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网页制作技术”教学模式初探The Task- And- ObjectiveMode Of TeachingProf Yulaihu一、引言网上教育对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教育所使用,对于教师,正在要求他们适应网上教学,而学生则被允许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

于是学生和教师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通过网上教学可以获得那些好处呢?这篇文章的目地是探索在远程教育中如何建立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借鉴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

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学习,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协调地发展。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理论基础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许多人只注重模式的形式,将各种媒体或活动的种类都放到教学环节中,认为这就是新的教学模式了,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如何在教学中选择媒体、或在学习内容中搭配学习的策略。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霍曼(R.P. Feynman,1985)曾说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二次大战期间,美军曾使用南太平洋中的某个小岛,做为飞机运送后勤物资的转运点,为了表示友好,美国政府送了一些物资给当地土箸人。

大战结束后美军撤走,这些土箸人希望还会有天上的铁鸟飞来送东西给他们,因此,他们在原跑道上点上火把(模仿指示灯),盖了茅屋(模仿塔台)派人守在里面,耳朵上绑了两块木片(模仿耳罩),头上再插根树枝(模仿天线),就痴痴的等在那儿,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些南太平洋的土箸人,千方百计的模仿形式,学足了外表,但由于不懂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得什么也没得到。

我们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时,千万不要模仿了外表,忘了实质,因此在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前,我们要先来看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抽象空洞的精神或意识的探讨,只研究具体、可观察的行为。

它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长久改变,也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关系。

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观察,行为主义心理学者以制约理论建立了一套有效、容易操作的行为改变程序。

华森(J.B.Watson)曾很自豪的说:给我一百个孩子,我可以教他们成为医师、警察、小偷或流氓等任何职业;华森的信心来自于行为主义对教学内容的精密分析,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目的行为,他们的首要步骤就是将目的行为分析成为一个个连续而且容易完成的渐进目标,每个渐进目标再往下分析成为更细的目标,直到最小的目标对应到一个很清楚、很容易完成的教材知识点为止,在向学生呈现每一个最细微的目标或内容后,施教者要以明确、具体的练习题目来检测学生对教材的了解,再借助各种增强作用的鼓励,达到百分之百的学习目标。

行为主义心理学虽然目前已经由教学典范(Paradigm)的地位中淡出,但它对实际教学的影响力仍然深远久长,其中在教学模式设计中主要有:课程的分析、单元的划分、具体目标的设定、学习过程中的练习、立即反馈的提供、以及增强理论的应用等项目。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重外表行为而抹煞个人内在的认知能力,它认为学习不只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关系,个体内原有的认知体系、被改变的意愿、基本的心智能力与独特的学习型式等,都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起初只是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认为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尽相同,而且在外界信息内化的过程中,这些认知的结构与能力会影响学习的成效,他们提出一套“信息处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来解释外界刺激如何被感官所觉知、被选择进入短期记忆区,再经处理进入长期记忆区的过程。

这些理论应用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对课程结构的切割、个别化设计课程内容、及运用超媒体连结组织知识库等,均有深刻的影响。

早期认知心理学在学习过程的研究上,偏重学习者静态的认知结构。

近年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这个支派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的与外界互动,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不断建构或修正自己的认知体系。

他们认为学习的意义是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建构后的结果(Jonassen,1991)。

这在构建教学模式时安排各种互动活动的设计给予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程序在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以学习理论为基础来思考设计的原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教教学模式的设计还要考虑周围的实际环境,以往传统的组班教学、面授辅导或收看电视录像等都是基于实际而选择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排斥由实际归纳出来的设计原则,但在类化这些实践经验时,必须依相关研究的结果来评估其适用性,不能以直觉或市场的喜好为标准,一些由理论或研究归纳出来的原则,对教学模式的设计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建构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呢?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寻求了一种“目标任务型”的新型教学模式。

其模型示意图如下:“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可阐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情景、协作、交互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单元末完成要求的任务目标,最终实现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

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需经历三个阶段。

(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从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操作、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初步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

课程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学资源(教科书、课外阅读材料、参考书等)、多媒体教学资源(音像资料、电影、电视、投影图片、挂图、计算机多媒课件、教学软件、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和资料等)、实验室资源(实验器材、模型等)和社会教育资源(报刊、电视、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

课程学习资源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因特网、工厂车间等)获取。

该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要求教师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体验情景,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方向。

(二)交流互动本阶段是自主学习阶段的进一步深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实现了师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空间、时间及心理间同步或异步互动的“零距离”。

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倾心交流,没有心理隔阂。

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人机交互,即教师和学生分别与学习资源的互动。

教师在面授授课程之前,制作或搜集下载多种多媒体网络课件,并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也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帮助学生拓展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而学生则是自主上网搜集学习资源,或依据教师的指引到指定的教学平台上寻找资源进行主动地学习。

(2)生生交互,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同学间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共同寻找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到自己没有或忽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和对问题的理解。

学生通过教学平台的BBS、电子白板、Web论坛、聊天室、Email和Oicq号码、音频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与远程的学生或陌生人甚至专家相互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同步或异步交互。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讨论,教师要在每个教学单元中设立一定数量的讨论题目,每次讨论安排不同的学生作为主持人。

(3)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法中很重要的交互。

可分为同步或异步两类。

教师可以利用面授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与探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通过教学平台的BBS、电子白板、Web论坛、Email 和Oicq号码、音频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相互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同步与异步交互,从而深入发现问题。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中,是最能体现教师网络教学水平的。

教师要具备在教学网络上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的网络教学能力。

(三)任务目标任务目标阶段是意义是整合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计算,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是互动阶段的升华,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把多媒体网络技术资源收入课堂,使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思维和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为学习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简单地记住一些知识点、学会简单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去解决一些新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此阶段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选择课程学习资源,创设好的情景,进行充分的引导,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动去学习,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和鼓励,对学生的创新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中的面对面辅导主要集中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结合教学任务目标制定出具有针对性、难度适中且结合实际的综合练习题目,或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去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在所指定的题目中,要考虑到要求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学生之间的协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目标任务型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一)遵循传统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各种教学理论,传统的与现代的,行为主义心学与建构主义理论均各有所长。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传统教学理论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有些环节的构建要充分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如课程的分析、单元的划分、具体目标的设定、学习过程中的练习、立即反馈的提供、以及增强理论的应用等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利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模式的构建时,要避免过分强调某一种学习理论而又过分的贬低另外的学习理论,要结合实际的环境和课程的性质综合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

“任务目标型”教学模式正是把不同的教学理论有机的相结合,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在课程内容的分析、知识点的划分、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中的练习、反馈等设计的合乎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