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
食物向气道内返流。松气囊或拔管前
一定要充分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
31
(三)气道温湿化
1、湿化生理 气道湿化和防护机制
.
32
22° C
室内空气 10m g/L, 相 对 湿
度 50%
.
吸气阶段- 气体的调节
32° C
鼻咽和口咽 31m g/L, 相 对 湿 度 90%
36° C
气管 42m g/L, 相 对 湿 度 100%
.
20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封闭气道固定气管套管,保证潮气 量 防止误吸
.
21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种类:
低容高压;高容低压;等压气囊
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取决于:
气囊的基础容量,气囊壁厚度,
气囊材料的顺应性
.
22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1)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
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
.
1
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
良好的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成功的关键
.
2
机械通气与呼吸道的连接
有创通气: 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经口插管,经鼻插管)
气管切开
无创通气:面罩或鼻罩
.
3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工气道的位置管理(Securing artificial airway)
气囊的管理 (Cuff caring)
2、拍胸片,插管位置应位于左
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
2~3cm处。
.
5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3,记录插管外露长度并作醒目标记,经
常检查,严格交接班。
经口插管者应从门齿测量, 经鼻插管者应从 外鼻孔测量 , 成人 OETT 22±2cm
NETT 27±2cm
儿童/婴幼儿 OETT 12±age/4cm ;
37° C
等温饱和界面 (ISO TH ERM IC S ATU R ATIO N
BOUNDARY) 44m g/L, 相 对 湿 度 100%
33
有创通气
气管插管 绕过了上气道和肺防护功能
输送干冷的医用气体
.
34
气道温湿化
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如果吸入气体湿化不 足,粘稠的痰液更易积聚于支气管内,严重妨 碍通气功能,使氧疗效减低,同时可导致吸入 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加重缺氧。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 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故有效的气道湿 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 项重要措施。
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不易发生误吸,不影潮气量。
.
25
.
26
.
27
放气囊指征When?
➢ 评价气囊的漏气情况 ➢ 清除气囊上分泌物 ➢ 评价气管的扩张情况 ➢ 允许病人发声
.
28
放气囊的方法 How ?
充分吸引气道和口腔分泌物 两人配合:〈1〉降低床头
简易呼吸器 吸气相放气 〈2〉一人放气 一人同时进行气管内吸引
管血流也难以恢复。5~10min放气就不可能恢复 局部血流。 (2)机械通气时气囊放气易导致肺泡通气不足。 但非常规性的放气和调整,仍十分必要 (3)高容低压气囊不易造成气管粘膜损伤
.
23
最佳充气量
长期机械通气者,气囊的压力保持在 18.5mmHg(25cmH2O)以下,低于毛细血管灌注压
8岁以下儿童用无气囊的的气管导管,以降低对气 管内壁的损害。
NETT 15±age/4cm
.
6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4、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双固定,或用固定 支架,防止患者自行拔管,清醒的患者,应 做好心理护理,躁动患者及时应 用镇静剂
并用约束带固定手脚。
需长时间人工气道时,应及时改为
鼻腔插管或气管切开。
.
7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5、体位 头部位置稍后仰,每1~2小时侧卧、 平卧交替变换体位, 呼吸机管道不要牵拉过 紧,应使管道随病人而变动,
.
29
放气囊的方法 How ?
作用原理:患者吸气末时,用力挤压简易 呼吸器,在肺充气膨胀的同时放气囊,患 者呼气,借助于胸廓的弹性回缩,产生较 大且快的气流,将滞留物冲到气囊上,阻 止气囊上分泌物返流入气道,再经口、鼻 腔吸出。
.
30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注意
患者进食时或口鼻腔冲洗时,应将气囊充 分充气,并让患者半卧,以免误吸或
出声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氧和下降、
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双肺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如导管滑至气管切
开处皮下组织,机械通气时,颈面部迅
速皮下气肿,同时呼吸机气
道峰压增高发出报警声。
.
17
人工气道的脱管及处理
导管脱出后应立即做以下处理:
(1)无自主呼吸者立即将导管拔除,给面 罩加压人工呼吸术。气管切开口用
最佳气囊充气量(8-10ml )
指捏法判断:硬度如口唇 鼻尖 额骨
最小闭合技术和最小漏气技术
.
24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 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管内注 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然后抽出 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 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油纱封住, 有自主呼吸者给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病情和SO2变化。
.
18
人工气道的脱管及处理
(2)给紧急口腔气管插管,插管深度应超过 气管切开切口处。
3)气管切开患者,如局部已形成窦道,重新 置管较容易,若窦道未形成,可用弯血管 钳于切口处插入气管并撑开气管,将导管 重新置入。
.
19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寸带变松,患者剧烈咳嗽、活动时,
极易使导管脱出气管。
.
13
.
14
.
15
人工气道的脱管及处理
气管导管自气道内脱出
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严重并发症,
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病人生命,
特别是无自主呼吸而应用机械通气
或窦道未形成期间,
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
16
人工气道的脱管及处理
导管自气管内脱出或滑出气道后,病人会突然发
或将呼吸机管道暂时脱开后翻身,
以免导管被呼吸机管道牵
拉脱出。
.
8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6. 选择合适的专用牙垫,应比导管略粗,
避免病人咬扁导管或咬伤舌头,影响气道
通畅。
.
9
.
10
.
11
.
12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7、气管切开时固定寸带松紧要适宜,以一 指为宜。每班检查,及时予以调整。
注意颈部血气肿吸收和全身水肿消失后
气道温湿化 (Humidification artificial airway)
胸部理疗 (chest physiotherapy)
分泌物吸引(Suction)
感染(VAP)的预防
.
4
人工气道的位置管理
1、插管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相同,观 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以防插管滑入支气 管内,造成单侧肺气肿或肺不张;或者插管脱 出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