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详细解答
(教师用书)
(第2章)
第2章 力系的简化
2-1 由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F 和2F 所组成平行力系如图所示。
二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为d 。
试问:这一力系向哪一点简化,所得结果只有合力,而没有合力偶;确定这一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说明这一合力矢量属于哪一类矢量。
解:由图(a),假设力系向C 点简化所得结果只有合力,而没有合力偶,于是,有
∑=0)(F C M ,02)(=⋅++-x F x d F ,d x =∴,F F F F =-=∴2R , 方向如图示。
合力矢量属于滑动矢量。
2-2 已知一平面力系对A (3,0),B (0,4)和C (-4.5,2)三点的主矩分别为:M A 、M B 和M C 。
若已知:M A =20 kN.m 、M B =0和M C =-10kN.m,求:这一力系最后简化所得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解:由已知M B = 0知合力F R 过B 点;
由M A = 20kN ·m ,M C = -10kN ·m 知F R 位于A 、C 间,且 CD AG 2=(图(a )) 在图(a )中: 设 OF = d ,则 θcot 4=d
CD AG d 2)sin 3(==+θ (1) θθsin )2
5.4(sin d CE CD -== (2)
即 θθsin )2
5.4(2sin )3(d d -=+
d d -=+93 3=d
∴ F 点的坐标为(-3, 0) 合力方向如图(a ),作用线如图过B 、F 点; 3
4
tan =
θ 8.45
46sin 6=⨯==θAG
8.4R R ⨯=⨯=F AG F M A
kN 6258.420R ==F 即 )kN 3
10
,25(R =F
作用线方程:43
4
+=x y
讨论:本题由于已知数值的特殊性,实际G 点与E 点重合。
习题2-1图
A
F
F
2R
F C
B
d x
(a )
习题2-2图
y
x
R
F O
θ
θ
C
G A
D
E
F
4
2
3
d 5
.4-
(a)
B
F D
D
F BD F A
F A
M
(d)
A
A
F M
B
B
F D
F D
ο
45
(c)
B
F B
A
F A
M
(b)
习题2-3图
B F A
A
F M
B
(a)
B
'
B F M
A
D
F ο
45
(b)
2-3 图a 、b 、c 所示结构中的折杆AB 以3种不同的方式支承。
假设3种情形下,作用在折杆AB 上的力偶的位置和方向都相同,力偶矩数值均为M 。
试求3种情形下支承处的约束力。
解:图(a ):l M F F B A 2=
= 图(b ):l
M
F F B A ==
由图(c )改画成图(d ),则l
M
F F BD A == ∴ l M
F F BD B =
=, l
M
F F BD D 22== 2-4 图示的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都略去不计。
在构件AB 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数值M =800 N.m 。
试求支承A 和C 处的约束力。
习题2-4图
B
F B
ο
45C
F C
(a)
M
3
F A
12
3
d
d
(a)
2-5 图示的提升机构中,物体放在小台车C 上,小台车上装有A 、B 轮,可沿垂导轨ED 上下运动。
已知物体重2 kN 。
试求导轨对A 、B 轮的约束力。
解: W = 2kN ,T = W ΣF x = 0, F A = F B
ΣM i = 0, 0800300=⨯-⨯A F W ,kN 75.08
3==W F A ,F B = 0.75 kN ,方向如图示。
2-6 结构的受力和尺寸如图所示,求:结构中杆1、2、3杆所受的力。
解:3杆为二力杆
图(a ):ΣM i = 0,03=-⋅M d F , d
M
F =
3, F = F 3(压) 图(b ):ΣF x = 0,F 2 = 0,
ΣF y = 0,d
M
F F =
=1(拉) 2-7 为了测定飞机螺旋桨所受的空气阻力偶,可将飞机水平放置,其一轮搁置在地秤上。
当螺旋桨未转动时,测得地秤所受的压力为4.6 kN ;当螺旋桨转动时,测得地秤所受的压力为6.4 kN 。
已知两轮间的距离l =2.5 m 。
试求螺旋桨所受的空气阻力偶的力偶矩M 的数值。
习题2-5图
习题2-7图
习题2-6图
A B
A
B
C
D T
W
800
300
(a)
2
F A
F
(b)
M
O
W
F
Δ2
W 2
W F'
Δ(a)
解:=
2
W 4.6 kN
8.1
6.4
4.6=
-
=
∆F kN
ΣM i = 0,0
=
⋅
∆
+
-l
F
M
5.4
5.2
8.1=
⨯
=
⋅
∆
=l
F
M kN·m
2-8两种结构的受力和尺寸如图所示。
求:两种情形下A、C二处的约束力。
解:(a),CD为二力杆,图(c)——力偶系
ΣM i = 0,
d
M
d
M
F
F C
A
2
2
2
R
R
=
=
=
(b)AB为二力杆
图(d)ΣM i = 0,
d
M
F
F D
C
=
=
R
d
M
F
F D
A
=
'
=
R
2-9 承受两个力偶作用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保持平衡,求这时两力偶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习题2-8图
A
A
R
F
C
R
F
ο
45D B
(c)
D
F
M
C C R F
(d)
A'F
F
B
(e)
A
D
1
M D F
A F B
(a) 'D
F 2
M
(b) B
N
F F
θ
AB
F
(a)
A
'
AB
F M
O
O
F
(b)
习题2-114图
解:图(a ):ΣM i = 0, d
M F D 1
=
(1)
图(b ):ΣM i = 0,
2M d F D
=⋅' d
M F D
2
=' (2)
由(1)、(2),得 M 1 = M 2
2-10 承受1个力F 和1个力偶矩为M 的力偶同时作用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保持平衡。
求机构在平衡时力F 和力偶矩M 之间的关系式。
解:AB 为二力杆 图(a ):ΣF x = 0 F F AB =θcos (1) 图(b ):ΣM i = 0
M d F AB =⋅'θcos (2)
由(1)、(2),得M = Fd
2-11 图示三铰拱结构的两半拱上,作用有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两力偶M 。
试求A 、B
习题2-9图
习题2-10图
C
M
M
Ax
F A B
Bx
F C
M
Bx
F C
F
(a) (b)
Ay F By F
二处的约束力。
解: 图(a ):ΣM i = 0
F By = F Ay = 0 (1)
图(b ):ΣM i = 0 d M
F Bx = ∴ d M F B =R (←) 由对称性知 d
M
F A =R (→)
上一章 返回总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