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学--肺痨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3
4、阴阳两虚
主症: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或夹白,形寒自汗,声嘶音哑, 形体消瘦,或有浮肿,腹泻,心慌,肢冷,大肉脱尽等症,舌 质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医学心悟》
组成:人参、黄芪、远志、白芍药、山药、茯苓、杞子、龟板、 鹿角、紫河车、白术、当归、枣仁、熟地)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7
其他疗法
(三)推拿、按摩
1.肺阴亏虚 揉按、点按肺俞、结核、百劳循背俞施搓运夹法,
同时点按心俞、膏肓。揉 拿手三阴法,点按内关,太渊等穴; 再施梳胁开胸顺气法。
2.阴虚火旺 于背部轻推慢揉,点按肺俞、百劳。用双龙点肾法, 梳胁开胸顺气法,揉拿 手三阴法,点按劳宫、鱼际、内关、 神门,用提拿足三阴法,提拿足三阳法,点按足三里、三阴 交、太溪穴。
中医内科学
2
二、分清病理性质
肺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并发现肺痨虫
干咳,痰中 带血丝,口 干咽燥,五 心烦热,舌 红脉细数。
肺阴亏损Βιβλιοθήκη 咳血色鲜红, 心急易怒舌 红绛,苔薄 黄或剥,脉 弦细数。
阴虚火旺
咳嗽气短, 神疲乏力, 或午后潮热, 舌质嫩红、 苔薄细弱而 数。
气阴两虚
咳逆喘息, 声嘶音哑, 浮肿舌质淡 而少津,苔 光剥,脉微 数或虚大无 力。
潮热声嘶 遗精闭经 舌红脉细数
肾阴不足
形寒阳痿 肢冷唇紫 气喘 水肿舌淡脉沉 细
肾阳亏虚
虚烦不寐 盗汗
温补肾阳 金匮肾气丸
滋水涵木 滋水清肝饮
11.03.2021
肝火偏旺
心火乘克 黄连阿胶汤或大补阴丸
中医内科学
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
10
辨证论治
1、肺阴亏虚
主症:干咳,痰少粘白,或带血丝,口干咽燥,午后手足心热, 皮肤干灼,或有少量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1
2、阴虚火旺
主症:咳呛气急,痰少质粘,色白或黄,咳血反复 发作,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 盗汗,口渴,心烦,胸闷掣痛,形体日渐消瘦,舌质 红或绛,苔薄黄或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引赵蕺庵)合秦 艽鳖甲散(《卫生宝监》)(百合、麦冬、玄参、生 地、熟地、当归、炒芍药、甘草、桔梗、鳖甲、知母、 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川贝母、乌梅)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6
其他疗法
(一)针灸疗法 体针穴位多选手太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阴虚多用针法,阳
虚多用灸法。常选尺泽、肺俞、膏肓俞、大椎、三阴交、太
溪等穴;若潮热者,加鱼际、劳宫、太溪;盗汗者加阴郄、
复溜;咯血者加中府、孔最、膈俞;音哑加太渊;若阳虚者 可选加脾俞、肾俞、关元、背部俞穴可用瘢痕灸法。 (二)穴位注射 选结核、中府、大椎、膏肓俞、曲池、足三里。采用维生素 B1注射液100 mg,或链霉素0.2g,每次选择2~3穴,轮流使 用。若大咯血者,可选止红穴(在前臂内 侧中线曲泽穴下4 寸),孔最,配合尺泽、曲泽。第一天选止红、尺泽;第2 天选孔最、曲泽交替使用,采用脑垂体后叶素0.2~0.4ml, 每日1~2次,交替取穴4天为一疗程。
阴阳两虚
滋阴润肺 清热杀虫
滋阴降火 补益肺肾
益气养阴 润肺止咳
滋阴补阳 培元固本
月华丸
11.03.2021
百合固金汤 秦艽鳖甲散
保真汤
补天大造丸
中医内科学
9
三、分清病变所涉及脏腑
肺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并发现肺痨虫
乏力,纳呆便 溏
脾
子病及母
健脾助运 培土生金
参苓白术散
性急善怒 胁肋掣痛
母病及子
腰酸遗精 肾
治法:益气养阴。
方剂:保真汤加减(《十药神书》)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当归、生 地、熟地、天冬、麦冬、赤芍药、白芍药、柴胡、厚朴、地骨皮、 黄柏、知母、莲心、陈皮、姜、枣)
加减:咳血甚者可 酌加阿胶、仙鹤草、三七粉以养血止血;如便 溏、腹胀、纳差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可加苡仁、扁豆等以健脾, 并去生地、熟地、麦冬等滋腻之品;若咳甚者加紫菀、款冬、枇 杷叶以温脾止咳;夹有痰湿者,可配半夏、苡仁以祛湿化痰。
中医内科学--肺痨
学习提纲
肺痨的定义是什么? 肺痨证候特征是什么? 肺痨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如何诊断肺痨? 肺痨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与辨脏腑阴阳,其
主要内容有哪些? 肺痨治疗原则是什么? 肺痨分几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主证、治法、
方药是什么? 肺痨病应如何预防及调理
11.03.2021
加减:若咳嗽痰粘色黄者加山栀、紫珠草、大黄炭、 茜草炭等凉血止血;若出血紫黯成块,伴胸痛可加三 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以化瘀和络止血;盗汗 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麻黄根以敛营止汗 。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2
3、气阴两虚
主症: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 或有腹胀,便溏,或午后潮热,热势一般不剧,舌质嫩红、苔薄 细弱而数。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5
2.抗痨丸 组成:矮地茶、白及、百部、穿破石、桑白皮、五指毛桃 功效:止咳祛痰、抗痨杀虫。 主治:体质尚好,虚证不显著之肺结核。 用法: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按语:本方有活血止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浸润型 肺结核,痰中带血。 3.肺结核丸 组成:白及、土鳖虫、制何首乌 功效:敛阴补肺。 主治:用于肺结核空洞、肺出血。 用法:口服、每次9g,每日3次。 按语:本方有养阴润燥,祛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浸润型肺结核,肺 结核空洞,痰中带血。
治法:滋阴润肺。
方剂:月华丸《医学心悟》
组成:麦冬、天冬、生地、熟地、山药、百部、沙参、獭肝、川贝、阿 胶、三七、茯苓、白菊花、桑叶)
加减:咳甚者加杏仁、桑白皮以止咳;痰中带血丝者可加仙鹤草、藕节、 白茅根、蛤粉以和络止血;低热者,可酌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热除蒸; 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以养心安神。
加减:若心慌甚可酌加紫石英、远志以静心安神;若肾虚气逆 喘息可加冬虫草、诃子肉以补肾纳气。
11.03.2021
中医内科学
14
固定方药治疗
1.养阴清肺膏(糖浆) 组成:白芍、薄荷、川贝母、地黄、甘草、麦冬、牡丹 皮、玄参 功效: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主治:肺阴虚之肺结核。 用法:每次9g,每日2~3次,口服。 按语:本方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用,可用于阴虚肺 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