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侦查措施与策略概述
第一单元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侦查措施与策略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理解侦查措施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侦查策略的概念和基本属性,理解侦查措施与策略的实施原则。
能力目标:树立侦查措施的运用具有严格程序性要求,必须严格遵行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意识,树立侦查措施的运用要充分发挥侦查策略作用意识。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和性质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
所谓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在实现侦查目标的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针对较量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社会现实采取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方法和方式去解决侦查问题的各种处理办法。
侦查措施作为一种可操作的社会活动,对其操作要素的把握也应从主体、客体、方法及目标四个方面切入
1.侦查措施的运用主体必须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侦查人员依附于侦查机关而存在,一旦离开侦查机关就不能成为侦查主体,因为第一,是否采取侦查措施,采取什么侦查措施,何时对何侦查客体实施侦查措施等问题决定权不属于侦查人员个人,也不属于指挥员个人,而是属于侦查机关。
2.侦查措施的客体。
侦查措施的客体是指为解决侦查问题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办法指向的对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品、场所事情等。
3.侦查措施的方法。
侦查措施的方法是指依法灵活有效解决侦查问题的各种处理办法与手段。
4.侦查措施的目标。
侦查措施的目标是指侦查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
任何行动都有动因,侦查措施的实施也必须有动机。
(二)侦查措施的性质
侦查措施是侦查思维的科学结晶,是侦查决策的具体形态,是实施侦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的体现,具有以下性质:
1.法律性。
侦查的主体、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是由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
2.科学性。
侦查措施的科学性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侦查措施是侦查思维的产物,它的提出、创立和发展,来自侦查实践对侦查问题反复探索,寻求解决途径并获得成功之后的加工提炼形成的,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也要依赖于侦查思维的引导。
所以没有科学的侦查思维,就没有各种有效侦查措施的产生和发展。
3.实践性。
侦查措施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整体社会背景,离不开案件发生时所在的局部社会环境。
4.对抗性。
犯罪活动和侦查活动是一对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5.强制性。
侦查措施的实施是一种执法行为,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只要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是依法行为,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不得设臵任何障碍进行阻止。
二、侦查策略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所谓侦查策略,是指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从实现侦查目标的需要出发,根据与犯罪较量的实际形势及变化所采取的侦查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简单说,即是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所运用的计策谋略。
(二)侦查策略的基本属性
1、诉讼性
这是侦查策略区别与军事谋略的根本所在。
侦查策略的决策和使用必须依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
2、能动性
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采取和运用侦查策略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克敌制胜的思维和行动,在此过程中,势必要针对具体侦查态势进行运筹和决策。
3.针对性
针对性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施谋对象。
首先应当明确清楚施谋对象,针对其实际情况设计。
二是施谋者,“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试图主体除了考虑针对施谋对象之外,还要考虑自身,要扬长避短,充分运用掌握的资源。
三是施谋客观环境。
一些地理地貌,都可能否决侦查策略实施应有的条件。
4.秘密性
它是指侦查策略的意图、筹划、实施的对象、方式、方法、过程、时机等内容不能暴露,甚至不能有一点端倪泄露。
三、侦查措施与策略的相互关系
(一)侦查策略指导侦查措施的实践全过程。
在侦查活动中,侦查策略与侦查措施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侦查措施是实现侦查策略的具体办法,有效载体,它受到侦查策略的支配、制约和统率。
每一项侦查措施的运用和实施,必然受到侦查策略的指导,只是程度不同,意思是否明确而已。
(二)侦查策略的实现依赖于侦查措施的实践
侦查措施有具体的内容和程式,侦查策略却是一种思想体系与思维结果,它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就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放到实践中去验证,侦查措施就是符合这种条件要求的载体。
可见,没有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侦查策略就是纸上谈兵。
(三)侦查措施与策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在裨和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在裨和表现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侦查活动也不例外,其内在裨就是侦查策略,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侦查措施。
侦查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侦查策略为指导,才能实现侦查目标,侦查策略的实现要依赖侦查措施的具体实施,侦查策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侦查措施实践的效果、价值的大小,所以,侦查措施反过来可以成为调整侦查策略的依据。
四、侦查措施与策略的运用原则
(一)依法性原则
这是刑事侦查活动的执法本质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作为我国主要的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责无旁贷应成为依法办案的典范。
(二)战机性原则
这是遵循刑事侦查工作方针与原则的具体体现。
战机指在进行侦查活动过程中,一切有得实现侦查目标、不利于犯罪人逃避侦查的时机。
战机具有两面性,如果没有用或用不好,都可能导致产生对侦查不利的局面,甚至流血牺牲。
因此要注意:是一忌讳急躁、盲目利用战机,匆忙出击;二是忌讳当断不断,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三)择优性原则
这是保证侦查效率的需要。
择优性原则是指根据侦查活动的需要进行侦查决策时,运用侦查措施与侦查策略的方案应当有多个,通过比较和徇来选择最适合的侦查措施和策略,或者事例各方案的优点形成最佳节的方案予以实施。
(四)周密性原则
这是侦查活动的尖锐性所决定的。
周密性原则要求实施和运用侦查措施时,要对其内容和要求,尤其是细节方面,进行周密考虑,细致安排,做到无懈可击。
实践一再证明,任何细节考虑不到,极有可能导致侦查失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侦查人员的预见性能力有多强,运用侦查措施与策略的能力就有多高。
(五)实效性原则
这是当前强调要节省侦查成本的必然要求。
注意侦查措施的策略的实效性,是由刑事犯罪活动的复杂性、刑事案件构成的多因素性、侦查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侦查环境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实效性原则是指要充分发挥侦查措施与策略各自多方面功能及整体交通,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多的回报。
所以侦查措施与策略的运用应当坚持因情制宜、因案制宜、因人制宜、才能恰好到好处,具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