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6.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基础诊测: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生才停止。

2.声音是以的形式在中传播,气体、液体和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但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4.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和。

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越大,它还与距离发生体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不同。

5.人耳的听觉频率是。

频率高于的声叫波,频率低于的声叫波,生活中用B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波。

6.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和的声音都是噪声,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7.对噪声的控制可以在三个阶段进行减弱,分别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___减弱。

8.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______回来,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_______以上,也就是人与障碍物必须相距至少________米以外,人们才能区分出来,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自我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这是利用______法,把音叉微小的振动_________。

2.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

3.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______的振动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m/s 。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5.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但________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如图,轻塑料球A 紧靠音叉B 放置,用木槌敲击音叉C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试验说明__________可以传声,也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月球表面,你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_ 。

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 .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 .(1)(2)B .(2)(4)C .(1)(3)D .(3)(4)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铁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7.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8.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时它们的 (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三个特性同时作用的结果9.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工作情况C.外科医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图1 C A B10.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11.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谈话时,听不到对方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12.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B.用棉花塞住耳朵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13.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向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强声音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三.实验题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三,表中空格所缺数据应填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法。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如图1所示是汽车倒车时倒车雷达作用的示意图。

已知汽车距障碍物9.2m时开始倒车,倒车的速度是1.5m/s。

5s后雷达开始反应,此时汽车立即停止。

试求:(1)雷达开始反应时,车离障碍物的距离是多少?(2)超声波经障碍物反射被雷达接收器接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图1播速度340m/s)2.我东海舰队核潜艇在钓鱼岛附近执行任务时,从海面下潜到100m深处,所用的时间为400s,在此处静止后又向300m的海底发出超声波,以确定有无异常。

(不计核潜艇的体积大小,在海水中的声速取1500m/s)试求:(1)核潜艇的下潜速度是多少?(2)若从潜艇到海底无障碍物,则从潜艇发出超声波又被接收到,所需的时间为多少?3. 10.1小长假小明和爸爸一起开车从大连到沈阳旅游,如图6所示的路标,大连至沈阳全程340km。

小明在家7点准时出发,到西海服务区时为8点36分,在服务区停留12min后,小明爸爸又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到沈阳。

试求:(1)汽车从大连到西海服务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汽车从西海服务区到沈阳的时间是多少h(3)从大连到沈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保留整数)图64.在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时,科学家向月球发出无线电波,经过2.56s后接收到返回的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试求:(1)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2)若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以8000m/s速度从地球直线飞行多少h才能到达月球?(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大连天津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高速列车从大连站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1:30到达天津站。

列车行驶途中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

求:(1)高速列车从大连开往天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高速列车的长度是多少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