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z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z

新课程语文教学八年级导学案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了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大雪,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备课人:姓名: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理解什么是物候学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4、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神。

第一板块:课前备战
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3、扫清字词障碍(8分)
萌发()翩然()孕育()
簌簌()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区域()纬度()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28分)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草木荣.枯周而复.始风雪载.途形.影不离
A.光荣又充满形态
B.茂盛又充满形体
C.光荣复习载重形状
6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

(8分)
(1)人或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

()
(2)远望衰败的草与天空相接。

()
(3)绕完一圈,再从头开始。

()
(4)春天草木茂盛,小鸟试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
7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___得多。

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

A.观测灵验观察必需B.观测灵敏观测必要
C.观察灵活观望必然
8、题目: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3分)
9、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10分)
10、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1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5分)
12、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5分)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展示
一、合作互查
检查课前备战完成情况。

对子对我课前备战总评分
评语:
二、合作、交流、展示一、阅读课文,合作探究,筛选出以下信息: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物候现象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5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根据以上问题,给文章划分结构。

三、课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四、课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五、精度精炼
(一)精读第1、2、3段,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段写作顺序是什么?标准性的词语有哪些?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2、第1-3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3第一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加以赏析。

4第一段中“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能否删掉,为什么?
6第3 段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找出标志性的词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加以分析。

第三板块:课后拓展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他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中第2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