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三角形分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3-64页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
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直角、钝角、锐角的知识以及三角形的认识。

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知识技能:1.经历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体会到分类标准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思考: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知道各类三角形的特点,发展形象思维,感受数学分类思想。

问题解决:能区别和辨认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精神,感受学习乐趣、体验成功喜悦。

2.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4、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学会按边和按角给三角形分类。

(2)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纸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样),三角板,量
角器,直尺。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创设情景——为自主探究搭建平台;积极引导——为有效学习指明方向;主动参与——为合作交流营造氛围;激励评价——为主动学习鼓励加油。

学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为体现这一新课标理念,本课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问题;
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分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问题;独立反思——在总结中内化问题。

三、教学设想
“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

以活动促学习是本节的教学定位。

通过情景
创设,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独立思考等活动,逐步建立对三角形角与边特征的认识。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连一连、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通过教具、学具、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
到几何空间的抽象变化的过程,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创设复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数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同时为多角度的给三角形分类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利用课件出示用三角形组成的图状。

通过逐步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问:①请你认真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

)②
那这三个三角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角的大小,边的长短都不同。

)③这些三角形有共
同的特征,但他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根据不同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各自的边和角特征来分分类。

学生动手探索分2个环节,第一个观察
按角分的情况,第二个环节观察按边分的情况,采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考虑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25分钟)
任务一
1、任务呈现:仔细观察你们的三角形,根据它们的特征,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给三角
形分类的标准可能是什么?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

任务二
1、任务呈现:
⑴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标准,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等
方法, 给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分类。

⑵整理、分类。

将活动情况记录在报告单上,并将分类后的三角形贴在卡纸上。

⑶观察每类三角形,根据你们发现的特征,能试着给每类三角形起个名字吗?
2、全班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3、归纳小结。

(这样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出三角形分类方法这一活动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真正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自评、互评、老师的点评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给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名称,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利用课件出示集合图,讲解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给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名称,找出它们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部分练习在教学中完成)
⑴游戏,猜一猜。

(教具展示)
用一个纸袋子将三角形装好,逐渐露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

给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或两个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深刻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当学生感到有些疲劳时,这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练习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连一连。

(课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⑶判断。

(课件出示)
1、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2、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目的是辩明概念。

同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能促使人人参与学习,达到面向全体的作用。

(四)全课小结:以谈收获和实际应用的方式结束。

(五)作业布置:64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五第9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整个黑板主要用于板书按角和按边进行三角形分类的思维导图。

这样安排既便于学生观察,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