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痛PPT课件
• 2. 突出方位:椎退程度不一
向上/下突入椎体内
•
力学因素
向前突出(经骨突出)
•
后外/后突出(临床主要类型)
• 临床上接近90%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间盘的后外方。其主要的病理变化
是压迫和刺激了位于其后方神经根管内的神经根,产生相应的神经根性痛及
功能障碍。
15
•
单侧型 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
于一侧
• (6)邻近组织的疾患:如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 泌尿系统的结石、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消化系统 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妇产科的子宫体炎、附 件炎、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腹膜后的肿瘤侵蚀脊柱 也可以产生下腰痛。
• (7)功能性缺陷:如体势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 长、腰臀肌力不足等。
男>女 • 好发部位:L 4、5 L5~S1
5
椎间盘
•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 纤维软骨盘
• 成人23个
• 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 弹性垫作用,缓冲外 力对脊柱的震动,增 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 中胸部较薄,颈部较 厚,腰部最厚
• 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 后薄,胸部相反;颈 腰椎间盘易向后外侧 突出
6
二、解剖生理
• 7. 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发病的报道。
• 8. 脊柱畸形 先天发育不良或继发性脊柱畸形者1同4
(二)病理类型
• 腰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方位、破裂形式、以及 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
• 1. 好发部位:> 90%下两个椎间隙
•
原因:下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
•
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
10
• 腰 痛 的 易 患 因 素: • (1)不良坐姿:脊柱后凸(弓背)坐姿可使腰椎处于
屈曲位,并使腰椎后方韧带终点过度牵伸。因此, McKenzie认为不良坐姿可引起或加重腰痛。有 研究表明,坐位时,当腰椎越趋向后凸位,椎间 盘内压力就越大;当腰椎越趋向前凸位,则椎间 盘内压就越小。 • (2)屈曲的频度:人们日常活动中不断进行腰椎屈 曲而很少伸展,每天大量的时间腰椎处于屈曲状 态。有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可高达3000~ 5000次/d。周而复始,腰椎常持续地处于最大屈 曲状态而很少处于最大伸展状态。 •腰椎伸展活动范围受限。
13
• 4. 长期吸烟 长期吸烟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会加 速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 5. 增加腹压 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 等。(诱发因素)
• 6. 生理因素 ①年龄——多发生在青壮年,20~40岁发病占到 80% ②性别——男女发病率之比是4~6:1; ③体形——太高、太胖、太瘦的人易得; ④妊娠——体重及姿势的缘故易得。
下腰痛
• 下腰部主要是指腰椎、骶椎、双侧骶髂关节及 其邻近的组织,可涉及肌肉、韧带、筋膜等。
•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有过下腰痛的 历史。经常有人发生下腰痛后就说得了腰椎间 盘突出症,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下腰痛症状都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
1
• 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1)腰椎先天性或发育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的腰椎融合、半
11
• 椎间盘退变
牵拉
• •
挤 压
年龄
扭转应力
12
•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活动量很少的人群极易患上腰 椎间盘突出症;
• 长时间从事重体力活以及长期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 境中的人群也容易发生此病变。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因素包括:
• 1. 职业因素 即慢性损伤,多见于负重较大的 工人如煤炭、建筑工人及长期处于某一体位或颠簸 状态的工作者如护士、电脑族、司机。 2. 急性因素 如急性腰扭伤(包括反复多次的 习惯性扭伤)、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等。 3. 环境因素 长期居住或工作于潮湿或寒冷环 境中的人易患此病。
• 因环推与枢椎之间 • 骶椎尾椎之间 • 不存在椎间盘
7
8
病因病理
• (一)病因
• 1、椎间盘退变(主因):
成人椎间盘无血液供应(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供) 营养靠淋巴渗透 髓核、纤维环含水量( 90%、80%随年龄逐渐递减)
退变
髓核蛋白多糖↓ 髓核 胶原纤维 ↑
H2O↓
弹性(张力) ↓
纤维环 摩擦玻璃样变 纤维环与软骨板、椎体缘附着处松弛、 囊样变
椎体畸形、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椎峡部不 连或滑脱症、脊柱侧弯、第三腰椎横突肥大、游离棘突、棘 突过大或过小、钩状棘突、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等。 • (2)腰椎退行性改变:包括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质 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假性腰椎 滑脱、老年性驼背、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下腰椎失稳症 • (3)下腰部炎症:包括腰背部筋膜纤维织炎、腰椎结核、骶 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脊柱炎、 腰3横突滑囊炎、腰椎间盘炎等。 • (4)下腰部损伤:包括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韧带损 伤、腰椎骨折、脱位、骶尾部损伤、骶髂关节扭伤等。
2
• (5)下腰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①原发的良性 肿瘤:如骨样骨瘤、骨囊肿、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②原发的有恶性病变倾向的肿瘤: 如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等。③原发恶性肿 瘤:如恶性淋巴瘤、骨母细胞瘤、腰骶部肉瘤等。④乳 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腰骶部都可 产生下腰痛症状。
• 后外/后突出 双侧型 从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
9
• 2.累积性损伤(促使椎间盘退变的主因,也是 椎间盘破裂突出的诱因)
• 约1/3椎间盘突出患者无明显外伤史 • 即使有外伤史,也往往是累积性劳损基础上最
后一次外力所致; • 伸膝弯腰搬动20kg重物,椎间盘受力可达
30kgf/cm2 • 椎间盘压力测定(1981年)以站立为基础,
前倾取物增加100%,前屈及扭转增加400%
• (8)其他:中毒性疾病,如氟骨症等;营养性疾病,如骨 质软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等。
3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
• 定义: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
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和刺 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
4
• 约占腰腿痛门诊的15-20% • 好发年龄、性别:30-50岁体力 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