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复习资料一、关于艺术的起源:起源于“模仿”,“游戏”,“模仿”,“巫术”,“劳动”。
(1)“模仿说”是古希腊普遍流行的观点。
哲学家德谟克利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从蜘蛛结网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
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他说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选取的对象和所用的方式不同。
他以“模仿说”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诗学体系,并以此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其影响很大。
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此外,这种说法也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
(2)“表现说”:从19世纪后期以后,将艺术起源和本质归结为“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并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最终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的“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美国美学家苏珊。
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史人类情感符号形成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二、古典主义---莱辛与温克尔曼的争论:古典主义的基本理念是效法古代的经典作品和理论,使之发扬光大。
温克尔曼和莱辛抛弃了前人学习古典主义的方法,转而直接研究古代造型艺术的作品以发掘古典精神。
温克尔曼的方法是采取纵向分期的方式亚牛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它们的变迁,他认为希腊艺术达到卓越成就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气候的影响,一部分在于希腊人的政治体制和机构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方式;另一方面,他认为只有通过真实地作品,才能知道制造者的生活,从而我们才能愈加接近真正的艺术理论。
而莱辛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其模仿的特征和方法上有本质的。
他认为画与雕塑的最高原则既然是“美”,则作者要千方百计地给观众塑造一个美的形象,如果与此相冲突,则要将痛苦的表情淡化以避免扭曲人物的面部,但不是如温克尔曼所谓的服从于伟大的静穆的统一原则。
三、艺术的作用:1.艺术的认识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也是一种世界观,伟大的艺术家同样是伟大的思想家。
没有深刻的思想,艺术家就创造不出好的作品。
(1)艺术家通过创作活动来认识世界:再现论的艺术家提倡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无非是要认识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需要的东西来,所以“艺术源于生活”的这一表达无疑是正确的,而艺术家看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又有些与众不同,他们看到的东西也许是看到但又视而不见的;(2)艺术家通过创作活动来认识自我:鲁迅先生认为一件艺术品看似一首诗、一幅画,实是艺术家人格的写照,通过对艺术品的理解我们既能认识到作品的时代、故事、人物特征,也能认识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技巧和人格。
因此,艺术鉴赏是我们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一种好形式;2.艺术的审美作用:审美性是艺术最根本的特性,反之,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艺术从生活中独立出现后,它便成为审美最高和最集中的形式。
艺术品排斥了功利,隐藏了内容,让人们的审美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形式,审美性便成了艺术品的最根本特。
而艺术家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就在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品审美价值的大小;3.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艺术原发性的功能,而是社会对它的一种附加。
因为艺术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能很好地传递思想和情感,故获得了教育、宣传的社会作用。
四、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修养和能力:1.正确地世界观和深邃的审美观: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他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制约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
审美观是人对美的理解和评价他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与政治、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作品既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更是艺术家主观精神世界的表现,艺术创作中光有思想而不深刻就会流于肤浅,只认识生活表层而不触及生活的里层会导致作品的平庸,而艺术最忌平庸。
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只是照搬生活,而是要揭示生活由表及里的本质和规律。
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深邃的审美观才能深刻、有力地揭示出生活从初级到次级、较高级的本质,从而发人深省;2.丰富的生活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应,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评价和态度,是客观现实与主观动机的有机统一体。
所以,艺术以创造生动感人、充满独特意蕴的艺术作品为目的,而意蕴仅靠纯粹的想象是创造不出来的,需要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积累以及对人生真谛刻骨铭心的体验;3.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额文化底蕴是艺术家创作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使其作品越具有多维立体感和深刻的表现力,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仅需要掌握专业艺术的文化知识、相关的史论及其技能知识,还应具备其它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4.超常的艺术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情感: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感知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是艺术家必备的。
观察力是外界客观世界进入艺术家主观心理世界的第一入口,感知力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心理感觉、知觉能力,是创作的前提。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没有这种想象力就没有艺术。
情感是整个艺术活动的心理动因。
艺术史以情动人,而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和动机是情感体验激发出来的。
艺术家具有的情感主要是艺术情感;5.精湛的专业技能技巧:艺术创作的技巧就是一种创造性地把握和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迷人表现生活的逻辑,特别是塑造典型形象的一种特殊本领。
技能技巧是艺术家的基本功,是实现艺术作品的必要手段。
精湛的技能技巧是艺术家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艺术家专业与否的标准。
五、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一样:艺术品是纯精神产品,他没有实用价值,虽然以物质为载体,但物质不过是表现精神的手段。
工艺品的性质首先是实用性的,虽然它具有很大的审美性和装饰性,但没有更深刻的艺术意蕴;2.两者生产的目的不一样:工艺品的生产目的是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它按商品生产规律来生产和操作。
而艺术创作的目的首先不是商业性的,而是自我的显现。
在市场经济中它可能要受“商品化”的影响,但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来认定和交换的。
艺术家真正看重的,不是艺术品的价格,而是艺术品的价值。
;3.两者生产的过程不一样:工艺品的生产按不同的工序由许多人分工协作来完成,每道工序都需要熟练而精湛的技能技巧,并重复得生产出若干相同的半成品。
但艺术品的生产则完全不同。
首先,艺术家使用的除必要的物质材料外,主要还是如语言、音响、点、线、面、光、色、情感、想象等艺术符号。
其次,创作往往多由艺术家一人来承担,作品就是某人的作品。
最后,创作的过程亦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备、构思、创作都可能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也可能是灵感显现,一蹴而就。
六、古希腊雕塑繁荣的原因:1.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奴隶社会的古希腊,对每一个城邦来说,战士健全的体魄成为影响战争胜负和城邦生存的重要条件,这就造成了全希腊对健壮人体的崇拜。
因此,希腊的所有男子注定要接受最为严格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这导致了全希腊崇尚体育,崇山人体,崇尚裸体,这种对自然人体的崇拜和迷恋是历史上其他民族不曾有过的,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无数创作的素材和模特。
而对人体模仿造型的最佳艺术形式就是雕塑;2.对奴隶主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崇尚: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存在和生存斗争必须提倡的,它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城邦公民的传统和共识。
战士除了要有健壮有力的体魄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应有不畏死亡、英勇作战的气概。
希腊人充分利用了雕塑这种艺术的形式,将英雄的身体与他们的精神永存下来激励人民;3.对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的刻画:神是人对自己理想化和异化的作品,它的人物化形式则是艺术形式。
希腊人所创造的的神话也是一个奇迹,他们不仅提倡开放的多神崇拜,而且以丰富的想象赋予诸神世俗的特征,建立一个人神共处的神话体系,这为希腊艺术繁荣提供了又一个肥沃的土地。
七、收集2—3个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代表作品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
西方音乐的历史中,只有莫扎特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稀世之才。
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
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正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猖獗的时期。
而莫扎特正好生逢“开明专制”的盛世,皇帝推行改革,在奥地利历史上开始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商品审查。
生活在政治上一个比较宽松、比较自由的时期,莫扎特才得以创作了大量古典风格的音乐,激发了18世纪欧洲队古典风格的热烈崇拜莫扎特自六岁起,直到临终,都是一个疾病缠身的人,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生涯都是在疾病缠身的煎熬和拼搏中度过的。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广阔,从粗俗的幽默到高贵的、悲剧性的品质,从民歌的单纯到辉煌壮丽的风格,从温文尔雅到充满自由、天下一家的英雄气概。
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等。
贝多芬:他出生在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中,年轻的时候受到波恩统治者的赏识,便恩准他到维也纳从师海顿学习。
此时法国的大革命掀起了欧洲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
贝多芬英雄性史诗般的交响曲创作,恰恰符合了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人民将“乐圣”、“欧罗巴之巅”等名号赋予伟大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创作形式上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题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传统,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理想,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
贝多芬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其主要作品包括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
八、舞蹈的艺术特征:1.舞蹈是一门人体艺术:舞蹈是以有生命的运动人体作为手段,通过舞姿来表达人们内在精神和感情的一门艺术。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舞蹈语言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有组织、有变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它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具有连续性、具有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2.舞蹈是一门抒情艺术:舞蹈是表情艺术,它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在于模仿现实生活中人物行动,而在于通过奔放舒展、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传达相互深刻的情感内容,表达特定人物的思想内容。
舞蹈在以动作表达思想概念、内在含意上,虽然不如语言那样清晰准确,但在感情的丰富、细腻、强烈和对人感染力直接作用等方面,其表现力却往往超过语言的表达能力;3.舞蹈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艺术家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室音乐形象的体现。
首先,音乐靠乐声的运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舞蹈靠人的形体变化来表达。
其次,音乐和舞蹈都是时间的艺术,都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再次,舞蹈和音乐的个性差异,要求它们结合起来,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