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3.塔赫他间系统
原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A. Takhtajan)在1954年出版的 《被子植物起源》一书发表的。1997年修订后有17亚纲、71超目、232 目、591科。他主张被子植物单元起源,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 本植物是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的;认为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代表, 由木兰目发展出毛茛目及睡莲目;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 植物的具舟形花粉的睡莲目;柔荑花序类各自起源于金缕梅目。他打破 了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纲分成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增加了 亚纲的数目,使各自的安排更为合理;在分类等级方面,于“亚纲”和 “目”之间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特别是目和科的范围和安排 都作了重要的变动。
6.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本教材采用的是克朗奎斯特系统的分类系统, 把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五桠果亚纲
菊亚纲
百合亚纲
石竹亚纲
蔷薇亚纲
姜亚纲 鸭趾草亚纲
金缕梅亚纲
木兰亚纲 木兰目
原被子植物
泽泻亚纲 槟榔亚纲
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第六物章被子分植物类Ang系iospe统rm 概图(1981)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1.胚具2片子叶(极少1、3或4)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2.哈钦松系统
该系统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 中提出的。1973年修订,由原来的332科扩展到411科,这一 系统以真花学说和单元起源为理论基础,认为双子叶植物以 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分别演化出木本与草本平行的两大 支。无被花和单被花是由双被花退化的产物。哈钦松系统为 毛茛学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坚持将木本和草本作为第一级 区分,导致许多亲缘关系很近的科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 五加科、山茱萸科被分开在系统位置很远的2处,因而难以 为人接受。我国华南、西南各大标本馆多采用此系统。
❖ 买麻藤目
葇荑花序
真花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2.真花学说(毛茛学派)
❖ 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两性孢子叶球 (如已灭绝了的裸子植物中的本内苏铁目)演化来 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 其下的苞片演化为花被,构成被子植物原始的两性 花。 ❖ 葇荑花序是由两性花适应风媒传粉进化来的。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4.克郎奎斯特系统
❖ 该系统是美国分类学家克郎奎斯特(A.Cronquist)1957年在《双子叶 植物目、科新系统纲要》一书中发表的。1981年修订后有11个亚纲、83 目、383科。他的系统亦采用真花学说和单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有花植物 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现代所有生活着的被子植物各亚纲都不 可能是从现存的其它亚纲的植物进化来的;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 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古代的 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并认为泽泻亚纲 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这个系统采用塔赫他间的打破 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纲分成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简化了塔 赫他间系统,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因而这个系统显得更为合 理,科的数目及范围比较适中。
第六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分科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 四、被子植物分科的形态术语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 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 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 种。如此多的种类,有极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 构复杂化、完善化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 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 的内在条件,使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 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被子植物主要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 成;
2、雌蕊由心皮组成,胚珠包藏于子房内,发育成种 子和果实;
3、具有双受精现象,胚和胚乳都具有双亲的遗传性 状;
4、孢子体高度发达,更具多样性;配子体进一步简 化,寄生在孢子体之上;
5、生长方式、营养方式和传粉方式多样化。
❖ 本内苏铁目
两性花
单性花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1.恩格勒系统
❖ 该系统是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柏兰特(Prantl) 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Die Naturlich Pflanzenfamilien)(1887-1909)一书中发表的。共45目280 科,将柔荑花序类当作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型,把双子叶植 物分为古生花被亚纲(离瓣花类)和后生花被亚纲(合瓣花 类),并把单子叶植物纲放在双子叶植物纲之前。此后几经 修订,成为62目344科。《中国植物志》和我国各大标本馆 科目的排列多采用此系统。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二.被子植物的形态学分类原则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应注意(二)各器官的进化不是同步的
第六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关于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学说
❖ 1.假花学说(恩格勒学派)
❖ 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孢 子叶球演化来的,小孢子叶球演化为雄的葇 荑花序,大孢子叶球演化为雌的葇荑花序, 再进一步演化成花。因此,被子植物的花, 不是一个真正的花,而是一个演化了的花序。
1.胚内仅含1片子叶(或有时胚不分化)
2.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3.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4.叶具网状脉
2.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 根系
3.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通常 不能加粗
4.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5.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 6.花粉具3个萌发孔
5.花部常3基数,极少4基数,绝无5 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