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单元 1 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会读“塘、群、灰”等9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课文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读“塘、群、灰”等9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变化的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师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

三、自学指导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用数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说一说: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内两两互查“学案”中的“我会读”,相互纠错。

小组内互查,小组长做好评价。

四、自学检测反馈
1.我会读
①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②快活哪里连忙头顶眼睛肚皮孩子已经
教会捕食阿姨鼓着池塘脑袋灰黑色迎上去
③分自然段指名接读课文。

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āng)。

2.我会说
课文主要讲了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请一个小组展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同时板书并加阅读星。

五、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老师旁板书记录。

六、作业布置
出示作业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谁干什么
小蝌蚪找妈妈
《1 小蝌蚪找妈妈》学案(一)
一、自学指导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用数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说一说: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课文主要讲了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内两两互查“学案”中的“我会读”,相互纠错。

小组内互查,小组长做好评价。

二、自学检测
1.我会读
①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②快活哪里连忙头顶眼睛肚皮孩子已经
教会捕食阿姨鼓着池塘脑袋灰黑色迎上去
③分自然段指名接读课文。

2.我会说
课文主要讲了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1 小蝌蚪找妈妈》随堂练习(一)
1.我会读
①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②快活哪里连忙头顶眼睛肚皮孩子已经
教会捕食阿姨鼓着池塘脑袋灰黑色迎上去
③分自然段指名接读课文。

2.我会说
课文主要讲了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3.我会填
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在荷叶上,披着,露着,鼓着。

他们后腿一,向前一,到了荷叶上。

《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一)
读熟课文,并读一读课后第4题。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借助图片按顺序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学法指导
1.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自己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标出来读一读,完成探究1。

2.先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后题2,完成探究2。

温馨提示: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评价。

交流完毕后请安静举手,准备全班展示。

三、交流展示
1. 随着学生的展示,图文对照,读讲第2到4段
(1)出示课本上的图片结合重点句子,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后腿”“尾巴不见了”“捕食”“迎上去”“追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
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2.随着学生的展示,PPT出示相关的语段,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占格。

2.教师师范写。

3.学生描红,仿写,交换评价,改正。

五、随堂练习
出示随堂练习题。

六、作业
出示作业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1 小蝌蚪找妈妈》学案(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1.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借助图片按顺序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学法指导:
1.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自己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标出来读一读,完成探究1。

2.先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后题2,完成探究2。

二、交流展示
《1 小蝌蚪找妈妈》随堂练习(二)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二)
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昌乐实验小学王海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