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去年的树教案【三篇】去年的树教案一第一课时(一)设境导入,提示课题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1、2006年10月28日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07年2月28日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题:去年的树(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能够说。
(1)、读懂估计:*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读段*鸟儿从南方飞来后,发现去年枝繁叶茂的树不见了,于是,鸟儿追寻着树的踪迹,一步步寻访,当它终于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树时,火柴也即将燃尽。
*树——树根——火柴——灯火(划一划,你有能把书读薄的本领,真了不起)*小鸟不忘记对树的许诺,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读最后一段*这个只候鸟。
——读相关句子(你很会捕捉课文信息,真不简单)(2)、问题估计:*课文为什么取名为《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或《小鸟和树》对策:比较《去年的树》与《今年的树》提问:今年还有树吗?比较《去年的树》与《小鸟与树》(板书后存疑)*为什么鸟儿还会对着灯火看了这么长,还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板书后存疑)*为什么要看了两次?3、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文稿):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她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
不过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会来飞回来,却发现。
她四处寻访,问了、和,知道。
于是,鸟儿。
4、教师小结:同学们问题很多,感受也很多,你们真了不起。
初读课文,就有那么多的收获。
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也许你刚才的疑问能自然地得到解决,你的感受会越来越多。
(三)精读课文。
潜心对话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次?(课件出示)大树树根小鸟门先生小女孩1、(文稿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相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示意学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他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不过,寒冬来临,他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他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1)、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一组同桌读。
听他们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舍不得、难过,难舍难分)(3)、请你邀请一位好朋友一起读读他们的对话,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全班男女共读。
过渡语: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相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不过,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
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文稿插入:地找(我们能够说小鸟历尽千辛找,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她怎么找?——不顾一切——千里迢迢——心急如焚。
在寻找过程中,小鸟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朋友在哪儿呢?2、(文稿出示: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次对话)(1)、请自由读下面的三次对话,能够一个人读、也能够和同桌分角色读,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学生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是,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门先生对发木的事见多了。
已不以为然。
读他的话是,要平淡、冷漠。
小姑娘的声音要稚嫩些。
鸟儿的三次询问要一次比一次焦急。
(找不到朋友,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呼唤她的朋友呢?(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3、(文稿出示:两个“看”的句子)师:鸟儿在寻找朋友的一次次询问中,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在亮着时。
(1)、(出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这个“看”字。
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劲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朋友-------即使那仅仅用自己的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2)、(出示文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小鸟“又看”了灯火一会儿,从第二个“看”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体会,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学生交流体会,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感受的那样,这两个人“看”字虽然平淡、普通,却包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与留恋。
(连读两个句子)(3)、有感情朗读句子。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四)体会道理,拓展延伸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文稿出示:)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门说“。
”我想对火柴说:“。
”我想对伐木人说:“。
”1、选一个,写下来。
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
(五)、回归课题,升华理解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有,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有?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六)、余念去年的树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教时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
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预设疑问: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取“去年的树”?(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师:孩子们爱读书,也很会读书,边读边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仍然用读书的方法,在读书中由孩子们自己解决。
刚才通过初步的读,我们知道了小鸟和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个方面来写了小鸟和树的友情?[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勾出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
哪里让你感动的,在边上画一颗心。
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这些句子,读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同时也结合着思考刚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A、学生读书,勾画批注,主动思索(巡视,个别指导)。
B、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有能够把你的意见说给另一个组的孩子听听)C、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自渎时所得,相互启发、促动。
小结:孩子们读书很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我们下节课的全班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信孩子们在下节课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课时一、深入研读,互相交流,表达情感。
师:谁能把上节课找到的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1、“天天……”一句。
读着这个句子,你心里想说什么?(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那样的相依相惜,真是一对朝夕相处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美美地读!2.分别时的对话。
师:读着他们分别时的话,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难舍难分,有些伤感,无奈)树的话该怎么读?小鸟的话该怎么读?跟你的同桌练一练。
(鸟儿是在向树保证、承诺,应该读得坚定些,宽慰树的心情。
请男女生对读。
小结:寒冬将至,鸟儿跟树要分别了。
他们约定,明年鸟儿还回来唱歌给树听,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
(板书:约定)师:不过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回来找他的好朋友树时,事情却发生了变故??树被人砍倒了,做成火柴,卖掉了。
鸟儿就那样一路找啊找啊……在鸟儿寻找大树的过程中,你是怎么体会到他们真挚的友情的?3.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鸟不过历尽艰辛。
你还能够用哪些词来说?(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顾一切,不辞辛劳,万分着急,费劲周折)鸟儿的心急如焚,你从哪儿看出来?4.出示小鸟向人询问的三次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任选一句话,指名读,点拨:(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到什么地方去了?”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很急。
(2)“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你在为大树担心,你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你一边焦虑地向人打听,一边在心里呼唤朋友树对吗?你怎么呼唤的?(3)小鸟一路风尘仆仆地找来,他的好朋友树还在吗?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忧伤。
他难过得都快要哭出声了。
师:读着,读着,你们是不是也被小鸟感动了?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二、引导想象,补充对话好朋友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化为的灯火还在。
1.于是,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
读课文最后一段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看了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为什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从鸟儿的这些动作里,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这两个“看”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那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