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13-12-26T10:42:26.15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24期供稿作者:吕所勇[导读] “任务型”教学法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即结构型、交际型和中间型。
吕所勇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从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8年多,其中Task 和Project这两个板块是江苏新课标教材的特色。
本文根据学习国外任务性教学法的理论和教授新课标教材的体会,分析和讨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运用任务型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在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时参考。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一、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
关于“任务”一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应用语言学家一般认为任务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意义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执行的情况。
要指出的是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但需要用语言来解决。
学习和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的“潜势”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
Candlin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以集体的形式对已知和新信息进行探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目标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向性活动。
”可见,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不是一般的、孤立的或可以任意组合的课内或课外的教学或学习活动,而是整个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任务的形式为用口头的、书面的或综合的语言,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
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又可以发展学生本身,因此,任务本身也具有教育价值。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即结构型、交际型和中间型。
“结构型”教学任务强调任务执行中语言形式的运用,比如,完成某一任务时,一定要使用某一特定语言结构。
“交际型”教学任务则强调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认为符合真实自然情景的任务会使学习者的语言获得大幅度的进步,任务不应该为某一特殊语言结构而设计,实施任务不应该强调规范,变成语言结构的表演,真实世界的需要应该成为任务设计的驱动,从而以互动的方式推进语言习得的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中间型”教学任务则既重视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也强调要通过任务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照顾到语言形式的练习,以增加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机会。
为此,必须求得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的统一。
上述三种不同的“任务型”教学设计各有侧重,但当前国外实践与研究证明较好的是第三种。
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国情,我们采取的模式也应该不同程度的近似于第三种,因为这种模式既强调了语言形式,又注重了它的意义与功能,把语言的用法和用途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对我国当前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补充。
三、“任务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要贴近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既要有适当的难度系数又要有可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活动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太难了学习者会产生焦虑;太易了会令人索然无味。
根据任务的性质,任务一般被分为静态任务、动态任务和抽象任务。
静态任务只涉及视觉的信息,用于单项的弥补信息差,如向别人描述简单的事物等。
动态任务涉及信息因素的变化,比如描述车祸、讲故事等。
抽象任务涉及非语境化的信息因素,比如发表一种观点意见等。
2.由于缺少理想的语言环境,实施任务型教学要兼顾意义与形式。
既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生活兴和趣味性,又要有意识地为某些语言结构的使用提供机会,做到有些语言结构是可选择的,有的选择是唯一的,以此促进语言学习者语言信息的吸收、消化,帮助他们调整认知图式,实现他们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
3.“任务型”教学应包括任务前、任务实施和任务后的反思。
任务前语言和内容的准备;执行任务中对出现的错误应该进行适当记录,虽不必当场一一纠正,但事后要进行反思。
因为学习者在运用语言中出现的错误反应其语言习得的进展程度,显示知识建构的过程特点,暴露其认知图式的薄弱环节,老师可以觉察个体差异,对症下药。
完成任务后要进行评估,要发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评估,使他们成为主体,从任务的设计、执行到结果进行正反总结;对任务中有较强语用功能的语言结构,要适当进行演绎。
4.推进新课程体系,实施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泾渭分明,实行一刀切。
从认知角度看,各种教学理论归根到底是对不同教学实践的归纳总结和范畴化。
由于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的,他们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因此范畴之间相互交叉。
我们强调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说全部抛弃其他教学方法。
从一种教学方法过渡到另一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我们早已进入到飞机与火车的时代,但自行车与三轮车仍然存在;同样电子信息和微波通信没有宣布有线通信立即完全的退出历史舞台。
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个过程的连续体。
在很多教学环节上,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采取不同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设计得好的任务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协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但任务型的教学法目前在国外尚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由于师资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打上厚重的中国特色的烙印。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邮政编码: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