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海尔企业估值

青岛海尔企业估值

青岛海尔公司价值评估案例目标本案例利用合理的预测和恰当的模型,分别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乘数法对青岛海尔进行公司估值,旨在展示完整估值过程,并对不同方法的特点和结果进行比较。

一、公司简介青岛海尔(600690),公司全称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白色家电知名的中国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于1993 年11 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单一的电冰箱生产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滚筒洗衣机、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

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连续入选“上市公司50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等,曾在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评选的当中高居榜首,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所以其业绩表现比较符合我们所采用模型的一些基本条件,作为我们的案例研究对象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二、数据来源由于资本成本一章已对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做了深度分析和估计,所以本案例有关资本成本的数据将直接取自该章案例。

其余的数据来自公司年报以及相关的股市行情信息。

三、对青岛海尔进行估值我们用两种方法分别对青岛海尔2006年第三季度的公司价值进行估计。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1.确定预测期青岛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头羊,该行业属于比较成熟的产业,竞争也非常的激烈,所以认为即使目前海尔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但是并没有可以持续获得高收益的能力。

而就海尔自身来看,经过了几年的持续扩张和多产业发展,其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应该不会再有太多的实质性变化。

基于以上考虑,预测期可以取得短一些,5年就可以了,即到2010年末。

2.预测期现金流分析首先我们从其2001-2005年的现金流上寻找规律,见表1:表1 青岛海尔2001-2005年的现金流分析是为了得到计算残值时要用的现金流):(1)收入:收入的增长波动率比较大,保守估计,我们取5%的增长率。

(2)利息外成本:历史统计其占收入的95%以上,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反映了该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考虑到我们估计的收入增长率相对比较高和以后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这里我们取最高的比例98%。

(3)利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比较难估计,综合考虑趋势和结构,设其为收入的0.05%。

(4)所得税:目前交税水平约为所有税前收益的22%,高于其母公司所适用的税率15%。

(5)折旧:占前一年末资产净值的比例逐渐上升,每年增长1%,认为该趋势持续。

(6) 资产净值:在01年增长了17%以后逐年下降,估计这几年保持稳定。

(7) 流动资产:先增后减,也认为保持稳定。

(8) 流动负债:持续减少,设降幅为7%。

得到的现金流估算如下表所示:表2 青岛海尔2006-2011年现金流估算3.寻找折现率—WACC在《资本成本》一章中,我们已经对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做了详尽分析。

虽然当时计算的是2003年末的资本成本,但是由于进行权益估计时充分考虑到了2003-2006年的市场状况,所以我们认为权益成本仍然可以直接使用,没有发生过多变化,故直接使用GLS法的计算结果6.73%。

税率仍为15%。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债务成本和资本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且我们在这里估计公司价值要考虑短期负债的影响。

我们从其历史数据上可以看出长期负债比例很少,又从其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批注中发现,海尔只对专门的项目进行专项长期借款,其它的就依靠短期负债和自有奖金,这也算是一种融资策略,所以表现出来就是资本结构不太稳定,但是可以认为其专项长期融资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其02年以后除了特种冰箱的项目再没有新的贷款,所以贷款利率还用5.04%,考虑到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和贷款的摊销,平均长期借款比例要放得小一些,定为1%。

短期借款也假设比长期利率低1%,即4.04%,比例变动非常大,2004年甚至为0,猜想由于短期借款是根据经营情况的实际需要而进行融资的,所以并没有固定的目标结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历史情况得到经验数据并将其视为目标比例。

我们又看到权益比例逐年上升而负债比例逐年下降,所以我们可假设其追求较高的权益,可将权益放为95%,流动负债为4%。

由此计算其WACC:4%*4.04%*(1-15%)+1%*5.04%*(1-15%)+95%*6.73%=6.57%,由于加入了短期负债,并对资本结构进行了调整,所以与原先算的资本成本相比略有下降。

4.残值估计考虑到该行业的激烈竞争性,用永续年金法估计,自2011年起每年有310312912.8元的永续自由现金流,那么在2010年末这部分的价值为:310312912.8/6.57%=4723179799元。

5.折现计算公司价值如果站在2005年末,其价值应该为:23455220155887.9237226174.1254725600.2272705329.3291217003.5472317979944852521201.0657 1.0657 1.0657 1.0657 1.0657 1.0657PV =+++++=元,除去债务723092209.8元,股东权益为3762159911元,除以股票数1196472423,得每股价格3.14元。

当时的收盘价为4.10元,差了1元。

如果是站在2006年9月30日,那么折现因子稍有不同,价值计算为:0.25 1.25 2.25 3.25 4.25 4.25220155887.9237226174.1254725600.2272705329.3291217003.5472317979947044957931.0657 1.0657 1.0657 1.0657 1.0657 1.0657PV =+++++=元,除去债务836,284,762元,股东权益为3868211031元,除以股票数1196472423,得每股价格3.23元。

当时的收盘价为5.77元,相差就比较大了。

因为我们整个估计是比较保守的,所以价格较低是意料中的事情。

但是如此大的价格差异便需要用其它方法来帮助判断究竟是市场失效还是估值方法有问题了。

(二)基于乘数法对青岛海尔的估值以下我们将采用乘数法对于青岛海尔进行估值,首先确定我们估值所处的时间点。

出于时效性和数据准确性的考虑,我们选择站在2006年10月27日对公司进行估值。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此时公司刚刚公布了2006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较为精确的估值基础;同时,这一天也是目前为止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布日。

该日公司的股票收盘价为5.77元。

我们的估值步骤如下:(1)挑选行业内可比公司;(2)选择比较标准并确定相应乘数,以及对应的公司价值体现方式;(3)相关数据的搜集;(4)根据可比公司乘数标准估计公司价值。

1. 挑选行业内可比公司目标公司青岛海尔是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彩电、冰箱、空调、冷柜等业务,是一家经营多项业务的综合性家电公司。

按照可比公司的选择惯例,我们选择国内家电行业内综合经营多项业务且与海尔经营规模比较接近的几家上市公司,作为其可比公司。

这里的规模接近的比较标准采用的是2006年三季度季报公布的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额,目标公司的该数值约为147亿。

我们选择的可比公司如下:(1)美的电器。

公司全称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美的,交易所代码为000527。

该公司主营家用电器、电机、通讯设备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63亿元。

(2)格力电器。

公司全称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格力,交易所代码为000651。

该公司主营家用电器、电机、机械设备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81亿元。

(3)海信电器。

公司全称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海信,交易所代码为600060。

该公司主营电视机、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84亿元。

(4)浙江阳光。

公司全称为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浙阳光,交易所代码为600261。

该公司主营节能电光源、照明电器、仪器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以及照明电器、技术以及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和设备的销售及进出口国际业务、国际贸易等。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2亿元。

(5)合肥三洋。

公司全称为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合三洋,交易所代码为600983。

该公司主营智能模糊全自动洗衣机和微波炉的生产与销售。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3亿元。

(6)苏泊尔。

公司全称为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苏泊尔,交易所代码为002032。

该公司主营厨房用具、日用五金、小型家电炊具的制造与销售,以及电器的安装维修。

2006年3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3亿元。

可以看出,上述可比公司中,美的、格力和海信三家与青岛海尔公司的经营业务以及公司规模最为接近,是较为良好的可比公司。

其余三家虽不尽理想,但出于样本数目的考虑,还是将其纳入其中。

读者应当注意,如果样本个数充裕的话,应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可比公司。

2.选择比较标准并确定相应乘数,以及对应的公司价值体现方式(1)选择比较标准。

按照行业惯例,我们选择各家公司的EPS作为比较标准。

至于EPS的表现形式,我们假设公司最新公布的EPS,也即其2006年第三季度的EPS数值,是对其EPS指标的最好估计,因而我们选用各家公司2006年3季度公布的EPS数值作为比较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EPS应当选择一年的数据或者几年的EPS的平均值,但是,没有证据说明上述EPS数值会比我们选择的标准更为精确,因此,我们就以各家公司2006年3季度公布的EPS 数值,尽管只包含了三个季度,作为各家公司的比较标准。

(2)确定对应的公司价值体现方式。

由于我们的目标公司及可比公司都未上市公司,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取得其公司股票价格;同时,对应于EPS,采用公司的股票价格作为公司价值的体现方式是合理的。

因此,我们选用各家公司10月27日的股票价格作为其公司价值的体现方式。

之所以选择该日的股票价格,是因为我们假设市场是比较有效的,在各家公司3季度季报出来之后,其收盘的股票价格就包含了各家公司3季度季报的相关信息。

(3)确定对应的乘数。

很显然,由上述两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对应的乘数为公司的市盈率,或者确切地说,是对应于2006年3季度的EPS的市盈率PE。

其计算公式为:PPEEPS其中:P为公司10月27日的股票收盘价格;EPS为公司在06年3季度公布的EPS数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