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井(接收井)逆作法施工方案

工作井(接收井)逆作法施工方案

工作井(接收井)逆作法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根据设计图纸以及以往施工经验,本工程逆作法沉井采用如下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冠梁→第一段井体→第二段井体→第三段井体→第四段井体→第五段井体→第六段井体→第七段井体→第八段井体→封底→第九段井体。

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根据开挖深度分别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挖土。

根据设计图纸,因冠梁开挖深度为1.3米左右,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清理,自卸车直接运输出场;其他各井段采用人工坑底挖土,出土方式采用吊土斗配合卷扬机运至地面,再用自卸车运输出场。

基坑开挖九层进行,均匀对称开挖,严禁超挖,基坑开挖周边严禁堆载。

每层土方的开挖必须待上道工序中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进行。

3、模板工程
(1)模板制作
为保证井砼外观质量,本工程井模板采用木板模,模板尺寸为0.9×1.2m。

模板用方木横向固定,间隔50cm,方木外边用竖向钢管支撑,间距为1.2m。

为防止模板横向侧移,在沉井中间搭设一4m×4m左右的脚手架,并用钢管做斜撑使之与脚手架连接牢固。

斜撑横向每1.2m支撑一道,纵向也1.2m支撑一道。

脚手架架子高度随沉井开挖深度而调整,为加大斜撑底部与地基的接触面,在钢管下加垫块
木板。

同时为保证砼外观颜色,利用同一品种的脱模剂。

因本工程井每段高度最高只有1米左右,沉井井壁40cm,对模板的侧向压力不是太大,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以上加固方式完全满足施工需要的扰度及强度要求,本方案在此不在对扰度及强度进行验算。

(2)模板安装
模板工艺流程如下:
模板加工→安装前检查→模板吊装就位→调整模板位置→安装竖向钢管→拉杆固定→安装斜撑→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因逆作法沉井模板支立具体施工方法除上下段接缝处需要特殊处理外,其它与普通沉井一样,所以在此只对井体接缝处处理作一叙述,其它不再叙述。

冠梁:基坑开挖至标高40.75处部分采用夯实地基,在冠梁井内与第一井段接缝处沿围护内周开挖一条深70cm、宽为80cm的沟槽,在该沟槽中回填黄砂,并振实,底模支立在砂垫层之上。

为保证下部砼密实度不因底模向下预留钢筋可能存在缝隙而受影响,底模向下移10cm,拆除模板后再将该部分砼凿除;侧模采用木模,截面图如下:
冠梁模板支立截面图
单位:cm
第一、二、三井段:基坑开挖至标高39.75(以WD2井为例),进行第一井段模板的制作;基坑开挖至标高38.75,进行第二井段模板的制作;基坑开挖至标高37.75,进行第三井段模板的制作……基坑开挖至标高33.75,进行第八井段模板的制作。

为了上节井段的预留钢筋能插入到砂垫层中,把底模按配筋图要求进行打孔。

因此时上部砼已浇筑完毕,所以需对上下接缝做特殊处理,为方便混合料投入,在接缝处侧模上口设一杯型投料口,高出上下段接缝30cm,宽出井内壁25cm,混凝土浇筑从投料口入料。

假牛腿在混凝土浇筑后再凿除。

为使连接处有良好的密实度,在施工中采取二次振捣,即第一次振捣后,稍停30~60min,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

截面图如下:
第九井段和底板:当第八节井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第九段的土方开挖,开挖深度至设计基坑底时,用人工将土
基面进行夯实, 然后及时浇筑10cm 厚C20素砼垫层, 垫层找平养护后作为底板底模。

在素砼初凝后及时浇筑底板,最后进行第九节
井壁混凝土浇筑。

第九井段侧模以及与第八段接缝处处理与前八段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