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背景: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措施:(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厂卫”:(1)锦衣卫:朱元璋(皇帝直接指挥)
(2)东厂:明成祖(宦官直接指挥)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内容:(1)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文体:“八股文”。
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1)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 (2)苏州是明代丝织中心。
(3)景德镇市全国的制瓷中心。
商业:(1)北京和南京市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