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说
3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赋 予知识实用价值。
四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 学案导学 积极参与
编辑ppt
11
五 教学流程
环
环
环
环
环
环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引 境 创新 温 题 分 入 设故 析 新 情知 课
气察引 反铝引 的:导 应与导 反钠实 氧探 应与验 气究
氧观 的:
编辑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保康一中 高一化学组
说课 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第三 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含钠与氧气、铝与氧气的反应。
一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金属钠、铝性 质的科学探究,发展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 奥秘;
22
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 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
一 教材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钠和铝与氧 气的反应以 及如何从实 验的角度揭 示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钠 在不同条件下 与氧气反应的 原理和铝在空 气中加热的实 验现象的解释
编辑ppt
3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要求: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实验探究
的方法,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 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 材料的重要应用。
编辑ppt
4
一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复习和巩固初中 所学的金属的化 学性质,探索金 属的性质与金属 的原子结构的关 系;
3.请画出Na 、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 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编辑ppt
14
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
2MgO
Cu+2AgNO3=Cu(NO3)2+2Ag编辑ppt Mg+2HCl=MgCl2+H2↑15
五 教学流程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镁、铁与氧气反应(回忆)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 化膜后,很快又会生成一 层新的氧化膜。
会滴落下来。
铝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编辑ppt
22
怎样应才用能:使人铝们燃日烧常呢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
着保护膜,这层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这也 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 也由于氧化膜的存在,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 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这既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 深化,也渗透了学生在第一、二章里所学的知识,如物质 的分内法、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 的知识;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的研究获取方法 ,将是学生在后续的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
2
掌握金属钠和铝与 氧气的反应,知道 铝的氧化膜对内部 金属的保护作用。
一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够对金属钠在不 同条件下能否与氧 气反应和铝能否在 空气中燃烧做出假 设,并根据所做出 的假设设计实验, 加以验证;
2
在归纳金属钠、铝 的性质的过程中, 体验分类、比较等 研究方法在学习和 研究物质性质过程 中的应用。
碱性氧化物
常温
0
4Na
+
0
O2
==
2N+1a2O-2 (白色)
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4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过氧化物
加热
0
2Na
+O0 2
=△=
N+1 a2O-1 2
(淡黄色)
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结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 跟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现编象辑p不pt 同,产物不20同。
金属钠比铁和 镁更活泼,钠 与氧气能否反
应呢?
编辑ppt
16
【演示实验1】
这又说明钠具有哪些
性质?
持注
干意
燥:
使
用
到
的
仪
钠为何保存在煤 油中?
器
要
实验3-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
17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 钠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金属光泽,然后逐渐变
暗。 实验结论:
Na的密度比煤油大,质软,有金属光泽; 常温下,Na能与O2迅速发生反应。
迁分 移析 提总 升结
,
巩学 固以 新致 知用
12
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金属有哪些共性?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积极情绪。
编辑ppt
13
五 教学流程 (二)分析课题,温故知新
1.以Fe为例来说,金属能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
2.根据图3-2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结合氧化还原 反应的相关知识判断金属在其中充当的角色。
如果将铝箔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怎样?
21
探究内容
1、用坩锅钳夹住一小块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 熔化,轻轻晃动。
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 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 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
现象 解释 结论
铝箔发红卷缩,
熔化不滴落。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 失去光泽,熔化不滴落。
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
构成薄膜的氧化铝(Al2O3) 的熔点(2050℃)高于铝 的熔点(660℃),包在铝 的外面,使熔化了的铝不
三教学策略
从举例介绍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
1 识入手,引入新课,通过镁铁分别于氧气反应 引出“钠铝与氧气的反应”的问题。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 、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氧
2 气的反应,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落实重 点;通过探究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 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常温下,钠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Na + O2 = 2Na2O(白色)
编辑ppt
18
【演示实验2】
实验现象: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接着燃 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
2Na +O2 = Na2O2 (淡黄色)
19
利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反应:
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编辑ppt
8
二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 的知识,在平时生活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 步学习一些有关金属的新知识容易被接受。
认知方面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自觉 性增强,能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授课班级学生整 体素质较好,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实验探究能力及 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 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