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报告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10年12月调查地点:广西大学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形式:调查问卷调查背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导致西方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日益增大,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渐被人们遗忘。

就此现象,我对广西大学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付样卷: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你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吗?1.很了解2.了解一部分3.了解得不多4.了解得很少5.一点也不了解你喜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的文化?1.传统文化2.外国文化3.差不多民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1.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2.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3.大多都不值得学习4.不知道儒学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是怎样看待的?1.儒学有优秀的部分,值得学习2.儒学有的东西是过时的,不适合现代3.说不清你是怎么看待中国的“礼”的呢? 1.大多是良好的传统,应该保留 2.太多的束缚,麻烦你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长吗?(包括书法、绘画、舞蹈和艺术等方面) 1.有 2.没有,但想学 3.没有,暂时没有兴趣学你曾经学习过书法、国画等民族传统艺术吗? 1.是 2.否如果你要学习一门艺术,你会选择民族传统艺术还是外来的艺术呢?(如乐器) 1.传统艺术 2.外国艺术你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民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1.依然存在 2.似乎还在 3.似乎再慢慢消失 4.看不到身影你能够记住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1.全部记住 2.记住一部分 3.记不住你更喜欢参加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活动还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 1.传统节日 2.西方节日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和多姿多彩吗?1.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没有太多的影响2.是生活的累赘,束缚着生活3.没感觉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和多姿多彩吗?1.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2.没有太多的影响3.是生活的累赘,束缚着生活4.没感觉你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会逐渐被取代吗? 1.会 2.不会 3.很难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意义如何?1.促进中国各方面发展2.有积极的意义,但不明显3.没有影响4.会拖累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是遗产还是束缚? 1.宝贵遗产 2.束缚 3.很难说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1.很乐观 2.不太乐观 3.不乐观 4.可能会消失调查结果如下:1 你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吗?2你喜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的文化?3民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呢?4儒学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是怎样看待的5 你是怎么看待中国的“礼”的呢?6你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长吗?7你曾经学习过书法、国画等民族传统艺术吗?8如果你要学习一门艺术,你会选择民族传统艺术还是外来的艺术呢?9你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民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10你能够记住中国的传统节日吗?11你更喜欢参加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活动还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12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和多姿多彩吗?13你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会逐渐被取代吗?14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意义如何?15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是遗产还是束缚?篇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春节期间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二、调查对象:寒假期间的各个传统节日。

三、调查内容:这些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以及意义。

四、调查方式:资料法。

五、调查时间:1月15日~2月11日六、社会实践调查结果:在这期间,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三个。

首先,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

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

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其次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

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

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最后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七、调查体会: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悠久的、深厚的,更是不可玷污与冒充的。

或许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这件事:那就是我们的邻国,韩国与日本竟然拿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去申请专利!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当然,这也提醒着我们也该重视起这些传统节日,这些民风民俗;不然哪天或许我们真的保护不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了。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宣传和呼吁这个社会的人们,一起来了解和保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吧!篇三: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1)关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山东财经大学“梦想陪伴,文化有我”葫芦娃队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为了响应山东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葫芦娃队开展了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了解这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享他们的经验,并通过宣传感染民众,吸引国人加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

选取取对于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庭文化教育实施地这些非常成功的地点进行调研,通过了解这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享他们的经验,并通过宣传感染民众,吸引国人加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

2015年七月十二小组成员聚在一起,一起商量了一下个人具体的分工,以保证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的实施计划,而不会乱。

队长杨楠、队员茌琨:统筹队员、组织拍照队员李瑞祥、队员曾凯琦:收集材料队员左子欣、队员张尔杰:整理材料队员张丛林、队员耿晖:实地调研2实地调研收集材料七月十三——八月二十,各人员分别取制定地点,进行拍照以及了解各地情况,收集有用的材料,了解各地风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并了解其中的特点,深入其中,根据其特点,想出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使人们重新了解中华文化的方式和活动。

我们选取的地点是富有文化气息的山东,山东省单县张集镇汪楼村。

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

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

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

战国初期,复属宋国。

宋灭,改属齐国。

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此为单县建县之始。

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

隋朝恢复单父县。

唐末置辉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其地直属单州。

次年7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期间,先后属济宁道、曹濮道和-山东省第二专署、第十一专署。

1939年,日本侵略军建伪单县公署。

1940年3月,0在单县东南部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政府。

1943年7月,在单县东北部建立金曹县抗日政府。

1944年6月,在单县西南部建立临河县抗日政府;9月以单县东南蔡堂、吴溜地区为依据建立砀山县(1947年曾一度改为华砀县)。

1945年12月,临河县改为单虞县。

1946年2月,撤销金曹县。

1949年2月,砀山、虞城(东虞城)两县黄河故道以北地区,划归单虞县。

1949年8月,平原省湖西专署机关进驻单县城,同时,撤销单虞县,恢复原建置,统称单县。

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

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

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地区。

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现属菏泽市。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人口119万,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单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历史悠久,名称更迭错综复杂,但始终未离“单”字。

单县古称“单父”,为帝舜师单卷所居。

春秋时为鲁国单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

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成单县。

“单”之专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均承袭单州,单父之“单”字。

可见,“单县”一词的命名理据源远流长。

因此这片土地也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

又因此地景物迷人,所以李白、杜甫、高适、陶沔四君子在单县都留下了大量的光辉诗篇。

单县是著名的湖西革命根据地。

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改革开放以来,单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胡锦涛、吴官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单县视察工作。

单县交通便利,素有“中原锁钥、四省通衢”之称。

处于京沪、京九、陇海、新石四条铁路干线“井”字型结构中间,东距徐州100公里,西到菏泽80公里,南到商丘60公里,北至济宁100公里,105国道、定砀公路、菏徐公路、单虞公路纵横全境。

将要建设的菏徐高速、济商高速在单县呈“十字”交叉。

至徐州机场、济南机场、郑州机场均在3个小时以内。

菏泽海关直通青岛港、日照港,商检、口岸、集装箱公司运营配套,方便快捷。

单县地处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油料基地县、平原绿化标准县、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