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理]咳嗽-中医(4)PPT课件
[整理]咳嗽-中医(4)PPT课件
咳声粗亢浑浊嘶哑 外感风寒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 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
或风热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
肺燥阴虚
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 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 已,少气或伴气喘者
久咳致喘 的虚寒证
阴虚或气虚
病势缓而病程长者
咳而声低气怯者
痰湿或痰热 虚
3.辨寒热虚实
寒证:
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
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 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治疗
1.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 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 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2.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 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咳嗽-中医(4)
病案一
王XX,男,65岁,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 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 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 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 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 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 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肺与脾 肺与肝 肺与肾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嗜烟辛辣 嗜酒肥甘
肺胃火 痰
脾湿
寒(饮)
阳虚 气虚
久 咳
肺脏本虚
久病、体虚 肺脾两虚
肺肾两虚
病因病机
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与肝、脾 密切相关,日久及肾。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 。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 痰。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转化。 病久延及肾,肾不纳气,导致咳喘,后期累及于心, 肺脾肾俱虚,可转化为肺胀。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图
风寒 风热 风燥
饮食不节
侵袭肺系
脾失健运 痰湿阻肺
久蕴化热,痰热郁肺
情志不畅 气郁化火 木火刑金
久病体虚
肺气虚,气不化津,津聚成痰
肺阴虚,阴虚火旺,灼津成痰
?中医诊断(病名、证候)、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
概述 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摄 临证备要
病因病机
1.《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 从其合也”。
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医学心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
病程较短;内伤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常伴脏腑功能 失调的证候,起病慢、病程长。
病因病机
外感 内伤
病因病机
1.外邪袭肺
六 淫
口鼻
肺
外
卫
邪 皮毛
邪壅气道
肺失宣肃----气逆而咳 肺不布津----津聚为痰
外 感 咳 嗽
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
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因病机
热证:
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
实证:
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实;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邪实;
虚证:
内伤咳嗽——阴津亏耗—虚或虚中挟实。
4.辨痰的色、质、量、味
①少痰或无痰者
——燥热、阴虚。
②痰多者
——痰湿、痰热、虚寒。
③痰白而稀薄者
——风、寒。
④痰黄而稠者
1.辨外感内伤
病史新久 起病缓急 病程 兼症
病性 治法
外
感
内
伤
多为新病
久病或反复发作
急
缓
短
长
常伴肺卫表证:恶寒、 身无表证,可伴他脏
发热、头痛
见证
邪实
虚实夹杂
疏邪宣肺,忌收敛
调理脏腑,忌辛散
洪亮有力者
实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 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
风热或 痰热伤津
咳 程2加声 短. 重辨高 者亢,的咳,或有嗽病伴关的势咽因急痛时而素间病。、节律、性质、声音、伴外随或寒风症内热状热及
诊断
1. 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 2.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内
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 腑失调的症状。 3. 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罗音。 4. 血常规化验,痰培养,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哮病、喘证
2.肺胀 病史长,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
甚至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
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症。X线胸部 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4.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 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 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热。
⑤痰白而粘者
肾阴虚,肺失濡润,虚火灼津 肾阳虚,气化不利,水饮内停
实证
肺 失 宣 降 ,
咳嗽 肺 气 上 逆
虚实 夹杂
咳嗽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感
六
肺 淫
卫外失司
诸 邪
(口鼻皮毛)
肺气上逆 肺失宣降
冲击 声门
复迁 感延 外反 邪复
上津 干失 内布 阻化
咳嗽
迁 五延 脏不 六愈 腑伤
及
情志不遂 肝 火
火(热)
阴虚
内伤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 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
概述
范围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 本病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咳嗽、咯痰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外感咳嗽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
(邪实)
内 伤
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咳
久病劳损 肺肾 阳虚水泛为痰 禀赋不足 两虚
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痰
阻 气 逆
嗽
----肃降无权
(正虚)
病因病机
2.内邪干肺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
痰
阻 气
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