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13
2、新的课程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程强调基于学生 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 课程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 学生能力的发展。 并非否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必要,而是 要给予新的内涵!
14
以学生 发展为 本
跳出过分 注重以学 科体系架 构的框框
2
(二)中学地理教材的形成
1、选择:根据大纲制定的目的要求,从地理科学知 识中选择而来. 基本指导思想是: (1)保证教材的科学、系统和思想性 (2)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3
(3)重视理性知识在地理教材中的指导 作用,以理性知识为中心,建立知识结构 (4)注意与小学地理教材的衔接,与相 关学科知识间的相互配合 (5)地理教材编写要适应中学生智力发 展的需要
4
2、配置 (1)配置原则 循序渐进 按最佳年龄 与学制相适应 有计划安排总论和分论 由近及远及由整体到部和圆周式 归纳法和演绎法 区域列述法和中心问题法
6
二、中学地理教材与地理科学的关系
1.联系 ①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从地理科学知 识中选择而来,反映了地理科学体系的 基本结构——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地理学 ②中学地理教材反映地理科学的综合 性与区域性特点
7
③中学地理教材的水平受地理科学的发 展水平制约 ④中学地理教材体现了地理科学与地图 学的关系。教材中有大量的地图,有关地 图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中学地理教材的 一部分
8
2.区别 ①地理科学立足于揭示地理规律,发展地 理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 境。地理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知识体 系,使用地理科学知识来教育学生,发展教育 事业 ②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狭小,仅是地理科 学的一部分
24
(3)不要把科学当作证明或证实某些概念、 原理的过程, 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发现的过程, 一个揭示自然事物的过程 和一个用提高我们理解力的方式,来发现这 些事实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的过程。 现代教学理论的形成为教材创新提供基石!
25
3.突破口的选择
教学内容编排的
探究性
教材语言 的通俗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选择的 有用性 教学内容表 达的多样化
11
一、新课程理念的挑战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观
课程改革纲要
新的教材观
教材
新的教学观
评价 教学
12
(一)新的课程观
1、旧的的课程观:以学科为中心 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成为学科专业人员。 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但要获得学科知识、求知方 法,也要认同学科的专业体系,课程仅仅为学科 而存在。
20
(三)新的教学观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1
二、地理教材改革突破口的选择
——如何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2
1. 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的突破意图 强调探究式学习: 大幅度减少记忆知识点的数量 强调从身边走向科学 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
23
2. 基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教学 必须: (1)创设能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和情境 (2)重视知识的结构性,呈现学习材料的最优顺序
26
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 的 想学 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 能学
自主学习
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 上的 会学 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 坚持学
27
三、教材的结构框架和呈现方式
总论 世界 地理 分论 地球和地图 陆地和海洋 天气与气 候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从公民教 育角度构 建教材的 宏观框架
跳出过分 注重以传 承知识为 主的框框
从方法论 的角度构 建教材的 微观结构
体现教 育向学 生生活 的世界 回归
15
(二)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什么? • 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 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 •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桥梁” • 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手段”
16
1、新的教材观:更加强调教材的工具性
工具性 —— 教材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 • 有助于引导教学 • 有利于培养能力 • 有益于实践活动 成功的教学是借助教材,但不依赖教材的活动!
17
2、新教材的调整要点(表达方式上的调整) 旧教材: 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 新教材: 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
18
旧教材: 活动与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 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同情境无关 新教材: 采取案例分析方式,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 鼓励 动手和体验探究价值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
19
旧教材: 在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解释时,就对有关问 题给出答案;以提供标准化的结论,作为探究性 学习过程的终结 新教材: 展示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 略,并提供答辩及修改解释的机会。
9
③地理科学关心的是科学价值。而教 材更关心教育价值,教材只选择教育价值 大的内容 ④地理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方法,教 材的研究是教学方法
10
第二节 中学地理教材整体分析
——初中新地理教材(人教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教材的整体分析以册为单位,从教材的时 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结构——呈现方式 等方面分析归纳教材的整体特征。
第三章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材的一般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地理教材整体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教材局部分析与练习
1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材的一般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材及其形成 (一)概念: 中学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全部内容, 包括中学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及各种直观教具 所提供的地理知识等,其中地理教科书是核心、 基础。 狭义的理解:限于中学地理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