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惜劳动成果

珍惜劳动成果

《珍惜劳动成果》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第3课珍惜劳动成果课时建议: 3课时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三个主题活动由一包方便面串联到了一起,按照从方便面原材料的种植到最后被消费者吃掉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由点及面,扩展到各行各业。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调查、实践,了解农业、工业的基本知识,感受农业、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增强节约意识和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这样的设置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式。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浪费现象调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新课1.教师引领: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劳动者赞歌》,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些什么?(教师课件展示:播放《劳动者赞歌》歌曲与歌词)学生认真倾听歌曲,并畅谈感想。

2.课堂过渡: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但是,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社会上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大家想不想去调查一番?教师揭示课题:浪费现象调查【设计意图:以一首歌曲导入,会使感觉乏味的课堂有一些生机。

即使这首歌曲同学们不太熟悉,在展示歌词的帮助下,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心酸。

尤其是对于很多农村的孩子来说,会很有感触,他们的爸爸妈妈有一些就是远走他乡的打工者,听着歌曲会使他们想起很多很多。

城市孩子虽然多数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会经常见到周围的打工者们,也会有些感受的。

为以下环节的教学积累了很好地情感基础。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探讨浪费现象1.教师引导:同学们,浪费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说说你知道的浪费现象有哪些,好吗?小组内自由列举,教师深入各组中指导、评价。

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给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大体分类。

教师随机板书: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等。

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浪费现象,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待会交流: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浪费现象呢?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好吗?(教师播放课件:食物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塑料垃圾袋造成浪费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生活,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课程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德育目标真正达成。

】三、展示思路,设计方案:撰写调查方案2.教师引领: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观察社会,去调查了解。

你打算了解哪一方面的问题,怎样去调查呢?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中同学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善调查内容和方法。

谈话引领:刚才,每个同学都对自己想调查的方法和途径与组员进行了交流,这些都是自己的个人想法,或许你的方案还缺少完善。

为了方便,我们全班组成调查小组进行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大调查,你说好吗?下面,根据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自己喜欢调查的内容组织学生划分成6个调查小组,分别从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谈话:各组成员已到位,请小组长组织你的组员,如何围绕你们的调查内容去调查,制定小组调查活动计划和方案。

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表格,你们可以参考或根据表格填写你的计划表,也可以自己设计。

(教师课件展示“寻找身边浪费现象”活动计划表。

)6.教师发放“寻找身边浪费现象”活动计划表,各组制定小组调查活动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谈话:哪个组愿意将计划表展示给同学们?大家可以给他提点建议。

全班交流调查活动方案。

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张贴)各组计划表,学生上台讲述计划的制定情况。

学生、教师为其补充还需考虑到的内容。

7.学生修订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学生可以细化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目的的选择人们的浪费行为,如粮食浪费、文具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包装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浪费等。

8.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调查前,我们还需注意哪些事项?学生相互交流。

(课件出示:调查指南)(1)阅读调查活动指南,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

(2)确定调查地点、时间,制定调查活动方案。

(3)在大人的帮助下,争取被调查单位的支持。

(4)准备调查所需的物品,如照相机、记录用品等。

(5)分工合作,实施调查活动。

(6)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7)一定要注意安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尝试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自由组成小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和制定计划,并“对于怎样进行调查活动”,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鼓励。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完成你们的计划表,各组根据调查计划进行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做好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考虑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总结评析,拓展延伸,升华了学生的认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自觉的运用于生活中。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

】第二课时小小交流会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引领:让我们在一段优美的音乐声中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一组劳动者劳动的画面,如:田间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工厂的工人;正在工作中的建筑工人等。

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学生观察图片。

过渡:从同学们若有所思的神情中,我知道你的脑海里肯定也浮现着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吧!那一幕幕中的背影是谁呢?他在做什么呢?说一说吧。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学生有城乡差别,根据身边所见谈想法也可以。

)课堂小结:是呀,爸爸妈妈以及像他们一样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都很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它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是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可恶的浪费着这些劳动成果。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一定收获很大吧!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个交流展示会。

教师板书:小小交流会【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其实就是上一环节的情感升华。

孩子们基本上是生活在农村的,(即便不是在农村的孩子,生活中也肯定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街边看到过类似的情景)有些孩子自己也体验过劳动的滋味。

看到这样的画面后,肯定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想着他们辛勤劳动时的背影,或者是想起自己体验劳动时的热和累,感受着劳动的艰辛。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资料整理——浪费现象1.教师点拨: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按耐不住的样子,你们的调查一定有不少的大发现了吧。

资料很多,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我们手中的资料变得清晰呢?小组内讨论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师巡回参与,倾听学生的做法,适时地给以肯定、引导与评价。

小结: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想出的办法可真多!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发现吧!在交流开始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课件展示:温馨提示)(1)交流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完整;(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3)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4)组长做好记录,填好表格。

2.谈话:一会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最多最全面,汇报时语言表达的最完整。

每个同学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把你的收获展示给组员,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下面,就赶紧开始吧!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参与指导、交流,适时评价。

教师谈话:看到同学们交流时那一双双闪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想必是收获很大吧!下面就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展示给大家吧!在展示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一起看看吧!(课件展示:我会听,我会说)(1)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其他小组汇报时,自己要认真聆听,有不足之处等他说完后再补充;(2)汇报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清楚;(3)汇报时要注意小组间不要重复;(4)学会给其他小组表现的机会。

教师明确活动要求:各组代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班上介绍你们所观察到的浪费现象,展示收集的资料,当一名代表介绍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等他说完后可以给予补充。

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开始呢?学生活动:学生跃跃欲试,都争先恐后准备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小组从教师办公用品和学生学习用品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的浪费行为。

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小组从用电、家庭用水、生活一次性用品、生活垃圾和粮食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的浪费行为。

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组织小组互评。

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展示:………小组从路灯用电、公共场所用水、不可再生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中的浪费行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水的情况,感受其形势严峻。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劳动成果非常严重→珍爱生命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小组听得最认真,第()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

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浪费。

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领域,而且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真是无处不在呀!【设计意图:先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设计出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整理资料,学会整理;然后在老师给出的提示之下,展开交流与汇报;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果,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更能体会到浪费的严重性。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反思自己的浪费行为1.教师引领:听了同学们的整理汇报,真是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图片,一起来看一下吧。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学生观察图片。

教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想对图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学生畅谈:他们真是太可恶了;浪费是可耻的……2.教师引领: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浪费行为吗?尤其是刚过的“双节”期间,你或你的家人有没有一些浪费行为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浪费现象。

学生自主交流:饭后掉米粒……丢掉吃不了的零食……一张纸上只写错一个字,我就给撕掉了;我的书包旧了,就不想用了,换了一个新的……3.教师引领:浪费真是不应该呀!过去的,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能改变未来。

同学们,这是某校餐厅学生用餐情况的小调查,看后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课件出示:某学校餐厅调查表学生自由交流:学生浪费的太多……他们真不注意节约……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想那些浪费的人一定会感到很惭愧吧!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所有的用品都是通过许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都来之不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