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
4. 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1)生产系统的功能
➢简单地 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产品;
➢优良产品的具体指标 品质、价格、服务、交货、数量
和品种等六方面。
.
6
2)生产系统的结构
系统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结构即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硬件部分
➢生产技术 工艺特征,技术水平; ➢生产装备 设施的规模、布局、工作地装备和布置; ➢生产能力 大小、特性、弹性; ➢生产系统的集成 内部集合与外部协作。 (2)非结构化要素-支持和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 ➢人员组织 素质特点、政策、机构设置等; ➢生产计划 类型、编制方法、关键技术; ➢库存管理 库存类型、数量、控制方式; ➢质量管理 标准制定. 、控制、质量保障体系。 7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产品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全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工装设计与制造;
➢材料及工时定额确定;
➢新产品的试制、鉴定等。
.
11
2)基本生产过程
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逐步形成为产品的过程,如机械
制造业中的铸造、锻造、加工(车、铣、刨、磨)和装配。
3)辅助生产过程
为保证基本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如
第3章 企业生产管理
3.1 生产管理概述 3.2 生产系统的类型 3.3 生产过程组织 3.4 生产计划和控制 3.5 生产管理新技术
.
1
3.1 生产管理概述
1. 生产
有狭义或广义生产之分转化使生产的产品满足市场
狭义生产
以一定需生要产,关具系有联竞系争起实来力的,人能们够利用劳动资
为企业带来盈利。
料,改变劳动对象,以生适产合的人本们质需要的创活造动物;质财
物质资料生产 使一富定满的足原人材类料需,求通。过人们的劳动转化为
特定的有形产品。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种含义
➢形态的转化;
➢功效的 一切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是一切社会组织 将输入转化并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各类社会组织的生产
➢品种转换时,工地上的设备和工具就要做相应的调整,需 要时间和费用-生产准备费用。 3)单件生产
品种繁多,每品种只生产一件或少. 数几件,专业化程度低,少10见。
3.3 生产过程组织
1. 生产过程
➢狭义 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产的一系列活动的运作过程; ➢广义 企业围绕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由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等构成。
➢加工好的部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而成为产品。如汽
车制造、家具制造、船舶制造等。
.
9
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按生产批量分类
1)大量生产 ➢生产根的据品需种求少速、度每、一生品产种速的度数和量大; ➢连续准不备断费地用重确复定生最产佳一生种产或批少量数,几种类似的产品; ➢生产使条总件费稳用定最,小大。多数工地仅完成一、二道工序,专业化 程度管高理。运如筹青学岛的海方尔法集。团的生产(四大家电)。 2)成批生产-批量生产 ➢同一品种产品的生产不连续,产出一定批量后转向生产另 一品种的产品;
2)生产管理的目标
高效、灵活、准时、安全、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以满足市场
需要,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高效 高的效率或效益,即较少的投入、较多的产出;
➢灵活 企业要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准时 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安全 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安全;
➢清洁 对环境的破坏小,实施无污染的绿色生产。
.
8
2. 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
1)连续流程生产方式
➢连续不断地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
➢加工顺序固定不变,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布置;
➢流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
而被加工成产品。如化工、冶金、造纸、酿造等行业。
2)加工装配生产方式
➢产品由许多零部件构成;
➢各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而分散;
生 生产产过过程中程,中各,阶段根 各 从 上各据 部 原 一工序工门材阶相艺、料 互 能衔够接根,物据流市稳场定,需连求续不的断 或 要各投段很求环入或少和 节 到 工间断许 在 最 序,可 设 终 按没备 产 时,有或能 品 为不很力的下同少有、产一阶不劳出段 必 和环变要工节化的艺,,停顿要 都及和实 按时等行 计地待时划调平间进整行。 行生作。业 动阶力段配或置 工、 序物 提资 供供 所应需等 (做同到时有开节始奏或、同有时秩结序地 连 技 束方均要产术续面衡的过)水程保生产程。平度(取持 产 品,如决合 和快。机于适 零速要:械化企的 部提做、业比 件到供自的动生例,均市化产关衡
机械制造业中的电力供应、刀具制造和夹具维修等。
4)生产服务过程
为基本和辅助生产过程提供各生产服务性的活动。
➢原料、毛坯、半成品和设备、工具的供应、保管和运输;
➢理化检验和中心试验;
➢生产服务也可由外界专门的服务商来提供。
.
12
2. 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生产环节相互衔接、合作与协调,实现人财物的有效配置。
3.2 生产系统的类型(三种类型划分方法)
1. 按需求特征和企业组织方式分类
1)订单型生产方式
➢按用户特定要求进行生产。包括产品的性能、结构、质量、 数量或交货期等;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准时交货,按期组织生产是重点; ➢周期较长。如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目标。
2)备货型生产方式
通过市场预测并制定生产计划,建立一定库存的生产。 特点:对需求量的预测和确定合理的库存是管理的重点。
2)生产系统的一般特性
➢目的性 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盈利;
➢适应性 应变能力;
.
5
➢协调性 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 各组成部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人-机-环境-时间的协调; 产出数量、质量、时间、地点之间的协调。
3)生产系统的个性化特征
➢经济性 投入产出比;
➢和谐性 与环境和谐;
➢学习性 自学习机制。
社会组织 主要的输入 转化的形式 主要的输出
工厂
原材料
加工制造
产品
物流公司 产地的物质
位移
销地的物质
修理厂 损坏的机器
修理
修复后的机器
医院
病人
诊所和治疗 恢复健康的人
大学 高中毕业生
教学
高级专门人才
剧院 剧本、演员
排演
供人观赏的戏剧
.
3
2. 生产管理
1)定义
生产管理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
4
3)生产系统管理
➢生产系统设计管理 包括产品决策、工艺选择、能力规划、 厂址确定、生产设施布置、工作岗位设计等; ➢生产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
3. 生产系统
1)定义
是一个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成的有关生产元素的集合体。由 输入、转化、输出、反馈控制四部分组成(P118,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