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2017·山西四校联考)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淡黄色物质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D.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解析]A项,钠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不符合题意;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Cl2,与Na2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使氯水褪色,不符合题意;C项,纯碱溶液中CO2-3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符合题意;D项,HI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I+2FeCl3===2FeCl2+I2+2HCl,由于生成I2而使溶液呈棕色,不符合题意。

[答案] C2.在下列变化中,一定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Na2O2→O2B.Cl2→Cl-C.Fe(OH)2→Fe(OH)3D.NO2→HNO3[解析]A项,Na2O2与水反应即可实现,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项,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C项,铁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一定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正确;D项,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答案] C3.(2017·西城期末)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 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 ++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H+4> Cl-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解析] 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A 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NH +4是还原剂,Cl -是还原产物,还原性 NH +4> Cl -,B 项正确;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 2,转移电子6 mol ,C 项正确;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盐酸,属于酸性废水,不能直接排放,D 项错误。

[答案] D4.(2017·怀化期末)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B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 2+===2Fe 3++3CuC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解析] 水银是汞,属于金属,被氧化,A 项错误;铁和Cu 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 2+和Cu ,应是Fe +Cu 2+===Fe 2++Cu ,B 项错误; S 和Hg 反应生成HgS ,因此可以防止中毒,C 项正确;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铜排在Hg 的左边,因此Hg 不能置换出铜,D 项错误。

[答案] C5.(2017·河北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H 2S +SO 2===3S ↓+2H 2O 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4Zn +10HNO 3===4Zn(NO 3)2+NH 4NO 3+3H 2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C .3I 2+6KOH=====△5KI +KIO 3+3H 2O 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5D .2FeS +6H 2SO 4(浓)=====△Fe 2(SO 4)3+3SO 2↑+2S ↓+6H 2O 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3[解析] 在反应2H 2S +SO 2===3S ↓+2H 2O 中,H 2S 是还原剂,变为氧化产物,SO 2是氧化剂,变为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A 正确;在反应4Zn +10HNO 3===4Zn(NO 3)2+NH 4NO 3+3H 2O 中,Zn 作还原剂,硝酸作氧化剂,每10 mol 硝酸参加反应,只有1 mol 作氧化剂,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B 错误;在反应3I 2+6KOH=====△5KI +KIO 3+3H 2O 中,I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5,C 正确;在反应2FeS +6H 2SO 4(浓)=====△Fe 2(SO 4)3+3SO 2↑+2S ↓+6H 2O 中,FeS 中的Fe 、S 元素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硫酸中的硫元素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6 mol 的硫酸参加反应,只有3 mol 被还原,所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3,D 正确。

[答案] B6.(2017·长春一模)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 .只有反应①②④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C .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 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解析] ①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水,②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③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④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⑤为铝和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 和氧化铝,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⑤为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故B 正确;③中O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④中O 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 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故C 错误;反应①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Mn 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HCl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 错误。

[答案] B7.工业生产钠和烧碱的原理如下:①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②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①和②中,氯化钠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在反应①中氯气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氢气是还原产物C .若标准状况下生成等体积的气体,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D .若消耗等质量的氯化钠,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解析] 反应②中氯化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A 错误;反应①中氯气是氧化产物,B 错误;反应①中,转移2 mol 电子,生成1 mol 气体,反应②中,转移2 mol 电子,生成2 mol 气体,C 错误;反应①和②中,消耗1 mol 氯化钠均转移1 mol 电子,D 正确。

[答案] D8.(2017·安徽联考)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反应:4S +16KNO 3+16C===3K 2SO 4+4K 2CO 3+K 2S +12CO 2↑+8N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S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消耗12 gC 时,反应转移5 mol 电子C .还原产物只有K 2SD .KNO 3只发生氧化反应[解析] S 元素由0价变为+6价和-2价,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则S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 项正确;C 元素由0价变为+4价,S 元素由0价变为+6价,消耗16 mol C 时,转移16 mol ×4+3 mol ×6=82 mol 电子,故消耗12 g C(即1 mol)时,反应转移5.125 mol 电子,B 项错误;该反应中K 2S 和N 2都是还原产物,C 项错误;KNO 3中N 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D 项错误。

[答案] A9.(2017·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B-+Z2===B2+2Z-②2A2++B2===2A3++2B-③2XO-4+10Z-+16H+===2X2++5Z2+8H2O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Z2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C.X2+是XO-4的还原产物,B2 是B-的氧化产物D.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XO-4+5A2++8H+===X2++5A3++4H2O[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③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①2B-+Z2===B2+2Z-中,氧化性Z2>B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所以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A项错误;由①②③反应中还原性的比较可知,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B项正确;反应③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XO-4为氧化剂,X2+是XO-4的还原产物,反应①中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2 ,即B2 是B-的氧化产物,C项正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所以溶液中XO-4能氧化A2+,发生的反应为XO-4+5A2++8H+=== X2++5A3++4H2O,D项正确。

[答案] A10.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应该是:Fe2+有氧化性,B错误;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结论应该为Fe3+有氧化性,C错误;实验现象应该为:Cu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逐渐变为蓝色,D错误。

[答案] A11.(1)根据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可知,每生成3 mol Cl2转移________ mol e-;(2)2Na2O2+2H2O===4NaOH+O2↑,每产生1 mol氧气转移____ mol e-;(3)已知将过氧化钠加入硫酸亚铁盐溶液中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4 mol Na2O2发生反应转移________mol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