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影像诊断
见,起源于鼻咽部假覆层纤毛柱状上皮和
鳞状上皮,好发于侧壁和顶壁,临床主要
有鼻塞、鼻出血、涕中带血、颈淋巴结转
移。
生长方式特点:
下行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上行性:侵犯颅底及颅神经,一般无淋巴结转移; 上下行性:为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早期:一侧后壁增厚,咽口和咽隐窝变平闭
塞,鼻烟腔不对称。 晚期:鼻咽腔不规则肿块,有强化,咽腔变 窄变形,侵犯咽旁间隙,翼腭窝、颞下窝, 并见该区出现肿块,颅底骨质破坏,颅内可 见强化结节,淋巴结转移。
【临床与病理】
咽周为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构成的 间隙,这些间隙感染或形成积脓为临床常见 疾病,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咽旁 间隙感染或脓肿。急性脓肿多见于儿童;慢 性脓肿多见于颈椎结核、淋巴结结核所致的 脓肿。临床上急性脓肿有全身炎症症状,咽 痛,吞咽呼吸困难等,脓肿破坏血管可引起 出血。
【影像学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喉水肿:粘膜弥漫增厚,边缘光滑,两
侧对称,喉功能无明显变化。
(2)、声带息肉: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
小结节状影,基底较窄,喉内其他结构正常。
(3)、喉淀粉样变:肿块表面光滑,T2WI呈等
或略低信号,而喉癌高信号。
谢谢!
CT表现:
(1)、喉部软组织不规则增厚或肿块;
(2)、喉腔变形;
(3)、侵犯喉旁间隙、喉软骨;
(4)、增强扫描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5)、颈部淋巴结肿大。
声门型候癌CT
喉癌——声门下区型
喉癌——声门下区型C+
MRI表现:
(1)、肿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2)、肿瘤强化明显; (3)、MRI可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层厚≤5mm,必要时增强扫
描。
(三)、喉部正常影像 学表现: 1、喉部侧位片:
2、喉部正常CT表现
(1)会厌溪层面:
(2)梨状窝层面:
(3)室带层面:
(4)声带层面:
(5)声门下区层面:
3、喉部正常MRI表现
MRI可直接显示喉部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
面的影像,喉软骨在未钙化前在 T1 WI、
DSA肿瘤富血管,可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
引流静脉,同时可进行介人性治疗。
【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淋巴瘤、囊性淋
巴管瘤等鉴别。鼻咽淋巴瘤的常见部位为
咽淋巴环,影像学表现病变广泛弥漫分布
于咽扁桃体、咽鼓管口扁桃体及咽壁淋巴
组织,致软组织增厚。
(2)、鼻咽癌
【临床与病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
喉 淀 粉 样 变
(五)、喉部常见病影像诊断
1、喉癌
【临床与病理】 喉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93%~96%为鳞 癌。发生于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临床表现为喉异物感、喉痛、声嘶、呼吸困 难、喉部肿块、淋巴结肿大等。
【影像学表现】
侧位X线平片可见 喉前庭或声门下区 肿块,声门癌见喉 室闭塞,局部密度 增高正位体层摄影 可显示肿块向喉腔 内突出 。
但不能显示其范围,临床价值不大。
CT示软组织肿块,充满鼻咽腔,可经后鼻
孔长人同侧鼻腔,蝶腭孔扩大,肿瘤长人
翼腭窝、颞下窝,向上可破坏颅底骨质,
侵人蝶窦或海绵窦,肿块境界清楚,密度
一般均匀,肿瘤强化异常明显。
MRI T1WI呈低信号,T2 WI呈明显高信
号,强化明显,瘤内可见低信号条状或点
状影,称为“椒盐征”。
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层厚≤5mm,必要时增强扫
描。
(三)、咽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1、咽部正常X线表现
2、咽部正常CT表现 (1)鼻咽腔层面:
(2)口咽腔层面
(3)喉咽腔层面:
3、咽部正常MRI表现
MRI所见与CT显示相同,具有良好的组织分
辨率,能直接显示粘膜、肌肉、间隙、血管、
神经等。
T2WI呈中等信号,钙化后呈不均匀低信号;
喉肌T1WI和T2WI呈偏低信号;喉粘膜在T1WI
呈中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喉旁间隙 在T1WI和 T2WI均呈高信号影;喉前庭、喉 室和声门下区则均呈极低信号。
(四)、喉部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1、喉腔形态结构的异常:
2、喉部周围脂肪间隙的异常: 3、喉软骨的破坏:
【影像学表现】
侧位平片可见鼻咽顶后壁局限性软组织
增厚,突人鼻咽腔使相应气道狭窄。
CT表现为顶壁、后壁软组织对称性增厚,表
面可不光滑,增强后均匀强化,两侧咽隐窝
受压狭窄,咽旁间隙、颈长肌等结构形态密
度正常,颅底无骨质破坏。
MRI多方位检查有利于显示肥大的腺样体,
呈等T1、长T2信号。
2、咽部脓肿
鼻咽癌早期
上 行 侵 入鼻 蝶咽 窦癌 翼 腭 窝
--
鼻咽癌 颅底骨 质破坏
鼻 咽 癌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MRI T1WI肿瘤呈低-中等信号,T2WI呈中低信号,呈明显强化,MRI检查有利于发现
斜坡转移、海绵窦受侵、下颌神经受侵等。
鼻咽癌(T1WI)
鼻咽癌(T2WI)
鼻咽癌(增强)
MRI T1 WI见脓肿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脓肿范围显示清楚,压迫周围
组织器官移位。增强后脓肿壁强化,脓腔
无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外伤血肿、咽部囊性淋巴管 瘤、鼻咽血管纤维瘤等。血肿CT呈高密度, MRI T1 WI、T2 WI呈高信号。囊性淋巴管 瘤为儿童头颈部较常见疾病,范围较广, 与脓肿改变不同。鼻咽纤维血管瘤见于男 性青少年,DSA检查呈富血管肿瘤,CT和 MRI强化明显。
示喉部和周围结构的病变,尤其在区别放
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方面占有优势,对
软组织受累程度及侵犯显示较为清楚。
(二)喉部常用影像检查方法
1、X线平片:观察喉部一般拍摄颈部侧位片,采用
软组织条件拍摄。 2、CT:采用横断面,层厚≤5mm,最好使用螺旋CT 屏气扫描,层厚≤3mm,并行MPR重建观察。 3、MRI:常规扫描采用T1WI和T2WI,需要横断位、
咽部和周围结构的病变,尤其在区别放疗
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方面占有优势,对软
组织受累程度及侵犯显示较为清楚。
(二)咽部常用影像检查方法 1、X线平片:观察咽部一般拍摄颈部侧位片,采用 软组织条件拍摄。 2、CT:采用横断面,层厚≤5mm,最好使用螺旋CT
屏气扫描,层厚≤3mm,并行MPR重建观察。
3、MRI:常规扫描采用T1WI和T2WI,需要横断位、
头颈部
四、咽部
(一)、咽部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及限度
1、X线平片可以显示含气咽腔、咽壁厚
度,但对较小病变和周围软组织内部情况
难于显示。
2、CT可清楚显示咽部和周围结构的异常,
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对病变来源、性质
及肿瘤的分期提供依据,能清楚显示颅底
骨质破坏。
3、MRI对软组织病变分辨较佳,可清楚显示
侧位平片可见咽后壁肿胀,咽后壁组织超
过正常厚度,并呈弧形向前隆突,咽气道
变形变窄,椎体结核脓肿尚可见椎体破坏、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咽 后 壁 脓 肿
颈椎结核
CT显示软组织肿胀,呈略低密度,结核脓 肿有时见脓肿壁钙化。脓肿突向咽腔,致
气道变形,脓肿与深部组织分界清或不清。
增强呈不规则环形强化。
T1WI
T2WI
鼻咽癌Biblioteka 纤 维 血 管 瘤腺 样 体 肥 大
鼻咽纤维血管瘤——左侧咽旁间隙受压移位
(五)、咽部常见病影像诊断
1、腺样体肥大
【临床与病理】 腺样体(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部的一团淋 巴组织,在儿童期可呈生理性肥大,腺样体增生 5岁时最明显,以后逐渐缩小,炎症刺激引起腺 样体病理增生,导致呼吸道不畅或反复性上呼吸 道感染,临床表现有鼻塞、张口呼吸、打鼾,影 响咽鼓管时导致渗出性中耳炎。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五、喉部
(一)、喉部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及限度
1、X线平片可以显示部分喉室的结构,但
对较小病变和周围软组织内部情况难于显示。
2、CT可清楚显示喉部和周围结构的异常,
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对病变来源、性质
及肿瘤的分期提供依据,能清楚显示周围
喉软骨的破坏。
3、MRI对软组织病变分辨较佳,可清楚显
3、咽部肿瘤
(1)、鼻咽纤维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病理主要成分为纤维和血管组织,无包膜。
临床多见于10~25岁男性青壮年,反复大量 鼻出血和鼻塞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组 织出现鼻、鼻窦、耳、眼等症状。鼻咽检查可 见突向鼻咽腔粉红色肿块,易出血。
【影像学表现】
咽侧位平片虽可显示鼻咽腔软组织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