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乳制品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乳制品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问题分析

从产销量来看我国乳制品供需情况,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行业整体产销衔接情况较好,整体供求关系相对平衡。2015-2019年市场对乳制品需求明显上升,预计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更加旺盛。
图表222015-2019年全国乳品产销率情况
数据来源:灵动核心收集整理
第二节
我国目前奶源不足是奶业发展的紧要问题。此外,奶源建设也很不平衡,国内某些奶源基地过度集中,导致局部地区某些企业奶源过剩。
除此之外,奶源质量的高低与奶牛养殖模式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机械化挤奶;而我国奶牛养殖牧场只占30%左右,我国农户散养比例较大,约占70%左右,平均每户规模仅有2—3头。我国牛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牛奶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这些原因使得乳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增大。
我国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约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的二分之一。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市场将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乳制品销量达2751.61万吨,同比增长1.51%。
图表212016-2020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灵动核心收集整理
三、中国乳制品市场供需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一、中国乳制品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2700-3000万吨之间。截止至2020年月中国乳制品累计产量达到2805.6万吨,同比增长3.16%。
图表202016-2020年中国乳制品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灵动核心收集整理
二、中国乳制品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耗费巨额资金进口奶油,奶粉等产品。进口数额相当于我够乳制品生产总值的10%,使得国内生产奶粉大量积压,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的乳制品生产结构上不合理。
(三)优质奶源不足
目前,中国乳品企业已经和世界的先进水平相差无几。但是制约我国乳产品安全的是原料奶的质量。乳制品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使得许多企业生科意识到,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优质奶源,因此,企业间的奶源之争将变得更加残酷。
(2)2007年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销售的酸牛奶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出了酸牛奶中使用纳他霉素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也使用了纳他霉素,这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检测时为冬季,如果是夏季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二)乳制品的生产结构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乳品加工业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加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我国的乳品工业向着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一)乳制品的质量
我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对乳制品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了乳制品行业的正常经济秩序。
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在乳产品中的使用
(1)纳他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真菌抑制剂,属防腐剂。对真菌有抑制活性,但对细菌没有作用。纳他霉素在乳产品的制作中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身体伤害比较大,目前在酸牛奶中使用纳他霉素变得越来越多。
从市场格局来看,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国际性品牌分别为蒙牛、伊利,二是区域性品牌分别为新希望、维维、夏进、光明、三鹿;三是本地省会城市为大本营市场的地方品牌;四是外资品牌:法国达能、瑞士雀巢等。各个品牌在竞争中形成了乳制品行业市场的基本格局,又因为受到消费习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限制,未来的乳品市场将以全国性名牌加区域性品牌和地方性品牌共生存的格局,并逐步形成了各自发展的特点。
相关主题