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12课古代日本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知识点整理知识点一 6世纪前的日本1、兴起: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统一: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_政权统一了日本。
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大王_”。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2、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列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3、时间:____646年,人物:孝德天皇4、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统一赋税等。
5、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中央集权的封建_国家。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成为“_武士”。
7、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_幕府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8、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武士阶层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规范的_武士道_。
考点归纳016世纪前的日本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统一: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3.统治:o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o王室和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有“田部”、“海部”、“锦织部”、‘锻冶部’等。
o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奴隶。
02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取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称为“大化改新”。
此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上: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③统一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03武士和武士集团1.背景:(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集团形成: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3.武士夺权:o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o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o武士道的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o武士道精神:武士道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o武士道的实质: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这种价值观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人”指的是( )A.日本B.拜占庭C.阿拉伯D.朝鲜2.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 )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3.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希腊共和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4.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5.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6.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
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7.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A.将军B.农民C.农奴D.武士8.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9.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A.主公B.天皇C.将军D.国家参考答案:1.A 2.B 3.C 4.B5.D [解析]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
由题干“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信息,可知D符合题意。
6.B 7.D8.B [解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故B项的说法错误。
9.A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朝鲜2.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 )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3.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希腊共和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4.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5.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6.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
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7.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A.将军B.农民C.农奴D.武士8.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9.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 )A.主公B.天皇C.将军D.国家二、辨析改错10.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古代世界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轨迹。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2世纪,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掌握幕府最高权力的人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开启了幕府统治时代。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
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4分)(2)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2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阶层形成的原因。
(2分)(4)材料三中“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A 2.B 3.C 4.B5.D [解析]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
由题干“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信息,可知D 符合题意。
6.B 7.D8.B [解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故B项的说法错误。
9.A10.(1)ד1—2世纪”改为“大化改新后”(2)ד奴隶制国家”改为“封建国家”(3)√11.(1)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马关条约》。
(3)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
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4)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