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考古工作者一般把一个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陶器群)作为界定考古学文化的首要标准。
2. 考古钻探时,遇土质湿软不带土时,可改用(套铲)。
3. 一个完整的探方包括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
4. 需要打掉( 隔梁 )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5. 排列密集、关系复杂或与遗址交叠的墓葬,应采用(探方)法,按遗址发掘的要求,逐层清理,直至生土。
6. 考古发掘报告的要求可概括为客观、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
7. 考古发掘报告中的M表示墓葬,H表示灰坑,D表示(洞)。
8. 有两条墓道的墓葬在考古学术语中被称为(中形)墓。
9. 考古钻探时,探孔必须保持规整,上下垂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10. 考古钻探时,遗址布孔不宜(过密)。
11. 考古发掘时,一个遗址的探方、遗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12. 墓葬中保存较好的人骨架要全部取回。
保存较差的,要尽量取回头骨、盆骨、肢骨和(牙齿)。
13.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墓道(门)进入墓室清理,否则应采用(揭顶法)。
14. 考古发掘时,重要遗迹如需解剖,应在 ( 拍照记录 )后方可进行。
15. 整理考古发掘资料时,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16. 随葬品必须经( 拍照记录 )之后,方得移动。
17.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各个堆积单位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科学获取考古资料的方法论。
18. 对发现于不同遗址或同一遗址不同位置的遗存,可以进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的(共时关系)关系。
19.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0.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1. 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
22. 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兽骨的研究,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
23. 对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可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
24. 对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的时代确定,必须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
25. 通过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遗骨的数量统计和比重研究,可以推断出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26. 史前考古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出现以前。
27. 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
28. 树木年轮断代法对考古学的重要贡献是其对(碳—14年代)的校正。
29. 判定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
30. 遗址各堆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
31. 放射性碳素断代所适用的年代范围是距今( 5万)年以内。
32. 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典型细石器)比较发达,磨制石器和制陶业则不发达。
33. 华南沿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多(贝丘)遗址。
34. 石灰岩山区在史前时期多(洞穴)遗址。
35. 旧石器时代华北地区两大文化系统分别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和(匼河——丁村系)。
36. 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是梁思永编撰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
37. 长江流域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是(施昕更)编撰的《良渚》。
38. 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1928年(董作宾)主持的河南安阳小屯村的调查和试掘。
39. 首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由李济主持的(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40. 现存唯一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1966年由(裴文中)发现。
41. 传统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以(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为基础的科学获取和整理考古资料的方法论。
42. 刘敞的《先秦古器图碑》(已佚)和(《先秦古器记》)是古代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43. 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
44. 19世纪上半叶,汤姆森的(《北欧古物指南》)和沃尔索的《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的基本原则。
45. 20世纪50年代出版发行的文物考古三大刊指《文物》、《考古》和(《考古学报》)。
46. 传统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47. 人类体质发展的直立人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48. 人类体质发展的早期智人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49. 人类体质发展的晚期智人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50. 三棱大尖状器属华北旧石器两大系统中的(匼河——丁村)系。
51. 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要素有磨制石器、陶器、(农业)和家畜饲养业。
52. 老官台文化陶器有成片脱落现象,说明其制陶方法是原始的(泥片敷贴法)。
53. ( 兴隆洼遗址 )玉器的发现为后来红山文化玉器群找到了直接的源头。
54.(小双桥遗址)是目前所发现的处于郑州商城和安阳洹北商城之间的唯一的具有都邑规模和性质的遗址。
55. 周原遺址的主要發現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基址、甲骨坑和大批(窖藏青铜器)。
56. 早商文化和晚商文化,在考古学领域分别被成为(二里岗)文化和小屯殷墟文化。
57. 从文化面貌上看,二里头文化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类型。
58.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9.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是目前所知考古发现最早的帝印。
60.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所发现的编钟纠正了(双音钟)在汉代已失传的错误认识。
61. 大葆台汉墓为我国首次发掘的(黄肠题凑)墓。
62. 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以来的南北二宫制度,西北角新增(金墉城)。
63. 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墓葬壁画)发现于河北湾漳北朝墓。
64. 1996年发现于湖南长沙(走马楼简牍)的近万枚“嘉禾”纪年简牍比较全面地再现了孙吴地区的社会生活。
65. 隋大兴、唐长安城在总体设计上是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郭城(明德门)所在的南北线为中轴,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出来的。
66. 隋大兴、唐长安城是古代中国(里坊制)城市的代表。
67. 1956-1958年发掘的明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与其两位皇后的陵寝。
68.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等人赴豫西地区进行“夏墟”调查,在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
69.郑州商城1955年由(安金槐)发现于河南郑州。
郑州商城是中国考古学界第一次找到的(盘庚迁殷之前)的商代都城遗址。
70.(偃师商城)为解决汤都亳的位置之争提供了新的证据。
71.(安阳殷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商代都城遗址。
72.天湖墓地:位于(河南信阳天湖村),是南方方国(息国)的墓地。
73.(大洋洲商墓)为南方青铜文明研究揭开了新篇章。
74.(天马—曲村遗址)中最早的西周文化是验证(武王克商)的重要依据之一。
75.(琉璃河遗址)的最早年代成为检验武王克商年的下限。
76.(赵卿墓)为春秋战国的考古学断代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标尺。
77.(下寺墓地)将中国使用失蜡法的年代从曾侯乙墓的战国提早了120年78.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上发现了(最早二十八宿天文图像)。
79.秦兵马俑坑:( 1974年)发现于陕西临潼西杨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发现4个兵马俑坑。
80.西汉长安城开创了(我国都市规划上综合大城市)的先例。
81.居延汉简(内蒙):内容多为汉(边塞屯戍档案),是研究汉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82.(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出土83.(洛庄汉墓)(山东):出土的编钟纠正了半音钟在汉代已失传的错误认识(曾侯乙),这是音乐考古史上一次大发现。
84.(沂南画像石墓)是现今所见最为完整的画像石墓。
85.(楼兰古城)对研究当时中央政府与西域关系,了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情况有推动作用。
86.邺城遗址包括南北毗连两座城址。
邺北城(改变了以前宫殿南北分散形)制,对此后都城布局有重大影响。
87.北魏洛阳城与东汉洛阳城的区别:1、(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二宫);2、(西北角增设金墉城);3、(西城墙新开一城门)。
88.(湾漳壁画墓)位于河北磁县,出土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墓葬壁画。
二、判断正误1.考古发掘报告中的“墓向270°”指墓向正东。
×正西方向2.考古发现的堆积愈厚,表明形成该堆积的时间愈长。
×3.有两条墓道的墓葬在考古学领域被称为亚形墓。
×中形墓4.地层的直接叠压反映了时间的连续或文化的相袭。
×5.考古类型学中的“型”与“式”是有特定含义的,“式”代表横向的演化序列,“型”代表纵向的演化序列的发展阶段。
×式更强调时间顺序,二者正好相反6.放射性碳素断代法的理想标本是陶器。
×有机物7.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是判定文化遗存绝对年代的有效方法。
×相对年代8.放射性碳素断代法的适用对象是无机物。
×有机物9.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所适用的年代范围是距今50万年以内。
×五万年以内10.地层跨越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地层的厚度来推断。
×决定地层厚度的因素是堆聚的时间、堆聚速度和受破坏程度,不能根据地层厚度推测地层跨越的时间长度11.宋代是金石学的兴盛期。
×清代12.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8年董作宾主持的河南安阳小屯的调查和试掘。
× 1926李济主持的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13.沃尔索的《北欧古物指南》和汤姆森的《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的基本原则。
×作者和著作正好相反14.陕西蓝田猿人1963年和1964年分别发现于公王岭和陈家窝。
× 63年陈家窝64年公王岭15.柳江人化石是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
×黄龙洞化石还比它早16.三棱大尖状器是许家窑人文化的典型器。
×丁村人17.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农业已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是耜耕农业,犁耕农业,是继人耕农业、锄耕(耜耕)农业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和技术18.兴隆洼文化是北方地区晚于红山文化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晚19.大溪遗址的发掘使以蛋壳彩陶和彩陶纺轮为特征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得以确认。
×红陶为主并含彩陶这是屈家岭文化遗址20.新石器时代所对应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
×全新世21.旧石器时代所对应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
×更新世22.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两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黄河流域23.新石器时代华南地区攫取性经济发展缓慢。
×生产性经济发展缓慢24.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陶器上的鸟纹多为写意鸟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