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精品)
理论要点: (1 )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 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 (2 )人的需要有层次,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 才出现
马斯洛修改了的部分观点:
1.认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往往是增加而不是减 弱了这种需要
2.高层次需要也可能在低层次需要被长期剥夺或压抑后出现,即产生 跳跃式的需要,代替了过去所主张的只有低级需要充分满足后才可能 发生高级需要的看法。
(三)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 正向激励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标准及与之配套的人事政策,如奖励、 提薪、晋级等,鼓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的策略。 负向激励,是指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愿望行为进行惩罚,以防止和克服 这种行为,使个体朝正确目标方向转变。
四 激励的内在机制 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来自个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和原因。他是一种力求达到需要的满足,消除 这种不足状态的内在驱动力和意图。
需要、动机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来源、基础和始发点,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换言 之,有需要并不一定产生行为,只有在外界环境中遇到恩能够满足需 要的目标时,需要才能转化成动机,促使人们采取行为。而需要一经 满足,便失去动机源泉的功能,也就失去了行动活力。
•关系需要(Relatedness):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长的需要(Growth) —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
耶鲁大学的克莱顿•爱尔德弗(Alderfer)重组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使之与实证研究更 加一致, 该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要补充、修正和发展。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 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影响个人自愿行动的方向,强烈程度和持久程度的内在力量
解析:
行动方向:一个人面对多种选择时所作出的抉择 强烈程度:一个人在完成任务时付出的努力水平 持久程度:执行意向任务时个体努力能够维持的时间长度。 受到激励的员工会更加愿意朝着组织既定的目标付出持久的努力。
A. (5) (1) (4) (2) (3)
B. (5) (4) (1) (3) (2) C. (5) (4) (1) (2) (3) D. (5) (1) (3) (4) (2)
应用
二、奥尔德弗ERG理论
1、理论要点
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合并三个方面,即:
•生存需要(Existence):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
局限性: 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一定通过工作来满足这些需要,包括较高层次的 需要,人们也可以通过生活的其他领域来满足这些需要,因此,管理 者需要对员工的私人和社会生活进行全面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员 工行为的了解 对较低需要的满足与较高层次需要出现的时间次序的争议。 个体的差异性行为者人们需要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情景下或具有不同 的价值观,人们会有不同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马斯洛将满意看作是行为激励的主要结果,但是满意并不一定会改进 工作绩效。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模式
需要:心 理紧张 动 机 行 动 需要得到满足 消除紧张 新的需 要
外界 刺激
需求未得到 满足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43年提出。
生理需要:包括饥饿、干渴、性和其他身体需要。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要。 社会需要: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 尊重需要:内、外部尊重需要,如自尊、自主和成就;地位、认可和关注。 自我实现: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有一句名言,即“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他的这一论述, 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国家哪一理论,在观念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A.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 B.麦格雷戈的x· y理论。 C.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D.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需求哪项是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 (1)就业保障;(2) 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 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 食品。
三 激励的类型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对人的物质满足的满足 精神激励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
内部激励是指由工作内因引发的、源自于工作者内心的激励,会产生一种 持久性的作用
外部激励是指由工作外因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是 难以持久的。
二 激励的重要性 1.受过激励的员工总是主动寻求将工作做得更好的方法。 2.受到激励的员工一般重视工作质量 3.受过激励的员工,其生产率一般要比缺乏工作热情的员工高 4.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水平 P=M+A+E(P为绩效,M为激励,A为能力,E为环境) 5.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 6.减少组织变革的阻力 高能力、高激励 低能力、高激励 高能力、低激励 低能力、低激励 高绩效 高绩效 低绩效 低绩效
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
案例引导
一条腿的烤鸭 有一个富人,很喜欢吃鸭掌,不仅搞了养鸭场,还专门高薪聘请了一 位厨师,一想吃,就现杀现做。有一天,富人又想吃鸭掌,就叫厨师 做。菜上来,只有一只掌。富人不高兴了,问厨师怎么回事,厨师说, 这头鸭子就只有一条腿。富人不信,厨师就带他到鸭棚看,果然,有 的鸭子两条腿,有的鸭子一条腿(站立睡觉)。富人可不是傻瓜,他 “啪,啪,啪”地拍起掌来,鸭群受惊,纷纷走避,双腿尽露。厨师说: “ 你看你看,你不鼓掌时,只有一条腿,你一鼓掌,就是两条腿。我 给你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菜,你却从来不说我的手艺好,给我鼓鼓掌, 所以只有一只鸭掌也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