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模板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高层建筑模板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模板体系及垂直运输体系的选择龚鹏程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了城市化的标志,更多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不断的出现,因此这些建筑的模板体系的选择也成为了该建筑能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就简单的讨论了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一些应用广泛的模板体系,并对这些模板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还讨论了模板体系的优势及优点。

关键词:大模板体系滑模技术爬模技术模板选着模板优势模板体系的选择依据1 基于项目工程结构特点来进行选择。

对于模板选择来说,一定要能够满足结构功能的设计需求,不但要使结构施工质量得到确保,还要节约项目资金的投入,并保证施工进度能够按计划进行。

一般情况下,要基于项目的结构体系和工程特点的不同,来对模板体系进行合理的选择。

2 基于当前企业的机械设备现状来进行选择。

机械设备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模板体系的选择。

施工企业的起重机械决定了模板的拆装、重量、尺寸和类型。

3 基于企业的施工组织管理来进行选择。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模板体系已成为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是否选择合理的模板体系,将对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广大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4 基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地区差异来进行选择。

地区情况的差异与模板体系的选择密切相关,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模板生产、租赁和设计的相关企业和单位,促进了模板设计和生产的社会化和专门化。

另外,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决定了模板体系的选择,一定要使企业的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使模板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符合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

大模板体系一、大模板结构所谓的模板,便是大型模板或者是大块模板的简称,作为工具式模板,其是根据建筑施工的需求及特点(按照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设计的尺寸要求而制作的模型板。

)开发得来能够持续及周期使用的专用模板,而大模板技术就是利用这些大型或者大块的模板组成一个整体,达到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作用。

对于大模板来说,其单块面积较大,与刚框胶合模板及组合钢模板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一面浇筑墙一般仅采用一块模板,此外,大模板结构形式也是从普通小开间剪力墙工程逐渐发展成了大开间剪力墙工程,并在框架剪力墙及箱型基础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大模板工程结构来说,其类型较多,既有内外墙全部是现浇混凝土全现浇结构的,也有外墙为砖砌体内浇外砖结构,内墙为现浇混凝土的结构。

[1, 2]二、大模板的组成大模板是采用专业设计和工业化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工具式模板,一般与支架连为一体。

由于它自重大,施工时需配以相应的吊装和运输机械,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为基础进行大模板设计、制作,以大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均衡施工。

大模板工程主要包括四大系统,即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附件系统等,该四个系统中,面板系统用来混凝土直接接触,利用横肋和竖肋作为骨架,来接受面板的压力;支撑系统则由支撑架和地脚螺栓构成,用来承受风带来的压力和地面平行压力,保持整个模板工程的稳定;操作平台系统则是用来给建筑工人进行施工的场所,主要包括脚手板和三脚架,另外还会提供铁爬梯和保护措施;附件系统则是指其他模板配件系统。

[1, 2]三、大模板施工工艺特点(一)施工便捷高层建筑施工时,技术的便捷性,能够做到对施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及对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

对于大模板技术来说,其正好能够做到对这一要求的有效满足,大模板技术在施工时,能够做到简单的安装与拆卸,与一些小的模具相比较来说,大模板技术在组合安装时更为便捷,不需要对每一块小型模板进行管理及安装即可完成工作,因而能够节约出大量的用工时间,使得建筑施工的工期得以保障。

(二)外观好看对于小模板来说,其在应用时,需要对安装及拆卸做到特别关注,防止因模板间不平等及模板间缝隙问题出现,给整个建筑的外形及美观造成不良因素。

然而,大模板技术在应用时,则可做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避免,因为对于大模板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应用时,不需要像小模板施工那样去进行大范围接缝,从而使得大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时,具体很好的整体性,并能够在质量上有所保证。

(三)寿命较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年限问题是其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大模板及小模板进行比较来看,大模板能够使用的年限较长,并且在用完之后还可以继续循环使用。

另外,对于大模板来说,其一般都是由钢筋等建筑材料所构成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体现出较好的耐用性。

(四)成本较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使用年限及施工工期之外,施工成本也需要做到重点考虑,尤其在对模板进行应用时,不仅需要对模板的使用效率及耐用性做出考虑,还需要对模板的成本加以考虑。

对于大模板来说,其在应用时,能够做到对成本的有效节约,因此在对其进行使用时,能够做到对建筑成本的有效降低。

此外,大模板来应用时,还可以承接大量的搭建及外挂设施,因此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

[2]四、大模板的优点1 刚度好,拥有较高的混凝土成型质量;2 节省原材料和抹灰用料;3 提高施工效率,在改装模板后,模板可以重复周转使用;4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墙体抹灰出现质量通病的隐患,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5 需要简单施工条件,同时也便于操作;6 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时间;利用大模板进行支模,具有较多的周转次数,具较强的机械化操纵,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五、大模板的缺点随着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入使用,其弊端也逐渐突出。

缺点也十分明显:模板对接过程的接缝缺陷、大模板安装拆卸困难以及大模板底部漏浆,还有较大的自重,较高的耗钢量,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可达每平方米110Kg。

根据以往项目资料的统计,在高层剪力墙体系达到500m2的面积时,其钢模吊运次数达到总的标准层吊次的35%左右。

导致了较大的装拆工作量,同时较大的面积使得其承受较大的风力。

不仅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资,而且由于模板较大的面积,对于堆场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因此通用性存在很多的不足。

基于此,大模板体系在高层建筑的应用受到很多的限制。

如同时施工多栋相同的高层建筑,可以提升大模板的摊销速度。

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建筑工程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4]六、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中的改进措施(1)针对对接过程的接缝缺陷问题,此类问题原因多为对接口处的建筑垃圾残留导致对接不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在模板搭建过程中,对对搭接口进行污垢的清理,如建筑垃圾的处理等,这样才能让大模板和角模之间尽量无缝对接。

(2)针对大模板安装拆卸困难问题,则可以通过在模板相应位置预留撬孔的方法,来安装撬棍,这样就能提高大模板移动的便捷性,减少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对模板的损害,避免大模板在移动过程导致的墙体变形。

(3)针对大模板底部漏浆问题,可以通过在大模板底部紧贴模板的地方用槽钢加垫板的方法制作一条槽,用钢条和橡胶条分别压入槽的上方和下部,并压实和挤实,达到密封底缝的目的。

[3](4)可以采用新型材料代替钢模来克服大模板自重较大这一缺点。

如大型铝模板和PVC高分子塑钢模板。

滑模体系一、滑模法施工技术[6]1 滑模法施工原理滑模施工就是在构筑物或建筑物底部,沿其墙、柱、梁等构件的周边组装高1.2m 左右的滑升模板,随着向模板内不断分层浇筑砼,用液压提升设备使模板不断地沿埋在砼中的支撑杆向上滑升,直到需要浇筑的高度为止。

滑模和其他施工工艺相结合,可为简化施工工艺创造条件,取得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 滑模组成滑模装置主要由3大系统组成,即由模板、提升架、围圈组成的模板系统,由主操作平台、上辅助平台和内外吊脚手架组成的平台系统,由液压控制台、油路和支承杆组成的液压提升系统。

滑模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部件包括千斤顶、支承杆、提升架、上下围圈、模板、外吊架、内吊架、栏杆及桁架、搁栅、铺板、挑三角架、液压动力泵站及连接管路等。

二、滑模的优点滑模施工可以连续不断的作业,从而很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的连续性,没有施工缝、结构表面光滑(有利于主体结构的整体性。

)、机械化强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条件好、施工成本低、材料消耗少(能减少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钢模板)、施工安全、文明、快速。

[8]三、滑模施工的特点1 滑膜技术一般使用的是滑移式的活动钢模,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滑动,而且在浇捣的时候还能够脱模。

当使用此技术的时候通常是一拉线、激光或者是超声波、声纳等作为参照标准,这样能够更为准确的确定结构的高程、位置以及方向;[15]2 滑模技术有效减少较多工序,包括支模板、拆模板、搭脚手架、拆脚手架等。

滑模技术可以将高空立体作业转换为平面内作业,同时各种工序能够交叉综合作业。

另外,操作平台可以自由的上升或下降,所以,滑模施工更能提高施工进度,做到安全生产;[10]3 滑模技术还包括:滑模电脱模技术;滑模混凝土养生技术;滑模千斤顶工作性能现场检测技术等;[10]4 滑模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一次组装 l米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 不间断滑升模板, 连续成型, 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 每天可以滑升2.5m-3.5m,最高可达 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 可降低成本 15% -20%,混凝土连续成型, 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提高;[15]5 除一般的通用构件外,其他装置均应随着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平面布置而改变,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因此采用滑模施工时,必须根据滑模施工的特点选用模板结构类型和平面布置;[6]6 滑模施工装置主要由三大构件组成,即提升系统、模板系统以及平台系统,这三个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滑模施工的有效开展。

这其中提升系统主要涉及到油路、控制系统以及支承杆三部分;平台系统主要是由吊架、辅助平台等组成;模板系统则是模板、围圈等组成;[6]7 液压滑模施工的重点是施工方案的选择、人员的组织培训、滑模装置组装与拆除、水平及垂直度的控制及纠偏、水平楼板交叉处的处理以及安全质量的技术控制。

[6][9][14]四、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1 由于高层建筑时施工的复杂性,髙层建筑的施工现场被堆放诸多的设备以及物料,这就使得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利用大量的大型机械进行施工的开展。

而利用滑模施工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7]2 在施工现场应用滑膜技术时,能够避免建筑物堆放条件的相关限制,还能有效建减少建筑模板的耗损程度;滑膜施工技术已经取代了之前的固定施工模式;[15]3 依靠油泵产生的压力,滑膜施工技术可以凭借液压千斤顶更好的带动千斤顶架,从而支撑整个施工作业的平台,推动内、外模板以及吊架上升。

而且滑膜技术本身还具有连续性较强、高机械化、快速动作、表面光滑、最大限度的节省施工材料等;[15]4 滑膜技术的结构简单,还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液压滑膜技术最为突出此项技术具有高质量、高速率、成本低等优势;[15]5 让混凝土在浇筑时能够很容易成型,而且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性较好,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