舞,有如练功,要先“意到、气到、形到”,假使你对技巧不了解,意到不了,接着就做不好,表现出来的外形,就不会好看。
舞蹈是表现人体的线条美,故保持身体姿势,以展示线条美,非常重要。
谨介绍华尔兹的闭式舞姿和半闭式舞姿头要延伸顶天,颈要直,两肩平,两手自然,左手手心握住女士右手右心,与眼线同高,右手心掌微托住女士左肩胛骨,男士右腰要微撑住女士右腰,身体中正,涵胸拔背,小腹缩,腰背脊要稳定撑紧。
女士左手掌微掐在男士右上臂三角肌处,上半身由左肩胛骨以上往左,后上约45度延伸,使上半身充分展开,似一朵绽开的花朵。
跳华尔兹的原则是从一起步到结束,力道要绵绵不断,息息相关、环环相扣,连续不停止的移动,虽然三拍的等距一样,但跳舞时要有快慢慢的感觉,才会有变化而不致流于平淡。
华尔兹是一种圆的运动,是不断地做小旋转的舞型,有如打太极拳,圆的旋转,以圆心为轴,距离为O,能将敌方带入我方旋转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态势制服于圆内式拋出于圆外,乃利用向心力或离心力的自然原理。
打太极拳在行进转动之间,有一定的姿势,这个姿势,就有如跳华尔兹的反身动作(CBM),因有反身动作,配合一些Spin、turn、Pivot……,才有各式各样的圆的旋转。
头的位置有两种,闭式舞姿,男女都看左方11点钟方向,半闭式舞姿,男女的位置看肩部引导的方向。
依膝盖的弯曲程度可区分,低姿、低站姿、站姿、高姿(膝直足不升)(膝直足踵脚尖),所以在每一拍的后半段,为了下一拍作准备,都有一个松的动作,也被区分为低位的松和高位的松,高位的松只要脚跟着地就可完成,而不必再弯曲膝盖,造成高度突然下降太多。
离合器和剎车第三拍至第一拍,移动脚作出反身动作,而重心脚有如松离合器一般,随着腰身拧转,随势跟上,以利下一步无拘无束,挥洒自如的进行第二拍至第三拍需拉住地板,有如临别的爱人,依依不舍,配合肩部引导,产生漂亮的侧身圆孤。
角度和单一轨道第一拍的CBM重心脚随腰身拧转,马上跟上,再以肩部引导完成第二、三拍的动作。
所谓的肩部引导即侧身前进,如螃蟹走路,为单一轨道,若两线交叉轨道,给人胯开开的不够细腻感觉流畅与旋转。
CBM的反身动作,足部、膝、骨盆外翻产生切角,切角可大可小,大切角形成小圆产生旋转作用,小切角形成大圆,无限大圆,就是几近直线,形成长步,有流畅感。
向心力与离心力骑单车转弯时身体要向内倾斜,马路左弯时,要向左方倾斜以维持平衡,华尔兹为圆的运动,强力旋转,身体倾斜于旋转的内侧,以保持平衡,不违抗自然原理和CBM的姿势也相谋合产生漂亮的姿势。
要有松,才有弹劲,有弹步法移动为跨步不是走步,脚步不能随势跟上,需浪费时间将落在后面的脚步移动,就没有办法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下一次松的动作。
松有下列的目的:1.减缓冲力。
2.重新调整出发。
3.蓄积能量,集中火力,增加弹劲。
4.改变前进方位。
跳华尔兹的要领(下)有松就不会冲,有弹看起来就会轻快似飞,若是Natural Change or Reverse Change,因第三拍为并步,所以第三拍重心才完全到,若是Natural turn or Reverse turn 第三步经过第二步,所以第二步的重心要完全到,以利第三步通过,继续往前走。
第一拍低、第二拍高、第三拍再高的升降原理,让跳华尔兹有高低起伏,这也是华尔兹的特色。
不管是脚跟、脚掌、脚尖或脚尖、脚掌、脚跟都寻一定顺序,再配合膝盖的曲直,形成前后脚移动的摆盖,有如摇蓝的圆弧脚,才不致于有突然掉落,产生错愕突唐巅波不平之感。
飘的感觉因有松才有弹,如秋千般摆动,如海浪涌起,在最远最高的地方,有飘的感觉。
拋的感觉后退反身动作,配合肩部引导,和第三拍的拉步,与上重心冲上最高点,如此有被拋的感觉,失速的快感,有如柔道的拋投效应。
柔刚快慢刚柔并济,快慢并施,刚和柔,快和慢是相对。
由于慢才有快的感觉,由于柔才有刚的气势,刚中带软才有轫性,软中带硬才给人有不可欺之感。
快中带慢,不急燥,心境稳着。
慢中带快给人不拖泥带水,这也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男士的正确动作,才能让女士有展现的空间。
第一拍反身动作(CBM)反身动作是华尔兹的灵魂,没有反身动作,就没有圆的运动,无法跳华尔兹。
反身动作是什么,乃上体(腰部以上)要先足部旋转,移动是向前一步,足部外翻从足到身体到头,延伸向外,向上成一圆弧状,该侧胸部要往前挺起,小腹收缩,臀部要提起,微撑住女士腰部,对侧腰部或肩部,稍为移向移动足,当移动足向前站立时,成为重心足,和原先的重心足,现在变成移动足,呈稍为交叉状况叫反身动作。
反身动作乃上半身和下半身呈相反方向叫反身动作,因和女士相对,呈现扣麻花的困难操作漂亮组合。
当移动足向前站立成为重心足时,由脚跟、脚掌、脚尖配合膝盖弯曲,身体拧转,原先的重心足要如影随形,如弹簧般跟上,使重心彻底转移到新形成的重心足,并且继续轻微再压缩膝关节,股关节也跟着下压,让股关节、膝关节,充份松柔,蓄积能量,再用脚尖压近地板,产生瞬间爆发力,身体轻巧往前上弹起,再以肩部引导往前进。
第二拍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又一村华尔兹第二步为转折步,承第一拍反身动作之势,力量不能中断,持续以拧转后之姿势,肩部引导进行,上重心再以此为轴,转换方向。
当然第三拍者为并步,第一拍的CBM本身也有转折的角度存在。
这样可以形成连续不断的旋转。
第三拍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承第二拍,第三拍为延伸延展,因第二拍之拉步,也有倾斜之美感,第二拍拉住地板,第三拍因第二拍之弹,继续往远处高点滑行,如海浪般,由低点涌向高点,因动能在高点处消失吸收,身体不会有不平稳之状态,最后停下来,如音乐之骤然停止,黎明前的黑暗,风雨中的宁静,然后顺势在后半拍不动声色,垂直慢慢下降,准备下一个反身动作的开始。
最后来谈协调与平衡跳华尔兹男女双方不协调,就无法平衡,就会破坏姿势,无法创造美感。
所以男女双方要做到让时间点一致,让高低点一致,让扭身点一致,不要有任何落差,就可跳出漂亮的华尔兹。
跳华尔兹的要领(续)有人问:如跳华尔滋中头的角色,"&"俗称松,到底是如何松等等,笔者自认才疏学浅,谨以个人的心得作进一步阐述,敬请诸位先进不吝指正。
头的重要性头为一个人对外的观瞻、形象,而且头在最高点,非常明显,舞蹈时,头为主导、主宰,为整个舞序的发号中心形诸于外,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所以不允许头有丝毫的造次、不正确。
大凡看一个人是从头到脚,我们常凭主观的外在印象给一个人初次的评笔论断,而脸部、身材是与生俱来,无从改变,一个舞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形,所以头部的造形,凸出与否将影响到评审的观感。
唯有重视仪态、藉由头发的造形,脸部的化妆,肤色和衣服的匹配,在灯光下,将更抢眼,在舞技的熟稔度外有加成作用。
头的正确就是身体要正确,因为头放在身体上,身体不正头就歪了,而身体正确,头更要正确,才不影响整体外形。
头的重心点在肩胛骨,肩部的重心点在臀部,而臀部的重心点在脚上,当前后移动,重心由重心脚之脚跟、脚掌,脚尖移到移动脚之脚跟、脚掌、脚尖,形成新的重心脚,而身体的重心,大部分就落在重心脚上,由此架出来就是舞者最佳的外形表现。
平衡男女双方在闭式时,围成一圆,双方头向11点钟方向,刚好在圆的两个边为重心点,也为均衡点,当pivot、turm、spin 时,利用头的带动会产生旋转的离心力,而男高女矮,为了达到平衡,女的旋转力道,必需要比男的大,女的体积较小,所以女的头要偏离圆心较多,甩力较大,也因此在跳华尔兹时,女的身体和头要极度的伸展,而男的就像柱子,只需要适度地把头和身体拉直、拉紧即可,而男女双方的姿势,就像一朵绽开的花,假使头的位置不对,或旋转时松开,就会形成旋转时力道的缺口,力量不均衡,圆就会歪掉,男女就站不稳。
充份利用头的力量头可决定身体的方向,而身体也可带动头的方位,任何动作,头要有主宰、主导和领先身体的企图心和观念,男女双方在左半身后退CBM时,头的重量可带动对方往一定方向运转,并且有一股吸力,使对方很轻松的进入旋转圈。
同理,男女双方在右半身前进CBM时,头的重量和撑紧的上半身,有一股推力帮助对方顺利的进入旋转圈,如此的搭挡,很自然的能快速旋转,不费力如陀螺般,天衣无缝,而不摔倒。
不论是顺畅的前进或圆的旋转,因头的领先,到第三拍最高点时,身体的冲力在头的带动下,继续把最后动能走完,而头的动能已为零,惯性作用,头会掉在肩膀低的方向,即后方。
谁负担头的重量头既然有重量,我们又要利用头的重量来带动身体,那么是否把头的力量无限的往外延伸,这是错误的,双方应把头的重量,在收小腹能足以撑住为原则,自己负担,而不给对方任何压力为准,否则男的就必需负担女的重量,那是不对的。
谁是主动双方皆是主动,原则上以音乐节拍为准,一开始男的先松,女的接到身体讯息,随即和男同侧身体放松,开始运作,如果要说男女双方谁主动,一圈男的主动,一圈女的主动,而双方面力道应为男51%,女为49%,而实质上是双方面都要有主动的意味,而且要能舞出漂亮,更须要双方面经常的练习,成为反射动作。
我跳了四十多年交谊舞,近十年跳国标舞,觉得国标舞真不容易跳好,加上指导思想不正确,走入过一些误区,就更难上加难。
自己和自己比,真正有点进步、有点提高,是要感谢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刊登了一系列黑池世界国标舞讲习会讲评以及我国的多个国标舞专家付中枢、夏炜、翟延雅、许献忠等老师的经典性指导文章,开了我的窍,使我从理论和实践得到较好的提高。
既是学习体会,就一定有不少错误和不当的地方,望专家、老师及舞者同行指正。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过去曾有过一段时间,在学习中走入过误区,归纳起来是:“淡基本功,追新高难,轻视音乐,疏忽磨合”。
一到舞场就跳花样、跳组合套路,还录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欧洲各站大赛,取一些新、高、难的动作进行模仿,结果是动作不到位,花样越多舞姿越难看,根不稳,干不直,不挺不立,降没降好,升没到顶,整套舞步没有流动性。
最大的毛病莫过于舞步不吃音乐的拍子了,舞步难度大当然就难吃拍子,而最重要还是指导思想错误,认为自己唱了几十年的歌,学过三种乐器,特别是拉了几年的手风琴,可以做到边拉边唱,华尔兹不就是跳三拍子?偏偏跳起来就不吃拍子,在深圳全国赛时,因不吃拍子,失败了,没入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