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三)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三)


心理学系 李想 381891219@
《实验心理学》
3
第三节 内隐记忆
•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通过对记忆的无 意识的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 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影响,又 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实验心理学》
4
主要内容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内隐记忆的提出 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
• 从现象上讲,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项任务时,不经有意识 地回忆,而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起作用的现象。
• 从研究模式上讲,它是启动效应的一种。 • 从测量上讲,它用的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方法,它不要求被试有
意识地去回忆所学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完成某项操作,在操作 中反映出所学知识的作用。 • 从心理学研究理论上看,研究者在对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 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多重记忆说,推测记忆 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 记忆系统(Tulving & Sqthreetal,1985)。
• 人们把在同一个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或不 一致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 塔尔文曾对此做过如下描述:
• “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 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 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任务中的操作,但不影 响另一种任务的操作,或者变量对两种任务的操 作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实验心理学》
13
• 斯奎尔通过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将记忆分为两类: 陈述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记忆 (procedural memory)。这种观点代表着神经心 理学家对此类记忆现象的看法。
• 陈述记忆是唯一能进入意识中的可觉察的记忆,而程 序记忆则只能通过记忆系统的操作来实现。
《实验心理学》
11
三、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1.多重记忆系统说(multiple memory systems)
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 组成,而每个子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 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 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
《实验心理学》
12
《实验心理学》5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1. 个体差异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2. 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
的影响 3.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
外显记忆:概念驱动加工过程,自上而下 内隐记忆:材料驱动加工过程,自下而上
《实验心理学》
6
二、内隐记忆的提出
1. 内隐记忆的概念理解
上节内容:记忆的类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斯珀林、波斯纳、斯滕伯格
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概念与区分
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DRM范式,两者联系
概念,元记忆控制 与监测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实验心理学》
1
练习
1. 有关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是()
A. DRM范式
B. GSR C. DRS
• 图尔文(1985)提出启动效应即内隐记忆现象代表一 种 新 的 记 忆 系 统 --- 知 觉 表 征 系 统 (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可细分为字词系统、结 构描述系统和概念语义系统。
• 之后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 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的知觉表征系统没有 单字的固定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但它可能包 含单字的多重分布特征,每一种表征的唤起是通过一 个特殊的线索来实现的。
《实验心理学》
7
2. 内隐记忆实验研究起源
• 启动效应的研究
o 类型:直接启动、间接启动 o 方法:知觉辨认、补笔法、偏好程度判断
• 遗忘症的研究
o 在遗忘症病人身上,和外显指导语相关联的记忆任务 受到了破坏,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未 受影响。
《实验心理学》
8
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
《实验心理学》
14
《实验心理学》
15
对多重记忆系统说的评价
• 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遗忘症患者的记忆分离 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 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
• 而对于正常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则可以解释为,某变量 只影响陈述记忆而不影响程序记忆,或某变量只影响 程序记忆而不影响陈述记忆。
《实验心理学》
9
→无觉察知觉:奇斯曼和梅里克尔(1982)对sroop启动实 验进行改进,通过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频率, 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
不一致和 一致条件下 频率提高 反应时均变短
非觉察
觉察
不一致条件下 频率提高 反应时变长
一致条件下 频率提高 反应时变短
《实验心理学》
D. KK范式
2. 斯珀林的研究表明,图像记忆能够保持()
A. 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 B. 约4-5个项目
C. 约9个项目
D. 彩色信息
3. 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 信息提取方式是()
A. 平行扫描
B. 系列中断扫描
C. 系列全扫描
D. 线索扫描
《实验心理学》
2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10
→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 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1970) • 被试:遗忘症病人4名,控制组正常被试16人 • 任务: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进行记忆测验 • 测验类型:4种(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词
干补笔) • 结果:遗忘症病人在前两项测验中都比控制组差,但
在后两项测验中,遗忘症病人和控制组的成绩一样好。
• 但多重记忆系统说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划分多 重记忆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实验心理学》
16
2. 迁 移适 当 加 工 理 论 ( 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
• 迁移适当加工理论是由勒迪格等(1990)提出的,主 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认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分 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加工过程不 同而已,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机能上相互独立的 两个不同的子系统。该理论认为,如果记忆测验所要 求的加工过程与学习时的编码加工相似或重叠,就可 以提高测验成绩,否则就会相对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