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作者:杨心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05期摘要: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采取了在学习计划中注入国际内容、为课程国际化提供资金与师资支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多层面的教学评价等策略。

滑铁卢大学也为课程国际化制定了规范的课程国际化策略框架及详尽的课程规划指南。

我国高校可借鉴其经验,建设课程国际化开发团队,实现国际化资源共享;在专业课中注入国际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关键词: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滑铁卢大学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5-0067-04加拿大有200多所高等院校,按种类可以分为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专业技术学院(私立职业学校)。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少而精,融英国教育的严谨和美国教育的灵活于一体,并以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教育质量享誉世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以适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概述由于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统筹部门,其高等教育机构自发组织或加入一些非盈利性机构以增进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AUCC)就是这样一个机构,它吸引了95所公立和私立非盈利性大学和学院成员。

AUCC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跟踪调查其成员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国际化人才。

在加拿大各大学,国际化的课程能够为加拿大学生在本国培养全球视野和技能提供平台,并为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

近年来,AUCC对课程国际化的关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AUCC工作组对中小型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些大学在课程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一)在学习计划中注入国际内容首先,学习外语是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及其独特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然而,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年限中很难兼顾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因此通过用外语教授专业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有充足时间教授语言的问题。

例如,蒙特利尔大学让企业管理专业的“三语言”学位学生分别通过3门不同的课程学习3种不同的语言。

另一种类似的做法是,让学习中文的学生在商务课程中学习“商务汉语”而非中国文学。

这样,学生就能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一门外语。

其次,国际学习或有国际经验的学习是课程国际化的又一重要资源。

约克大学发现,充分利用校园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作为外语学习的资源是一条极具前景的途径。

约克大学共有3 000名国际学生,加上很大一部分加拿大新移民,共有来自93种语言背景的各地学生,如此丰富的文化环境是外语教学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归国学生的经验加强校园内的国际化学习。

这些活动不仅深化了归国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为整个学生和社区提供了分享国际社会与文化的机会。

[1]再次,由于本校资源有限,与其他高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把本校学生送到本国其他高校进行语言学习,可以很好地拓宽外语学习的机会。

例如,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和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签署了合约,允许所有学生到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学习法语,到康考迪亚大学学习英语,并取得学分[2]。

约克大学国际教育副主席阿德里安·舒伯特(Adrian Shubert)教授指出,这种在加拿大国内开展的学生交换项目还有利于加拿大大学的相互合作。

另外,学生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才能真正灵活掌握。

因此,通过作业、练习等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跨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视野。

如阿利森山大学(Mount Allison University)为能够参与提供国际经历的课程并完成包括撰写分析报告等作业的学生提供学分。

这种要求和激励可以提高学生国际学习的主动性[3]。

又如,爱德华王子岛大学(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强制性地要求一年级学生学习有关全球议题的英语课程。

该课程向学生介绍新近的全球议题,邀请诸如来自难民营的国际演说者,并训练学生针对这些议题进行写作,提高学生作为全球公民的意识。

[4](二)为课程国际化提供资金与师资支持资金支持是开展国际化课程的重要物质保证。

一些学校为对课程国际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教学资金。

如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创立了“国际课程基金”来支持学术项目和课程的国际化。

这些资金不仅用于开发国际课程,还用于支持学生游学。

[5]教师也为教学、科研和社区服务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课程实施的主导人物;学校也积极参与和支持教师的课程国际化活动。

蒙特利尔大学在“三语言”学士教育项目取得的成功有赖于具有丰富语言知识和国际经历的教师。

根据皇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里尔·邦德(Sheryl Bond)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与没有任何国际经历的教师相比,那些能够运用两种以上语言、曾在北美以外地区生活并活跃于国际项目的教师更加看重教师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6]。

因此,大学既注重聘用具有国际化经验的教师,又考虑增加教师出国的机会。

很多大学通过工作室的形式培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如维多利亚大学的“课程重设工作室”培训教师如何把国际维度延伸到课程中,如何跟踪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证实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工作室的形式也有利于整合基于学科的资源,这有助于敦促教师在其研究领域保持文化中立,从而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多层面的教学评价AUCC工作组成员的讨论可以把跨学科的、主题性的和各种学习方法注入到课程,以支持国际化学习。

如案例分析、基于问题的方案、基于网页的技术、媒体会议和比较教学等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全球化环境中发展分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课程国际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而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因此评价其效果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可以从教学成果的角度,而且可以从学生学习成果的角度进行评价。

在教学成果评价中,管理部门常常对教学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以保证教学质量。

如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每5年就对学术项目进行检查,这一过程审视了项目的成果和课程的效果[7]。

同样,安大略大学理事会(Council of Ontario Universities)每7年就对成员学校的本科课程进行审查。

在审查中,该理事会注重评价工具与本土需要的切合性,评价过程与学校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联系。

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中,把国际学习的经历纳入到毕业成绩可以提高国际学习的权威性,从而提高学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

如一些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与国际学习相关的活动,并将其纳入成绩单。

又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达到每个课程的级别要求才能毕业,如滑铁卢大学就利用这一要求增加了两项与国际学习相关的学习成果评价。

二、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类中型大学,也是一所创业型和实践型的大学。

滑铁卢大学在《麦克林》(Mclean’s)杂志2011年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一[8]。

这与她通过国际化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加拿大200多所高校中,滑铁卢大学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成为了榜样。

学校制定了规范的课程国际化策略框架及详尽的课程规划指南,使全体教师的课程国际化教学极具规范性。

(一)动因分析第一,“第六个十年规划”的指导作用。

滑铁卢大学在50周年校庆之际制定了《追求全球卓越:抓住加拿大的机遇——滑铁卢大学第六个十年计划(2007-2017)》[9],为本校指明了国际化发展的方向。

《计划》提出了2017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通过向学生广泛的多元化意识和在国际背景下创造学习机会,使学生成为全球公民;通过深入地结合体验学习与参与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

由此看出,滑铁卢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了国际化与应用性的理念。

第二,尽管大学是非盈利性机构,但也不得不依靠财政收入来维持学校的正常发展。

滑铁卢大学的财政状况报告显示,2009年学校学费总收入约为1 972.39美元,其中从国际学生中得到的收入就占11.02%,约2 173.6美元。

这一数据相当于滑铁卢大学年度净收入的74.5%[10]。

可见,国际学生的学费是滑铁卢大学的主要收入。

要保证这一可观的财政收入,学校只有用高品质的国际课程来吸引更多学生。

第三,迎合学生需要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2009年,滑铁卢大学的国际学生约3 400人,他们来自90多个国家[11],占学生总数的约11%[12]。

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仅提供加拿大本土特色的课程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而且加拿大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需要各民族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和谐的氛围,课程国际化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第四,为提高教学质量,滑铁卢大学成立了“卓越教学中心”(Center of Teaching Excellence)。

该中心主要帮助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教学技术和规划国际化课程。

在“卓越教学学会”课程设计工作室的组织下,各院系和教师个体组成了教学网,共同探讨、整合和评价课程国际化的有效方法。

(二)策略框架滑铁卢大学认识到,确保课程具有全球性视角是大学国际化至关重要的发展途径。

在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是“把国际元素注入到课程内容、在课程阅读和作业中应用国际资源、教学方法的实施适应多样文化学生群体的过程”[13]。

根据这一定义,滑铁卢大学使用了利斯克(Leask)的理论并结合本校的需要,制定了以下课程国际化策略框架(如表1)。

[14]根据卓越教学中心对课程规划过程每个细节的详细说明,并结合该校课程国际化的策略框架,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国际化课程涉及3种课程目标:认知、理解和态度。

滑铁卢大学通过“讨论”、“评价”、“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通过把加拿大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国家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国际形势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全球发展趋势。

第二,教师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学生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达到上述课程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如查找各国相似课程的内容来借鉴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实例和个案;查找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期刊文章来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外寻找各种相关资源,如小故事、新闻、学术论文、视频、角色扮演的剧本等作为个案研究。

这些内容可以是: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在不同文化或历史角度的表现方式;在整个课程中不断加入新的信息,以重构重要的概念或主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