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线测量
(2)穿线
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直线上点 (如P1、P2、P3点)的直线AB。
P1 A
P2
P3 P4 B
(3)定交点 将直线延长,得交点JD。正倒镜分中法:
在B点架仪,盘左瞄准A,倒镜定a1,b1点;
盘右瞄准A点,倒镜定a2,b2点;取a1、
a2点中点a, b1、b2点的中点b。
c b JD d B C
1、切线支距法
(1)以ZY或YZ为坐 标原点,切线为X 轴,过原点的半径 为Y轴,建立坐标 系。 (2)计算出各桩点坐 标后,再用方向架、 钢尺去丈量。
切线支距法圆曲线坐标计算:
x i R sin i y i R(1 cos i ) l i 180 式 中 i R
特点:
道路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把公路的中心线(中线)标定 在实地上。平面上看,公路一般由直线和各种 曲线组成,如下图所示。
复曲线
反向曲线 缓和曲线段 圆曲线
圆曲线
回头曲线
交点的测设
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 用JD来表示。
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中桩。
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
切曲差
J 2 43.025 82.624 3.44m
JD6桩号 -T
K5+178.64 43.03
ZY桩号
+L YZ桩号 -L/2 QZ桩号
K5+135.61
82.62 K5+218.23 41.31 K5+176.92
+D/2
JD桩号
1.72
K5+178.64
JD1
α1
T1
ZY1
转角的计算
当β右<180°时,为右转角,
有:αy=180°-β右
当β右>180°时,为左转角,
有:αz=β右- 180°
当β左> 180°时,为右转角,
有:αy=β左-180°
当β左<180°时,为左转角,
有:αz=180°-β左
分角线方向
若角度的2个方向
值为a、b,则: 分角线方向 c=(a+b)/2 a
整桩: 是由路线起点开始,每隔10m,20m,或50m的整倍数
桩号而设臵的里程桩。百米桩、公里桩属于整桩
地形加桩: 是指沿中线地面起伏突变化处、横向坡度 地物加桩: 是指沿中线有人工构筑物的地方,如桥
变化处以及天然河沟处等所设臵的里程桩。
里程桩
梁、涵洞处。 路线与其他公路、铁路、渠道、高压 线等交叉处、拆迁建筑物处、土壤地 质变化处加设的里程桩。
标志点名 简称 称 交点 转点 圆曲线起 直圆 点 点
缩写 JD ZD
标志点名称 公切点 第一缓和曲线 起点 第一缓和曲线 终点
简称
缩写 GQ
直缓 点 缓圆 点
ZH
ZY
QZ YZ
HY
YH HZ
圆曲线中 曲中 点 点
圆曲线终 圆直 点 点
第二缓和曲线 起点
第二缓和曲线 终点
圆缓 点
缓直 点
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YZ
i
特点: 测点误差不积累。 宜以QZ 为界,将 曲线分两部分进行 测设。
(2)短弦偏角法
与长弦偏角法相 比:
1)偏角Δi相同。
2)计算曲线上 各桩点间弦线长
ci
3)架仪于ZY或 YZ点,拨角、
依次在各桩点上
在量边,相交后 得中桩点。
例题:偏角法详细测设单圆曲线 已知圆曲线的R=200m,转角如图,交点JDi里程为 K10+110.88m,试按每10m一个整桩号,来阐述该 圆曲线的主点及偏角法整桩号详细测设的步骤。
T1
YZ1 ZY2
YZ1
T T2 JD α2 1 2
QD
交点间距:两个相邻交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直线长度:两个相邻曲线间的直线路线长度。
JD1
α1
T1
ZY1
T1
YZ1 ZY2 YZ1 T2 JD2 α2 T1
QD
直线长度 = ZY2-YZ1
交点间距 = 直线长度 + T2 + T1
= JD2 - YZ1 + T1
同理定出CD 方向上c、 d两点。(骑马桩) 将线段ab、cd相交得 交点JD。
A
a
D
3、拨角放线法——极坐标法
利用导线点或已测设的JD,计算测设元素(β,
S)——拨角,量边,定出JD 位臵。
缺点:放线误差容易累积。
4、解析法
如果线路中线是用解析法设计的,线路各交
点均有设计坐标,则可根据布设的导线点坐标,
(1)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方法:
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臵ZD’架仪。
瞄准JD5,定出JD’6。
测量出a、b距离。 计算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 在ZD点架仪,检查三点在一直线上。
(2)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
计算出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
f a b a e f e a a b
例:从某公路设计文件《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 料如下: JD8: K3+425.982 ZY8:K3+311.099 YZ8:K3+527.155 JD9:K4+135.169 ZY9:K4+047.436 YZ9:K4+221.135 试计算 (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 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例】 已知JD6的桩号为K5+178.64,偏角为
ΔR=39º 27´,设计圆曲线半径为R=120m,求各 测设元素及主点编号。
切线长 曲线长 外距
39 27 T 120 tan 43.03m 2
39 27 L 120 82.62m 3437.75
39 27 E 120(sec 1) 7.48m 2
K1+320
K1+340
K1+360
K1+380
整桩距法: 从曲线起点ZY和终点YZ开始,分别以整
桩距连续向曲线中点QZ设桩。由于这样设臵的桩距均 为零桩号,因此应注意加设百米桩和公里桩。
例如:ZY点桩号为K1+230.47,YZ点桩号为K1+387.55,
曲中点为K1+309.01,以20m为整桩距,则曲线上的辅点 桩为: K1+250.47 K1+327.55 K1+270.47 K1+347.55 K1+290.47 K1+367.55
测点误差不积累。 宜以QZ 为界,将 曲线分两部分进行 测设。
例: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计算
设某单圆曲线偏角α=34012′00″,R=200m,主 点桩号为ZY:K4+906.90,QZ: K4+966.59 ,YZ: K5+026.28,按每20m一个桩号的整桩号法,计算各 桩的切线支距法坐标。
主点里程的计算
ZY里程=JD里程-T QZ里程=YZ里程-L/2 YZ里程=ZY里程+L JD里程=QZ里程+D/2 JD -) T ZY +) L YZ -) L/2 QZ +)D/2 JD
主点测设步骤:
JDi 1) JDi架仪,照准JDi-1,
量取T,得ZY点;
2)照准JDi+1,量取T, 得YZ点; JDi-1 JDi+1 3)在分角线方向量取E, 得QZ点。
加桩 曲线加桩:
是指曲线上设臵的主点桩,即圆曲线起点 (ZY)、圆曲线中点(QZ)、圆曲线终 点(YZ)。 桩。
关系加桩: 是指路线上的转点(ZD)桩和交点( JD) 行政加桩: 是指行政区域分界处设臵的桩 断链加桩: 是指为表示实际里程与桩号不一致的情
况所设臵的桩
每个桩的桩号 表示该桩距路 线起点的里程。 如某加桩距路 线起点的距离 为1934.16m, 则其桩号记为 K1+934.16。 钉桩时,对于交点桩、转点桩以及距路线起点每隔500m处的整 桩、公里桩、重要地物加桩以及曲线主点桩,均应打下断面为 6cm×6cm的方桩(如图d),桩顶钉以中心钉,桩顶露出地面约 2cm,并在其旁边钉一指示桩(如图e,为指示交点桩的板桩)。 其余里程桩一般使用板桩,一半露出地面,为了后续工组找桩方 便,指示桩的背面循环书写1~10,,并面向后面的里程桩。
(1):T=114.883,L=216.056,QZ=3419.127 (2):T=87.733,L=173.699,QZ=4134.286 (3):D=722.897,L=520.281
例:已知两相邻平曲线: JD50:K9+977.54,T50=65.42 m,切曲差J50=1.25m; JD51:K10+182.69,T51=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主点桩桩号; (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
最后,在ZD点架仪,检查三点在一直线上。
转角测定
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 的方向与原方向的夹角。当偏转后的方向在原方 向的右侧,称为右转角αY ;反之为左转角αZ 。
β3 JD3 JD2 β4 JD4 JD5 αz
αy
前进方向
右
右
右 180 右
左
右
左 右 180
线——实地放线。
1、根据与已有地物的关系测设交点
在一些有固定建筑 物的地区,可根据设 计交点与建筑物的位
臵在地形图上事先量
出交点到建筑物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