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单位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案号:(2015)浙台知刑终字第2号】2015年7月6日,上诉单位福X公司、上诉人张某辉不服一审法院就检察院指控一审被告单位福X公司、一审被告人张某辉、张某泉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公诉案件作出的一审刑事判决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上诉单位福X公司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一)基本事实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上诉人张某辉在迈X公司工作期间,与该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负责公司机器研究开发。

2008年至2011年1月,一审被告人张某泉在迈X公司工作期间,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负责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

二人利用工作上便利,秘密窃取了该公司的技术图纸资料。

上诉单位福X公司于2010年10月9日成立。

2011年初,被告人张某泉从迈X公司正式离职,并受聘担任福X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

2011年1月,上诉人张某辉利用上述非法获取的技术生产了福X牌侵权产品,并经由被告人张某泉介绍销售,被告人张某泉利用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对机器设备进行调试指导。

至2011年6月16日,上诉人张某辉将福X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父张某。

但张X辉、张X泉仍参与该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

经鉴定,迈X公司的涉案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侵权产品与涉案产品相比较,涉及的技术信息相同。

(二)审理过程
根据诉讼当事人意见及庭审中查明的事实,人民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1、上诉单位是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2、关于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

1、上诉单位是否构成单位犯罪主体
上诉单位人格独立,财务制度健全,除涉案侵权产品外尚有其他产品研发生产,并不属于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或者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情形,故构成单位犯罪。

2、关于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
原判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并依据原审各被告人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在法定幅度内作出的量刑并无不当。

二审法院支持出庭检察员要求维持原判的意见。

(三)专家评议
在我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品盾打假精英网珠海打假律师黄雪芬认为,同时,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上述观点体现在我国《刑法》总则中有关单位犯罪的法条规定。

当然,有关单位犯罪的处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而依据《刑法》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二百二十条有关单位犯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处罚规定可
知,单位亦可成为构成本罪的主体。

单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应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